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奶奶做长达4小时的开颅手术,不仅全程清醒,还当场吹起了单簧管

图片来源:King's College Hospital NHS Foundation Trust
撰文 | 阿娴
审校|Cloud
做手术打麻药是现代医疗的常规操作——全麻是躺在手术台上“睡一觉”,醒来手术就做完了,你对全程无知无觉;局麻则是保持清醒,你能听见医生操作每一步的动静,只阻断局部疼痛。这两种方式都能帮助我们减少疼痛,无痛安全地完成治疗。
但如果告诉你,有人在开颅手术中全程清醒,甚至还吹起了单簧管,你会不会觉得不可思议?前不久,65岁的丹尼丝就经历了这样一场“清醒”的手术。
在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医院(King's College Hospital)的手术室里,神经外科教授凯尤马尔斯·阿什坎(Keyoumars Ashkan )正准备为65岁的丹尼丝‧培根(Denise Bacon)进行深部脑刺激(DBS)手术。
丹尼丝曾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出现运动迟缓和肌肉僵硬等症状,并在2014年的时候被诊断出患有帕金森综合征,这严重影响了她走路、游泳、跳舞和演奏单簧管的能力。
而DBS是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方法。医生会在患者颅骨上钻一个直径约14毫米的小孔,用探针在大脑特定区域植入细小的电极,这些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到植入胸部皮下的脉冲发生器。后者会持续发送微弱的电脉冲来纠正大脑中异常的神经活动,从而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比如帕金森、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等。

丹尼丝曾在东格林斯特德音乐会乐队担任单簧管演奏员,直到五年前因病不得不停止演奏。|Facebook
不过,DBS并非帕金森氏症的治愈方法,而是一种辅助手术,对于对药物反应不佳或出现副作用的患者来说,能减少对药物的依赖(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停药),提高生活质量。
由于大脑没有痛觉受器,丹尼丝能在不感到疼痛的情况下,吹奏乐器并与医生互动。当右侧脑部的电极启动后,医生立刻观察到丹尼丝左手的手指灵活得动了起来,而尚未治疗的右手依然僵硬。这种即时变化,证明了DBS对丹尼丝的运动功能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改善。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全球已有超过24.4万名患者接受了DBS植入手术。|newsnetwork.mayoclinic.org
这也恰好解释了,为何开颅级别的脑部手术,医生会选择 “不全麻” 让患者保持清醒——和DBS手术本身的特性有关。这台手术的关键步骤是医生将电极精准植入患者大脑特定区域,而电极放置的位置是否准确、刺激效果是否达标,则需要患者实时配合验证,比如做抬手、说话等动作,亦或者像丹尼丝奶奶这样演奏单簧管,都是直观判断手术疗效的方式。
再者,大脑中的不同区域负责不同的功能,如语言、运动、记忆等。在手术过程中,如果不小心损害到这些区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患者在清醒状态下能及时反馈身体感受,比如是否有异常麻木、抽搐等,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手术策略,避开大脑重要功能区,最大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让手术更安全有效。当然,DBS手术也可以选择全麻,医生会使用术中磁共振成像(MRI)、术中超声对植入过程中的大脑进行成像,方便观察电极的植入。

图源网络
开颅手术中保持清醒的案例还有很多——2020年,怀特岛交响乐团的小提琴家达格玛·特纳脑部神经胶质瘤复发,长至8厘米*4厘米大小,于是她选择在伦敦国王学院医院做手术切除肿瘤。由于特纳的肿瘤长在右额叶附近,该区域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她担心手术有可能损伤她控制手部运动的大脑神经,影响将来演奏小提琴。
于是,医生设计了一个手术方案,让特纳在手术过程中演奏小提琴,医师由此可精确分辨出控制手部精细运动的大脑区域,从而在去除肿瘤时尽量避开这些部位。手术在2020年1月31日上午如期进行,医生先为特纳实施了全身麻醉,然后在手术进行过半时唤醒她。

图源网络
尽管手术前,手术团队制定了精密的计划,但在实际过程中仍然有意想不到的问题——例如,在特纳拉小提琴时,琴弓有时会碰到护士的胳膊。特纳拉原本计划只演奏现代作曲家格什温的《夏日时光》,但在术中,她临时起意还演奏了其他一些曲子,包括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的《第五交响曲》等。最后手术顺利完成,特纳拉的肿瘤被成功切除90%。
......
你是否也有过手术中保持清醒的回忆?会不会让你至今想起仍心有余悸?
参考资料:
[1]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5%A6%E6%B7%B1%E9%83%A8%E5%88%BA%E6%BF%80
[2]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q83k7l7jyyo
[3]https://dq.yam.com/post/16717
[4]https://www.bbc.com/news/uk-england-london-66378288



把科学带回家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