德基广场要拿下所有江苏有钱人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王言
强如南京德基,在当前的消费环境下,也开始选择两条腿走路。
11月26日,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与德基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德基集团将在约定周期内完成项目开业及运营目标,包括设立德基艺术馆和博物馆。
有媒体报道,德基集团在扬州的项目将主营奥莱业态。而对于奥莱业务,德基广场早有布局。今年8月,江苏德基奥莱商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德基时刻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时成立。德基广场将在南京仙林、河西筹建的商业项目。
2024,南京德基广场击败稳坐“奢侈品店王”王座的北京SKP,登顶全球单体商场销售冠军宝座。
截图来源于小红书
高端消费业务做得有声有色,但不代表更下沉的市场没有机会。眼下,很多高端品牌开始采用高端渠道与奥莱业态并行的策略,以此覆盖更广泛的目标客群,培养潜在奢侈品消费者,形成渠道互补。
不过,从高端艺术商业中心转向覆盖奥特莱斯,德基可能需要重建招商体系,平衡轻奢名品与大众品牌比例。而作为顶奢标杆,其也需避免奥莱业态对自身高端形象的稀释。德基广场这种“既要又要”的策略,依然有待时间检验。
01
业态互补
当前,奥莱模式已经成为零售行业不可或缺的业态。
中国商业联合会奥特莱斯分会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主要奥莱项目销售额同比增长12.8%,客流同比增长16.3%,相比上一季度增速继续扩大。另据麦肯锡预测,2025年,奥莱市场容量有望达到2600-3900亿元的体量。
高端商业体布局次级业态,往往与消费力的分布有关。
以德基仙林为例,南京仙林大学城区域消费力与新街口核心商圈存在一定的差异。该区域客群以年轻学生、家庭及周边居民为主。通过布局奥特莱斯业态,德基匹配了大学城客群对高性价比品牌的需求,实现对区域市场空白的填补。
此外,在大本营南京,德基在已形成新街口广场(顶奢)、河西德基(潮流)、仙林奥莱的布局,需要向周边城市复制这一模式,同样拥有强劲经济实力的扬州成为首选目标之一。
同时,扬州德基奥莱能够与南京仙林奥莱形成互补,共同覆盖长三角西部市场,避免内部竞争。
另一方面,布局奥莱业态也有利于与德基广场的实现奢侈品销售的渠道互补。一般来说,奢侈品、时尚商品生产周期快,每一季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未售罄产品,奥莱提供了稳定的消化渠道。
德基作为全国顶级奢侈品商场,需要考虑库存压力与消费外流风险。布局奥特莱斯可以帮助德基消化过季商品,提升库存周转率的同时通过折扣业态吸引价格敏感客群,培养潜在奢侈品消费者。
02
两手抓
从区域分布看,德基的辐射范围,在江苏之外还有安徽等地的优质购买力。这也意味着,但这些区域,德基的竞争对手有限,几乎可以做到一家独大。
也是因此,布局奥莱业态之外,德基还持续在江苏省内加码高端项目。10月25日,徐州德基广场东塔楼正式封顶,同时,该项目商业裙楼公共区域已启动精装修施工。
截图来源于小红书
据媒体报道,作为国内第二座德基高端综合体商业广场,徐州德基广场选址市中心商圈核心地段,将延续南京德基广场的风格,在引进国际一线品牌的同时,还将继续融合高端商业和文化艺术,构建了高端消费生态圈。
资料显示,徐州德基广场商业经营面积约为17万平方米,运营后计划引入约500家商户,其中150多个品牌是首次进入徐州市场,将填补区域高端商业空白。据测算,项目运营后预计年客流量可达5000万人次,年销售额可突破百亿元。
除去区域消费的因素之外,中国奢侈品市场终于出现复苏迹象,也让德基有动力走出南京。
2025年第三季度,卡地亚母公司厉峰集团大中华区市场销售额增长7%;Prada集团第三季度亚太市场(含中国)销售额增长10%;Burberry大中华区在第三季度实现3%的增长,管理层也表态将放缓此前的打折策略。
高端商业地产的业绩也有所回暖。2025年前三季度,太古地产在内地所有零售物业的零售额增幅均较上半年有所增长,其中成都太古里、北京颐堤港和广州太古汇前三季度均实现正增长;东荟城名店仓也从二季度的下滑3.3%,到三季度实现增长0.2%。
但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奢侈品集团业绩均在中国市场实现完全复苏。
开云集团第三季度营收下滑虽然收窄,但仍下跌5%,日本之外的亚太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0%。集团管理层表示,中国市场仍处在谨慎复苏期,高端客户的情绪恢复更慢。
第三季度LVMH集团在中国大陆本土市场转为正增长,但其也提到,中国消费者在全球消费仍然是个位数的轻微负增长。
而在当下这种消费分层的大环境下,德基想要实现“两手抓”似乎也是明智之举。
03
也有挑战
不过,既要又要的策略,意味着德基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在奥莱业态方面,如何迅速布局,赶上当下的消费热潮,是德基最先面临的挑战。
以德基时刻为例,该项目原为德基河西。2020年,德基以7650万元收购仙林羊泰置业股权,直到今年,河西德基才改名为德基时刻。有说法称,该项目有望在2026年6月正式营业。
在此期间,金鹰湖滨天地、万达茂等周边项目已稳固区域客流。此外,上海青浦奥莱二期、华润万象滨海购物村等竞品加速扩张,已经形成对南京及长三角客群的虹吸效应。
此外,京东等互联网大厂,也开始在全国主要的二三线及以下城市开设奥莱门店。漫长的改造周期下,德基能否赶上当前的市场周期,依然存在未知数。
高端业态上,德基面临的挑战要比想象中多的多。
借助新鸿基的背景,南京IFC正在不断发力高奢,形成与德基“双寡头”竞争格局; JLC金陵中环避开德基锋芒,定位“潮奢+年轻中心”,瞄准年轻消费群体,与德基形成年龄层互补;定位华润M1级高端项目的金陵万象城则在尝试涵盖多元业态,与德基形成差异化竞争……
在全国层面,Skp在被博裕资本收购后,有望在业态布局、门店扩张方面做出新的调整,德基“店王”的名号,将不断受到挑战。
总的来说,在华东市场,德基广场已从“一家独大”进入全面竞争时代,其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传统奢侈品商场的正面竞争,还包括新兴商业体的差异化狙击和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在业态多元化和门店扩张等策略之外如何进一步破局,是它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