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给自己的农村父母,购买或者补缴社保?

这个留言,貌似有道理,其实是片面的。

500

1、城镇职工社保和农村社保,之所以产生差异,最根本的原因,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实行不同社保体制造成的。当然,从最近几年开始,有些地方的城乡二元结构,呈现模糊化倾向,但在早些年,城乡二元结构非常清晰。

我之所以没在上上条微博中,对这个话题展开多聊,是因为聊多了之后,容易对账号产生风险。但没细聊的话,就会出现这种“大聪明”,留一些片面的话,混淆视听。甚至,还有一个留言说,我写这段话,就是坏。我没忍住,把这个人给拉黑了。本质上是因为针对不同群体,实行不同社保体制,造成了这种差异,而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农民交钱少。

2、再讲讲农民为什么交钱少的问题。

农民之所以交钱少,是因为收入低。为什么收入低呢?因为中国的农产品价格,背后有一套隐性的价格调控体系。你以为农民不愿意涨价吗?直到现在,中国的粮食,都有一部分需要进口。也就是说,如果在粮食等农产品领域,实行完全的市场自由经济的话,国内整体是供小于求。在供小于求的状况下,如果由市场经济自由调节,最后的结果大概率是,涨价。

但长久以来,都没有发生过价格失控的情况,因为背后有一套价格调控体系,在起作用。在价格调控体系下,城镇居民获得了相当的收益。中国的城镇居民,之所以能够吃到物美价廉的各种食物,是因为农民群体作出了牺牲。不然的话,中国的城镇居民,可能会像日本城镇居民一样,感觉蔬菜等农产品特别贵,有时甚至觉得有点吃不起。中国的农民之所以没钱,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挣不到钱,而是因为他们作出了一定程度的牺牲。

另外,在整个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比如修建各种公路、基建等,很多在一线工作的身影,是农民工。农民工群体,为中国的城镇建设,作出了很多牺牲。但是,农民工们的工资,拿的并不高。农民工们之所以拿不到高工资,不是因为农民工们真的没有议价博弈能力,而是因为这种博弈能力,被限制了。

大家去看看西方国家的基建工人群体,但凡觉得工资低了,或者工作条件差了,便罢工,整个行业的工人,在罢工时全部不干了。不涨工资,便不开工。最后逼得没办法,只能给他们涨工资。导致整个城市的各种基建等人工成本,水涨船高,以及工程期限被拉长,竣工时间延后等。中国的农民工们,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作出了很多牺牲。你不能一方面通过一套价格调控体系,控制他们的农产品销售价格,以及限制他们在出售劳动力时的议价博弈能力,但另一方面又嘲笑他们没钱,说你们拿的社保之所以低,是因为你们缴的少。这是很没有良心的说法。

何况,现在的农民数量在不断减少,农民数量和城镇人口数量,已经开始出现倒挂。在这种情况下,城镇职工让渡一部分退休权益给农民,既可以承受,也是应该的。

另外,我看到很多人讨论的是,到底要不要给自己的农村父母,购买或者补缴社保?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购买或补缴社保的行为,到底是什么?大家想一想。本质上是不是一种对赌行为。你一次性(或者分几次)交一笔钱,给到政府,政府承诺按月给你父母发一定金额的退休金。你交的本金数额,和你父母能拿到的退休金数额,通过简单的计算,便可以算出是否对等。你赌的是,你父母活得很长,最后按月领取到的退休金数额,总计远超过本金。

政府精算师赌的是,从整体和平均寿命来看,大盘子资金不会亏损或者入不敷出。你要不要参加这场对赌,本质上取决于以下几种情况:

1、你的资金和收入实力,是否能够让你有足够的信心,支撑你父母在未来十几甚至几十年内的生活来源。即所谓的安心。在参加对赌后,虽然你一次性交了一笔钱,但后续便不用太多担心了,即获得了一份安心,有点像是古人说的尽人事听天命。有些人需要这份安心,有些人不需要这份安心,具体主要根据你的资金实力,以及对未来的收入判断,作出决定。

2、如果你选择不向政府交这笔钱,而是把钱放在自己手里,并按月向父母提供退休保障,则你通过保管这笔钱,能否产生比政府保管这笔钱,更高的收益。有些人理财能力很强,钱在他手里,能够生出更多钱来,并且风控能力很强,不会被随便亏掉。有些人理财能力很弱,或者压根儿不知道该如何理财,搞不好还会被骗。核心是,这笔钱到底是放在你手里更值钱,还是放在政府手里更值钱。根据上面论述,我以前给过一些简单的建议。

对于中下偏低收入群体来讲,我认为购买或补缴社保更划算,因为这部分群体的收入和理财能力,都不算强。对于中上或者是有钱人来讲,则由他们自己判断。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