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坚称苏-75战机将于明年试飞
来源:战区

俄罗斯官员称,苏霍伊苏-75“将军”(Checkmate)战斗机原型机或于明年年初进行飞行测试。这款单引擎飞机于四年前首次亮相,据称目前仍在研发中,且十分重视潜在出口销售。此外,该设计还有进一步变体的计划(目前看来至少是期望中的计划),包括无人驾驶衍生型。
俄罗斯联合飞机制造公司(UAC)在2021年迪拜航展上正式推出了苏-75,该机也被称为轻型战术飞机(LTA),俄语简称LTS。航展上展示了该喷气式飞机的全尺寸模型。同年晚些时候,联合飞机制造公司表示,实际飞行原型机正在制造中。

2021年迪拜航展上亮相的苏-75模型。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
据翻译人员称,俄罗斯国有国防企业集团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Rostec)负责人谢尔盖·切梅佐夫(Sergey
Chemezov)本周二在今年的迪拜航展上对《战区》等媒体表示:“我们仍在致力于这款飞机的研发工作。”“我们需要一些时间来制造用于试飞的真实原型机。”
切梅佐夫还补充道(同样据翻译人员称):“基本上,我们几乎已经处于试飞阶段,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投入生产。”
苏霍伊首席试飞员谢尔盖·博格丹(Sergey
Bogdan)本周二在接受俄罗斯国有第一频道电视台的单独采访时,也谈到了苏-75飞行测试预计开始的时间框架,他表示:“我认为是2026年初。”“飞机已在车间,正在进行最后的完善,而且已有明确的时间计划。因此,在上帝的帮助下,应该很快就能实现。”
联合飞机制造公司在今年的迪拜航展上提供的苏-75技术规格显示,该设计(至少目前的形式)最大起飞重量约为57320磅(26000千克)。据说该喷气式飞机能够在一系列机翼下挂点上携带多达16314磅(7400千克)的空对空和/或空对地弹药,以及在三个内部弹舱内携带弹药。联合飞机制造公司表示,该飞机配备的发动机推力等级在32000至36000磅(14500至16500千克力)之间,最高速度在1.8马赫至2马赫之间。从尺寸上看,2021年展示的设计长约57英尺,翼展39英尺。
正如《战区》过去所指出的,尽管苏-75被称为轻型战术飞机,但它实际上更接近于中型设计。作为对比,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单引擎F-35A长51英尺,翼展35英尺,其宣称的最大起飞重量为“70000磅级”。另一个参考点是,俄罗斯的双引擎苏-57重型战斗机设计,长66英尺,翼展46英尺,宣称的最大起飞重量为74957磅。
根据联合飞机制造公司展示的模型和渲染图,自2021年以来,苏-75的设计已有所演变。这包括扩大机翼后缘,襟副翼现在一直延伸到尾部的两侧,以及延长喷气式飞机鼻端的翼根。机翼尖端以及飞机鼻端和尾部的部分形状也发生了变化。此外,驾驶舱座舱盖的前后边缘现在也呈锯齿状。

2021年苏-75渲染图(左)与至少自2023年以来联合飞机制造公司在渲染图和模型中展示的设计(右)的并排俯视图对比。塔斯社/联合飞机制造公司
苏-75最引人注目的视觉特征之一是其高度棱角分明的进气口,该进气口环绕在鼻段下方。2021年亮相的模型进气口中间有一个分隔器,而在该设计的渲染图和模型中,这一分隔器已经消失。进气口下方也变得更平坦。不过,它仍然采用无附面层隔道超音速进气口(DSI)风格的设计,其优点您可以在此处详细了解。洛克希德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率先开创了DSI技术,这成为F-35设计的一个关键方面。如今,这种设计已以各种形式出现在许多其他有人和无人驾驶飞机上,尤其是中国研发的飞机。

2021年迪拜航展上亮相的苏-75模型正面照。塔斯社
总体而言,与苏-57一样,苏-75的设计确实具有一些低可观测性特征,但似乎主要侧重于降低前方半球的雷达信号特征,而非全方位隐身。联合飞机制造公司声称,得益于其传感器套件(包括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和红外搜索与跟踪(IRST)系统)和其他特性,“将军”战斗机将在“受防空系统保护”的区域和“复杂的干扰环境”中发挥有效作用。
如前所述,自苏-75首次亮相以来,联合飞机制造公司就讨论过基于单座轻型战术飞机配置打造整个系列设计的计划。多年来,已展示了双座有人驾驶版本以及上述无人驾驶衍生型的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迪拜航展上展示了一个更为精致的无人驾驶“将死”设计模型。该模型展示的整体配置与单座设计的修改版一致。

今年迪拜航展上展示的苏-75无人驾驶衍生型模型概览。杰米·亨特

模型正面照。杰米·亨特
“将死”无人机模型还显著配备了看起来像是机腹下方的光电瞄准系统(EOTS),该系统位于一个大致类似于美国F-35和中国歼-20(以及全球其他设计)上所见到的带窗舱内。此外,机腹下方似乎还有另一个光电和/或红外传感器系统,其前向视野更为固定。机鼻顶部还有一个传感器孔径。后两个系统似乎是分布式孔径系统(DAS)类型布置的一部分,该系统可能还具备更强大的红外搜索与跟踪能力。先进的战斗无人机尤其需要围绕飞机布置一系列传感器,以提供全面的态势感知能力,特别是如果它们设计用于更独立的自主作战,以及帮助发现和跟踪空中和下方的目标。

模型机腹下方展示的传感器系统。迈克尔·杰德夫/@MuxelAero

带窗舱的另一视角。迈克尔·杰德夫/@MuxelAero

模型机鼻顶部传感器孔径的特写。迈克尔·杰德夫/@MuxelAero
话虽如此,就“将死”项目而言,尤其是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的后续变体计划,目前看来仍极具期望性。
据翻译人员称,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的切梅佐夫本周二在迪拜谈到苏-75的持续研发工作时表示:“一般来说,制造一架合适的飞机大约需要10到15年。”“婴儿可以在九个月内出生,但飞机制造所需的时间要长一些。”
切梅佐夫的这番话大体上是正确的。作为对比,苏-57首架预生产原型机于2010年首飞,而该设计的批量生产又过了大约十年才正式启动。与此同时,这也表明,联合飞机制造公司至少要到下一个十年的晚些时候,才能使基线苏-75设计达到高度成熟,更不用说将其投入大规模生产了。

2020年正在建造中的第二架量产型苏-57。联合飞机制造公司
至于苏-75的首次试飞,值得注意的是,迄今为止,尚无正在建造真实原型机或进行任何初步测试的图像或其他确凿证据。这与过去俄罗斯其他先进飞机研发项目(如S-70“猎人”-B无人作战航空载具(UCAV))取得进展时图像和其他细节不断涌现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乌克兰持续的战争压力让人不禁质疑,俄罗斯是否真的愿意为新的战斗机项目投入必要资源。尽管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的切梅佐夫本周早些时候在迪拜迅速淡化任何担忧,但在西方制裁多年之后,俄罗斯目前生产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战斗机的能力也确实存在实际问题。这位俄罗斯国防工业负责人也承认,冲突给俄罗斯国防工业带来了满足该国武装部队眼前需求的额外压力。向俄罗斯空军交付量产型苏-57的速度明显迟缓,2022年至2024年间,俄罗斯空军仅接收了约18架该型飞机。俄罗斯空军已订购76架该型飞机,目前尚不清楚何时能全部交付。
今年早些时候,俄罗斯的亲密盟友白俄罗斯当局宣布,他们正在探索就苏-75的持续研发开展联合合作的可能性。这或许有助于至少分担“将军”项目的成本。
自2021年以来,联合飞机制造公司还一直大力推销苏-75,称其是更先进但也更低成本的战斗机选择,尤其适合中东、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小型空军。此后几年,有报道称印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伊朗、阿尔及利亚和越南等许多国家对该型飞机表示了兴趣。然而,迄今为止,尚未有任何确认订单。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报道称阿尔及利亚已成为苏-57的首个出口客户。联合飞机制造公司本周也表示,已向前所未提及的外国客户交付了首批两架出口型苏-57。然而,目前尚未有任何视觉证据表明苏-57已在俄罗斯境外服役。

今年迪拜航展上飞行的预生产型苏-57原型机。杰米·亨特
此外,国际战斗机市场的竞争似乎也只会愈演愈烈。中国在该领域的全球影响力尤为显著,其歼-35隐身战斗机的出口型或衍生型可能即将问世。尚未试飞的苏-75还面临着另一挑战,即任何购买俄罗斯武器系统的国家都面临着真正触发次级制裁的风险,尤其是来自美国的制裁。
总而言之,苏-75原型机究竟何时能首次升空,以及“将军”项目的更广泛雄心(包括无人机衍生型)何时或能否成为现实,仍有待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