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第一个黑红顶流,出现了

500

今年冬天的“顶流”,非“奶皮子糖葫芦”莫属。

酸甜的冰糖葫芦,加上一片奶香浓郁的“奶皮”,迅速火爆大街小巷。#奶皮子糖葫芦#话题不仅霸占微博热搜、抖音、小红书热榜,还有实打实的销量。

美团数据显示,进入10月后,糖葫芦类外卖订单量环比增长超3倍,其中奶皮子糖葫芦的订单量月环比增长109%。盒马APP显示,奶皮子糖葫芦在现制小食排行榜的销售量排名第一。

除了糖葫芦,奶皮子还被用于饮品、甜品,比如奶茶、咖啡、蛋糕、蛋挞……“奶皮子+万物”成了今年新晋时髦搭配公式。

今年冬天,“奶皮子宇宙”大爆发

奶皮子糖葫芦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去年11月、12月,社交媒体上已经有相关讨论,但热门报道集中在包头、呼和浩特等地方媒体、自媒体,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出圈。

根据《九派新闻》,奶皮子糖葫芦最早走红是在2024年底的内蒙古包头市,是当地一家老字号糖葫芦店铺将奶皮子与冰糖葫芦结合而推出的创新产品。

在9月底和10月初,抖音上已经有一些商家,开始发布#奶皮子糖葫芦#相关内容,比如@二萌家冰糖葫芦 @糖嘟嘟冰糖葫芦官方号,淡黄色的奶皮子和绿色的青提、红色的山楂草莓搭配在一起,颜值很高。

随后,北京、天津、东北地区的素人和探店博主,开始“打卡”奶皮子糖葫芦,这些打卡内容有的只是随手一拍,却收获了泼天的流量,评论区不少人问“这种糖葫芦到底哪里能买到”。

随着越来越多人的询问、打卡,奶皮子糖葫芦进一步出圈,在南方城市比如南京、上海,也出现了对奶皮子糖葫芦充满热情的消费者。

今年10月、11月,奶皮子糖葫芦在社交媒体上爆红,声量分别同比增长1127%、3923%。

不止如此,奶皮子糖葫芦还直接带火了“奶皮子”这一元素。

今年,奶皮子声量全面碾压去年,尤其是10月和11月,奶皮子和奶皮子糖葫芦一起呈现出爆发增长的趋势。

所谓“奶皮子”,是游牧民族的传统乳制品,尤其在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的蒙古族、哈萨克族等人群中历史悠久,往往指的是鲜牛奶在小火慢煮至微沸后、再静置冷却的蜂窝状奶皮。

早在2000多年前,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就在《齐民要术》中提到:“初煎乳时,上有皮膜”,其中的“皮膜”就是奶皮子。

500

从内容关键词来看,去年社媒上奶皮子相关讨论中的产品,基本是乳制品为主,要么是奶皮子制作成的乳制品,要么是制作奶皮子的原材料,比如酸奶、奶酪、奶豆腐、牛奶、鲜奶。

2025年,随着奶皮子糖葫芦爆火,奶皮子成为一种“元素”被加进各种饮品小吃里,除了冰糖葫芦、酸奶,还有杨枝甘露、蛋糕、月饼、咖啡等等。网友戏称“万物皆可奶皮子”“奶皮子宇宙”。

可以说,奶皮子糖葫芦的火,不仅是单个产品走红,也带动了“奶皮子元素”的爆发。

500

奶皮子元素为什么走红?

虽然奶皮子糖葫芦很火,但奶皮子相关制品很早就有了。

比如,奶皮子酸奶在去年就是一个爆品。

2024年,紫光园推出改良版的奶皮子酸奶,并与故宫IP“宫里的世界”联名,在国庆期间,奶皮子酸奶创下日销12万杯的业绩。

随后,一批品牌开拓“奶皮子酸奶赛道”,茉酸奶上线“醇金奶皮子酸奶”;盒马在去年11月和今年4月推出草原奶皮子酸奶、小奶皮子酸奶,这两款产品自上市以来,一直稳居盒马酸奶品类销售榜前五。

今年,奶皮子元素进入到更多甜点和饮品中。

盒马在3月推出一款“新疆奶皮子酸奶慕斯蛋糕”,京东七鲜先后推出“奶皮子月饼”“内蒙古奶皮子酸奶蛋糕”;瑞幸在9月底联名《猫和老鼠》推出“奶皮子拿铁”。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含有奶皮子元素的创新单品,都是在奶皮子糖葫芦爆火之前就推出的,这说明即便没有网红大单品,奶皮子元素本身已经在甜品、饮品中有所应用,并且效果不差。

而在糖葫芦走红之后,乐乐茶、马伍旺也相继推出奶皮子元素的饮品,鲍师傅等烘焙品牌则在蛋黄酥、蛋挞、千层蛋糕等产品中添加奶皮子。

500

品牌推波助澜之外,社交媒体上的自发“奶皮子二创”也为奶皮子的走红加了一把火。

对比去年的社媒声量来源,《DT商业观察》留意到,来自抖音和小红书的声量增长非常明显,尤其是抖音。

据《中国新闻网》的报道,在抖音上,从10月17日至11月15日,已出现32个热点,相关视频播放量11亿,互动量最高的一条视频点赞数超240万,内容涉及含排队实况、糖葫芦测评和花式新吃法等。

在进一步查看抖音奶皮子的热门话题之后,我们发现,#申请成为奶皮子主理人#这一话题播放量排在第一,远远高于排在第二、第三的#奶皮子拿铁和#奶皮子糖葫芦。

在这个话题下,大量的抖音博主分享奶皮子的花式吃法:

@小泽爱吃(绕口令版) 把奶皮子和最近流行的固体杨枝甘露结合起来,搭配出“百香果柚子碎脆啵啵冷萃酸奶芒果奶皮子杨糖葫芦”、“无花果红树莓柚子碎脆啵啵冷萃酸奶奶皮子糖葫芦”,被网友锐评“奶皮子糖葫芦进入瑜伽裤时代”——可以装得下一切。

在吃播博主们那里,焦糖奶皮子蛋糕、奶皮子千层、奶皮子糖葫芦成了他们近期最爱的“饭搭子”,高频出现在吃播视频的甜品环节,既通过蹭热点收获了大把流量,也进一步把“奶皮子”传播出去。

500

奶皮子会成为长期火下去的元素吗?

如今,奶皮子的热度还在持续。但从近一个月微博热搜话题来看,能够主要引起大家关注和讨论的,基本上都是争议比较大的话题。

正如前面提到的,一开始奶皮子糖葫芦因为青提、草莓和奶皮子搭配的颜值,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爆火,吸引了不少人去排队打卡。

但与此同时,奶皮子糖葫芦就开始出现“黑红”的倾向。

首先是被称为“价格刺客”,40元一串、甚至98元一串的价格,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要知道,在一些北方地区,一串8个的山楂糖葫芦,只要5元。有网友表示,“5元还是涨价后的价格,以前只要3元”。

随后,奶皮子糖葫芦又成了“健康刺客”。有人因为每天吃几串,导致糖分摄入超标,引起了皮肤糖化反应,皮肤变得松弛、暗沉和蜡黄,也就是所谓的“糖化脸”。

这背后的原因之一,是一些中小商家都利用这次的热度带动销量,导致供给混乱,出现许多“假奶皮子”——要么是通过其他工艺制作高热量的奶皮子,要么是用其他东西如旺旺仙贝、植脂奶油假冒奶皮子,给消费者们带来负面体验。

500

由此来看,奶皮子糖葫芦更像是是一个生命周期短暂的爆品,消费者会综合价格、健康、口感等等选择“一次性消费”,但由此延伸出的热度,再加上不同品牌的尝试,可能会让奶皮子本身成为一个常青元素。

事实上,当社交平台上讨论奶皮子产品的口味口感时,评价褒贬不一,比如很多人认为奶皮子拿铁并不好喝,而认为奶皮子好吃的,主要指向了去年就已经火起来的奶皮子酸奶。

从畅销产品也能看出这个趋势——抖音是主要电商平台上奶皮子相关产品销售额最高的平台之一,其中,近30天销售额最好的10款产品,有一半是奶皮子酸奶,其中紫光园奶皮子酸奶排名第6。

有消费评价,“酸奶味道很浓,甜而不腻”,“质地细腻,口感像布丁,奶香味十足”。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紫光园奶皮子酸奶、瑞幸奶皮子拿铁中的“奶皮子”,其实和“奶皮子糖葫芦”中的奶皮子不太一样。

紫光园奶皮子酸奶通过现代食品工艺,在酸奶表面形成一层浓稠、柔滑、类似奶皮质感的乳脂层;瑞幸奶皮子拿铁中的奶皮子,则是沉淀在杯底,口感类似“奶冻”“豆腐脑”的小料;奶皮子糖葫芦则是使用了真正的、传统意义上干奶皮。

为什么不使用传统意义上的湿奶皮和干奶皮呢?

因为传统奶皮对奶源本身要求高,而且用量大,基本上用6-10斤鲜牛奶才能熬1斤奶皮子,同时需要手工熬煮鲜奶、静置后揭皮,效率低,成本高,一天只能熬2-3锅,很难形成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这也是为什么在奶皮子糖葫芦爆火后,有的工厂老板都害怕接电话,“赶不出来,怕被催”。

写在最后

“奶皮子糖葫芦”的走红,再现了经济学中的“蛋挞效应”。

蛋挞效应源于1990年代末安德鲁斯蛋挞在中国大陆的爆红,因为新奇、高颜值和口感反差,迅速成为爆款,各大茶餐厅、面包店争相模仿,但热潮褪去后,多数跟风者都倒闭了,只有少数品牌留存。

如今,奶皮子作为一个原本小众、地域性强的传统食品,也因为新奇感、社交传播和大量模仿,被放大为全国性爆款。

如果在未来,奶皮子能像蛋挞一样,从爆款沉淀为日常品类,那便是真正地融入了大家的日常生活,否则,也许会再次验证蛋挞效应的周期性规律。

这也是当代消费社会中,传统美食的机遇和考验。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