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 锂电材料产能持续扩张,机构到内蒙古调研翻倍牛股
《星岛》见习记者 黄晨 深圳报道
11月20日晚间,永太科技(002326.SZ)发布公告称,当天山西证券、华富基金和山东鲁创私募基金等机构到内蒙古永泰化学有限公司进行现场调研。公司方面由董事长、总经理王莺妹,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张江山等高管参与接待,双方就公司业务布局、经营业绩、产能建设及未来战略等关键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当天,永太科技收报27.98元,跌6.73%,换手率16.61%,总市值258.9亿元。不过,拉长时间看,今年以来该股涨幅高达212%,除1月份下跌6.6%外,其余月份均收出阳线,其中11月份的14个交易日已经飙升43.63%。
资料显示,永太科技总部位于浙江台州,是一家横跨无机与有机氟化工的综合性企业,业务涵盖新型材料(含新能源锂电材料与氟化液)、医药、植物保护及贸易等多个领域,并在浙江、内蒙古、福建、广东等地设有生产基地,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布局能力。
据三季报披露,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835.11万元,同比增长20.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55.39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公司表示,未来将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新业务推广、强化产业链协同与加大研发投入等方式,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锂电材料产能逐步释放
在调研中,机构重点关注公司锂电材料业务的产能情况。据介绍,公司目前量产的锂电材料包括电解液、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等产品。
其中已投产电解液产能15万吨/年,固态六氟磷酸锂1.8万吨/年,LIFSI为6.7万吨/年,VC为5000吨/年,FEC为3000吨/年。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新建的5000吨/年VC产能已于11月17日进入试生产阶段,投产后VC总产能将提升至10000吨/年。公司表示,当前VC市场需求旺盛,出货情况良好,新增产能将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有序释放。
供需结构改善支撑价格韧性
针对近期六氟磷酸锂、VC等锂电材料价格明显上涨的现象,公司指出,本轮涨价主要源于供需两端的结构性变化形成的动态平衡。
根据行业分析,新能源产业链下游需求持续增长,叠加供给侧产能集中度提升及扩产节奏趋于理性,部分锂电材料阶段性供需紧平衡状态可能延续。但产品价格受原材料成本、行业政策、市场竞争格局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未来走势存在不确定性。
布局固态电池材料
在被问及固态电池材料布局时,公司透露,其拥有的以三氟甲基亚磺酸锂为代表的补锂剂系列产品,能精准补充电池活性锂损失,提升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
根据公开资料,该技术旨在适用于多种电池体系,包括液态、半固态及全固态电池,可以用于电解液补锂、正极补锂和电池修复等场景。
公司表示,会持续关注固态电池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市场趋势,并基于在含氟精细化学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业链优势,积极进行研发创新和产品布局,探索拓展机会。此外,公司与复旦大学合作的补锂剂项目进展顺利,并已共同设立合资公司“上海永太芯氟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产业化平台。
未来聚焦三大核心板块
公司未来将重点聚焦锂电材料、医药和植保三大核心业务板块的发展规划,并积极拓展氟化液在液冷数据中心、储能热管理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同时推进中长时锂电池技术的研发,以培育新的增长曲线。
在锂电材料板块,将持续完善电解液材料一站式采购平台建设,通过工艺优化、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在医药板块,将依托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平台,深化心血管、糖尿病、抗病毒、消化系统等领域的原料药和制剂产品布局,持续拓展国内外市场销售网络;在植保板块,将整合农药中间体、原药及制剂产业链资源,充分发挥海外农药登记证优势。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调研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永太科技在锂电材料领域产能扩张、技术布局与业绩改善前景的高度关注。
《星岛》查询发现,截至9月末,机构持股明细包括一家券商、两只基金、两只QFII和一家私募基金,其中有四家为新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