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似乎不好,但山姆没有更好的选择
作者 | 曾响铃
文 | 响铃说
10月底,山姆中国宣布换帅前阿里高管刘鹏,在社媒引发巨大讨论。
此前,7月,山姆爆出好丽友、卫龙辣条等国产平价品牌进驻山姆一事,众多会员无法理解为什么在每年缴纳260/680元会员费后却要在山姆买随处可见的品牌零食;10月,山姆商品头图AI化,茭白配图AI笋,秋月梨AI图大谈其含H2O(水的分子式),实图消失、关键信息打码等问题再度引发争议。
社媒频繁讨论的争议背后,是消费者对山姆品控与产品品质下降的担忧,进口商品减少、口碑商品下架,坚果里吃出蟑螂、纸巾越来越薄,众多问题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近几个月社媒舆论上对山姆的消极反应。

这对于最初靠社媒进行口碑传播的山姆,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消费者在社媒讨论:通常这种集团式的关键岗位任命,在官宣之前都会内部试岗几个月,刘鹏进入山姆的实际时间可能正和好丽友、卫龙辣条进驻山姆时间相近,更不要说商品图AI化这样典型的「阿里系」举动。因此众多消费者在商品反馈里自发留言,要求山姆开除阿里系刘鹏,将商品图改回实图。实图确实修改,但刘鹏未受影响,几天后,山姆推出「全国送」服务,打法向电商趋同,仍可见刘鹏手笔。
诚然,种种“幺蛾子”显示,刘鹏似乎并非继文安德(Andrew Miles)之后的好的接任者,阿里文化也与此前山姆「精简SKU、严控品质、完善本土供应链」的零售文化迥异,但对于当下的山姆来说,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其中一个核心原因是,目前山姆中国线上电商占比已超过50%。
山姆中国高速发展背后,是路径依赖
山姆近年来在中国迎来了快速增长。
根据CBN Date的数据,近年来山姆会员店正以每年开6~7家新店的速度在华扩张,目前已在30多个城市落地近60家门店,同时,根据沃尔玛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中国的山姆会员店的会员费收入增长超过40%,远超美国9.6%的会员增长率。
所有数据都在表明,山姆会员店正成为沃尔玛中国区业务的核心增长引擎。在2025年沃尔玛投资大会上,沃尔玛中国总裁兼CEO朱晓静也表示,中国有8家山姆店单店销售额突破5亿美元,几乎逼近SKP等顶奢商圈的销售水平。
这其中,除了山姆本身在全球广告、会员费的主要收入外,近年来的电商转型也为山姆提供了强劲的增长动力,而中国区的电商增长尤为迅速。

根据沃尔玛公布的财报,2025年一季度山姆会员店的全球电商增速达到27%,高于沃尔玛电商销售额22%的增长,而中国区山姆的电商销售增长则高于50%,增速高企。
当山姆中国的销售增长主要来自于电商,其商业逻辑与重点势必改变,向电商化趋同。
一个显著的表现就是:山姆中国“云仓”模式的大力发展,前置仓+门店一体化的模式使其80%的线上订单能在1小时内送达。
而在中国,要同时满足山姆的全球供应链,与线上订单-门店履约配送模式的,首当其中就是阿里淘天系。

“不得不”选中的阿里刘鹏
沃尔玛中国总裁兼CEO朱晓静在刘鹏的换帅任命中曾表示,他们看重的也是刘鹏在国际化视野、全球供应链整合,与中国零售和全渠道运营等三个方面的能力。
深挖刘鹏的履历,会发现其确实契合山姆接下来的发展趋势。
如刘鹏曾一手搭建起阿里大进口业务矩阵,带团队拉来近2.5万个海外品牌,其中80%为首次进入中国。
这些海外品牌结合跨境物流与保税仓网络,形成一套“全球选品-本土化适配-供应链优化“的跨境商品万能公式,完美对应山姆“全球精选”的核心商业模式。
再比如,刘鹏负责淘天集团核心产业板块期间,主导搭建的精细化用户标签体系,使天猫超市用户复购率提升35%;搭建的“线上订单-门店履约-即时配送”模式,又使配送效率提升40%,履约成本下降20%,该能力又完美契合山姆如今超过50%电商销售比后所需的精细化运营与门店履约配送的降本增效。
但为什么刘鹏被宣布上任后,却带来如此激烈的舆论负面反应?
与几位在社媒上要求刘鹏离任的山姆会员沟通,会发现刘鹏被山姆看重的能力却正是消费者排斥的方面。——“我希望被当成一个人对待,给我好的商品,我不需要费心去选;现在的山姆给我的感觉却是,我被看成了一个数据,他们做这样、做那样、AB测试,只是为了增加他们的销量、个人的业绩,我的诉求呢?我每年花260/680元只想省心买东西的诉求呢?没人管了!”

但这一问题的根源或许并非在于刘鹏本人,而是决定走这一战略方向的山姆。
离钱更近,山姆选择牺牲“一部分”消费者体验

根据Shopex的分析,截至 2025 年,山姆中国付费会员已达到 860 万人;同时山姆门店的落地也已打破了“只在一线城市开店”的老规矩,其中,张家港、晋江、昆山门店的落地,代表山姆将触角伸向了“百强县”。
根据Modor Intelligence的数据,仓储会员零售商业模式的主要增长动力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一线城市占比超过50%,二线城市占比约36%,三线则在直播闪购等电商方式驱动下有11.2%的复合年增长率。
当山姆门店已落地县级单位,主要线下流量/消费见顶,要想继续发展,自然必须走电商途径,如山姆近期推出的“全国送”服务,本质就是将山姆做成一个全国化的门店电商,进一步刺激用户开卡与购买。
但电商逻辑,与传统零售逻辑迥然不同。
仓储会员零售的核心增长动力,是其提供的“高品质+全品类+一次性大量采购“的顺畅购物体验;
但电商逻辑,如前所述,却是前置仓模式驱动电商化,三级仓体系+算法驱动实现履约效果提升与成本降低。但是,当商业逻辑倾向于后者,选品逻辑自然会向电商的“订单频次、SKU 选择、配送频率”等维度倾斜,而丧失山姆最初立身的“精简SKU、严控品质”的逻辑相悖。
消费者在社媒上多次反应,其以前喜欢买的商品下架并再也不上,就是这套逻辑转变下的产物。
表面上看,山姆似乎正在做一件危险的事:打破曾经精选产品建立的产品口碑。当选品逻辑向数据倾斜,产品很容易变得更“下沉”而非“优选品质”,山姆就会沦为中国随处可见的电商品牌之一。而电商在当下,价格战仍是主流,当价格与品质下降,再想建立“品质、优选”的口碑就是难上加难。
线下与一些山姆会员沟通时,就有人表示:“现在山姆把核心放在高速扩张和数据运营上,品质也下降了,想买的东西也买不到了,关键产品信息也打码了,这一点真的很搞笑。以后,可能越来越糟,我只好转去Costco了,Costco配送不方便,但好歹产品可以安心选,我花钱开会员不就是为了这个嘛。”

但山姆会听从这些会员的反馈吗?对此可能要画一个问号。
对山姆来说,当下它的战略选择,就是在电商这一其主要增长点上走下去。
在中国,电商能使其盈利,它就要选择电商,并且还要进一步扩大电商的消费额;而刘鹏有很好的电商、全球化、云仓、算法驱动的经验,又为什么不用呢?
那些不被人喜欢的电商头图与描述,却恰恰使得淘天成功,使得它成为中国经久不衰的电商平台——这是更广大的消费者的选择。
至于那些不喜欢电商头图的、不喜欢下沉商品的消费者,或许正是即将被山姆“牺牲”的对象,在其战略决策面前,牺牲这些少量的“较真儿”的消费者,才能让山姆的数据更优、走得更远。
归根到底,企业的逻辑是盈利,而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这件事本身,却又是与“小而美”相悖的。曾经的山姆,终将一去不返。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响铃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响铃说 Focusing on企业数字化与产业智能化升级,这是关注一切与创业、产业和商业相关的降本增效新技术、新模式、新生态 NO.486深度解读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2 虎啸奖评委;长沙市委统战部旗下网络名人联盟成员;
3 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 《中国经营报》《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报刊、杂志特约评论员;
5 钛媒体、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闻等近80家专栏作者;
6 “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7 腾讯全媒派荣誉导师、功夫财经学者矩阵成员、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