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身价地产二代狂砸23亿,谋划“一石二鸟”之计,剑指中石化

近日,宝佳机构“少东家”林佳宏再加码买入“中工控股”引发市场关注。不少人认为,此位百亿身价地产二代此前扬言备妥逾23亿“银弹”,是在谋划“一石二鸟”之计,可能为“趁火打劫”与中工交叉持股、互为大股东的台湾“中石化”。
少白头、一脸亲切的林家宏,不像许多“富二代”爱打高尔夫球,且最爱吃路边摊,但他却是个“喊水会解冻”狠角色。他并购中工被指为“秃鹰”,但已叼住不放,志在必得。

一石二鸟!宝佳“少东家”狠砸23亿,剑指中石化

宝佳机构副董事长林家宏
林家宏是台湾知名地产公司宝佳机构创始人林陈海之子,此位百亿身价的地产二代,近年来率宝佳资本团队积极投资布局上市公司,锁定台股上市公司“中华工程控股”,一举成为大股东;如今他再将取得中工控股经营权台面化,宝佳已扬言狠砸逾23亿元(注:新台币,下同)加码买股,对收购中工控股“志在必得”。
上周四,宝佳机构旗下“华建”公告称,自11月12日至20日止,已由集中市场交易及盈余转投资方式,增加取得中工控股逾3890万股,总计投入自主资金逾4.52亿元。据此前宝佳机构公告,为谋求中工控股经营权并完成收购,已备妥逾23亿元“银弹”。
此前,宝佳已先后发布公告,两次增持中工控股。其中,本月4日,宝佳旗下“华建”已买入11.8%股份,11月二次公告,持股比例已增至13.2%。而20日“华建”第三代公告,如以总股本结算,其持股比例已增至15%。
可能一些人会产生疑问,宝佳“少东家”林家宏缘何对“中华工程”此间上市公司“情有独钟”?一些市场人士分析,宝佳此举是谋划“一石二鸟”之计,意在剑指台湾的“中石化”。

中华工程控股董事长周志明
台股“中华工程”,总部位于台北市松山区,是一家多元化的建筑公司,涵盖房地产、民间工程、公共工程和海外市场等。已逾一甲子历史的中华工程,曾参与岛内“十大建设”等有名工程项目,它曾是台经济部门所属的公营事业之一,目前隶属另一家上市地产民企“威京集团”,董事长就是陷入与前台北市长柯文哲有关的“京华城案”之主角——人称“威京小沈”的沈庆京。
沈庆京,出生于1947年,已是78岁老人,为何称呼他“威京小沈”?原来,外界多称其父亲、即威京集团创办人沈春池为“威京老沈”,身为儿子的他自然是“小沈”了。
回过头来,再说宝佳“少东家”林家宏,他若成功收购“中华工程”,就可“趁火打劫”吃下与中工交叉持股、且互为大股东的台湾“中石化”,岂不是“一石二鸟”!
值得注意的是,中工控股于11月19日公告称,“中石化”董事长陈瑞隆辞任法人董事代表人,其异动原因系个人因素;但外界猜测可能与宝佳集团收购“中工案”有关,至于是否因陷入官司丑闻萌生退意,或者是留作与宝佳集团协商的筹码,市场需待观察。
陈瑞隆个人回应称,自己年事已高,现在差不多是退出职场的时候,辞任中工董事是为退休准备,是个人生涯规划。

沈庆京(左)和柯文哲(右)
因为所谓的“京华城容积案”及“政治献金案”,威京集团董事长沈庆京遭“北检”指控行贿前台北市长柯文哲,两人均在侦查期间拘押,亦成了岛内舆论焦点话题之一。
今年7月,已被拘押11个月的沈庆京以1.8亿元巨款交保后,准予停止拘押,重获自由,但需戴电子镣铐,且限制居住台北市大安区。至于另一个“主角”柯文哲,亦是交保获释,但他已被整整关了一年多。
此前,中工控股也因威京集团主席沈庆金卷入“京华城”案,其董事长陈瑞隆也被检调列为约谈对象。而中工控股兴建的台北顶级豪宅“陶朱隐园”好不容易才卖出第一户后,宝佳集团“少东家”却高调宣示欲收购中工股权,对于“威京小沈”而言,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按下葫芦浮起瓢”,也难怪外界猜测陈瑞隆辞任中工董事,可能与此番经营权大战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宝佳旗下“华建”此前在增持公告中,也明确入股之目的在于控制或参与经营权,达成强化公司治理、提升营运稳定目标。此外,宝佳集团也声称将自行或支持他人当选中工董事,对介入中工经营权的企图心毫不掩饰。

宝佳机构“少东家”林家宏
对于宝佳机构“少东家”林家宏狠砸逾23亿,窥觑中工控股经营权,且不掩饰为了并购不惜加码增持,中工控股此前在声明里曾指责其为“秃鹰掠夺”。
中工董事长周志明曾以“出师表”为题发表致员工信,并形容此为一场“关乎公司命运的战役”。而林家宏随后回应则指出,企业经营者要让股东有回报,客户获得价值。他还指出公司须回归专业与制度治理。
林家宏说,只要公司治理失衡,效率低落,没有尊重股东与员工利益,任何“讲情怀、讲忠诚”的口号都只是空话。他还对中工控股“隔空喊话”:帮员工加薪,不是情义,是责任;为股东创造利益,不是口号,是成果。
毫无疑义,“威京小沈”是经受过多少风浪的商界“老司机”,此番宝佳“少东家”林家宏敢于对获得中工控股经营权如此“明目张胆”,也是因为他陷入“京华城”案,一根蜡烛两头烧,无心兼顾,也无力应对。

“威京小沈”、威京集团董事长沈庆京
有关于“威京小沈”、威京集团董事长沈庆京,《一波说》已专文介绍过,今天简略分享一下其历史。
“威京小沈”沈庆京,出生于1947年,现年78岁,他的人生可谓百变,充满传奇。2024年8月,他因“京华城案”深陷牢狱,直到今年才具保释放,此前,他成立过帮派,也坐过牢,他当过船员,也曾是台湾纺织业“配额大王”、以及股市的“四大天王”之一。
作为一个地产商,台北的京华城是他的梦想,而超级豪宅“陶朱隐园”亦是他的杰作之一。他家的威京集团,事业横跨石化、房地产、酒店等多元领域。宝佳机构“少东家”林家宏希望入主中工控股,为的是“一石二鸟”,瞄着的目标就是威京集团旗下的台湾“中石化”。
沈庆京,出生于南京,故而他名字取“庆京”。早年,他与父亲沈春园举家迁到台湾,高中就读于基隆海事学校。他成立帮派后加入“四海帮”,也因替人打抱不平,以杀人未遂罪入狱3年,出狱后他入伍服兵役,后到海运公司当水手2年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纺织品出口实施配额制度,他创立威勇贸易,参与配额生意,成就“配额大王”。
1985年,因配额制被收回,沈庆京创办威京开发,转入地产、金融、贸易等领域。也因炒股有成,与雷伯龙、邱明宏、游淮银四人并称股市“四大天王”。1993年,他推动两岸和谈,多次当选国民党中委。京华城是1998年动工,后因容积率引发争议,并招来牢狱之祸。当然了,绿营当局也是为了打击异己,迫害柯文哲。

不爱打高尔夫球,喜爱路边摊的宝佳“少东家”

宝佳集团创办人林陈海
林家宏的父亲林陈海,是宝佳集团创办人暨董事长,他是台湾地产界传奇人物之一。从建筑工地监工起步的林陈海,是神秘的地产大亨,也是有名的“金融股王”,向来低调的他坐拥新台币数百亿身价,他是新光金控、中信金控、台中商银等金融公司的重要股东之一。
2025年福布斯中国台湾富豪榜上,林陈海上榜身家39亿美元,排名第18名。
现年79岁的林陈海,是宜兰人,起步于北台湾的桃园。1970年代,他在桃园工地当监工,后出任明峰建设总经理。1985年,他与老东家、明峰董事长李东运一起移民澳洲,直到1989年才返回台湾,于1991年创办宝佳集团。
今天的宝佳机构,子子孙孙的公司众多,与岛内多数地产商不同,林陈海因在内部推动“共同创业”,许多职业经理人既是他的手下,也是各项目的“小老板”。如果你是林陈海的手下,且自认够优秀、肯单干,他就启动资金投入,大家拧成一股绳,有钱大家赚。

林陈海与茂德总裁张高祥
林陈海是一个低调神秘的开发商,但他在业内却有着相当好的口碑。比如,在北台湾数一数二的开发商“茂德建设”总裁张高祥,也是东森电视的买家,他在北台湾一带开发的规模,仅次于林陈海的宝佳,但他却谦称自己是林陈海的“徒弟”。
原来,在年轻的时候,张高祥曾帮林陈海卖过房子,师徒两人的地产开发模式也大致一样,均走平价住宅方向,靠着积极推案、高周转、零库存的快速滚动模式致富。
不过,林陈海与张高祥有一点不一样,林陈海喜欢“开枝散叶”,有钱大家赚,肯让手下个个变老板,而张高祥则相反,仅靠自身发展。
林陈海很有钱,却极为低调,开发许多有名豪宅的他,却住在台北内湖的“透天厝”。他生活也相当俭朴,一条裤子穿十年,平常在家喜欢吃稀饭,配的是蔬菜瓜果,中午在公司常是一碗面打发。
与一些老板喜欢“996”不同,林陈海一般每晚九点半就上床休息,他注重家庭生活,他与公司员工准时下班,休息时就休息,也不喜欢手下人给他打电话汇报工作。

宝佳集团副董事长林家宏
宝佳集团副董事长林家宏,是林陈海的大儿子,林陈海被封为“金融股王”,也因儿子的努力分不开的。
林家宏所掌控的宝佳机构旗下宝佳资产公司,是出击各大金融公司的操盘手,这几年,宝佳一旦出现在各大金融公司股东名单,就会引发紧张,有的觉得“来者不善”,而林家宏则“云淡风轻”,以所谓价值投资来回应。
当年,父亲移居澳洲,林家宏小学还没毕业,他后来取得英国南汉普顿大学国际金融硕士,后于2017年接棒宝佳资产。对于父亲的地产生意,他比较没有兴趣,林家宏曾说:“兴趣上来讲,我觉得金融比较有趣啦。如果你给我2本杂志,一个讲地产,一个讲金融,我大概永远不会去看地产那一本,觉得满乏味的。”
林家宏常被指责是金融市场“秃鹰”,可他却很少短时炒作,所买的股票一向做多不做空,持股时间较长。过去,他买了台新金控的股票时,持股比例一度达到10%,令吴东亮都感到头皮发麻,担忧丧失经营权。
值得一提的是,此位身价数百亿元新台币的宝佳“少东家”,平常不爱打高尔夫球,生活上也很俭朴低调,喜欢吃路边摊,可谓有其父必有其子。
顺带提一下,林陈海的小儿子林彥江,除了负责宝佳旗下观光饭店,也负责海外事业,比如到澳洲、马来西亚、越南开发不动产。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