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放秋假,把迪士尼的房价拉爆了

500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周艺

哪有什么淡季错峰,都是家长在负重前行。

11月20日早上7点,上海迪士尼乐园的门口就排起了长队。在上迪从事游客管家服务的人抱怨,“秋假把管家干得都想找管家了。”

近期,全国多省市中小学集中开启秋假,这一契机让本处旅游淡季的迪士尼迎来客流高峰。早在11月12日,上海迪士尼便出现后续一周门票全量售罄的情况,且门票紧俏的态势迅速延续,截至11月20日的门票均已售罄。

当前,上海迪士尼园内热门项目排队热度飙升,所有项目排队时长均突破1小时。午后时段,创极速光轮、疯狂动物城两大爆款项目的等候时间更是超过200分钟。有亲历游客表示,这一排队时长几乎刷新过去两年的新高。

500

截图来源于小红书

上海乐高乐园同样遭遇了“秋假大军”。11月13日,前往乐高乐园的游客表示,每个项目排队时间平均1小时起步,直到18日和19日,排队情况才开始减缓。

但与迪士尼、乐高等主题公园形成对比的,则是国内一些传统景区正面临客流压力。除了像九寨沟这样的知名景区不愁人流外,其余传统景区则都在实行免票政策以吸引游客,试图带动景区的二次消费大赚一笔。

原本幻想淡季出游的家长们,却因为高价机票、爆满的景区和内部收费的悄悄上涨更头痛了。

01

迪士尼和乐高都赚翻了

目前,秋假涉及的地区有浙江省、广东省以及四川省,放假时间大约为3-5天,面向人群为中小学生,从11月12日开始分批放假,延续至12月初。

其中浙江省和四川省都有多个城市推行秋假,因此与这两个地区相邻的景点是最热闹的。覆盖江浙沪地区的迪士尼乐园和乐高乐园首当其冲——“感觉有1亿人都在排队”。

从票价来看,两个主题公园都没有借着秋假的名头进行涨价,非周五和周末的票价仍与淡季相同,迪士尼为475元,乐高则为379元。

但门票之外,两家在其他项目上的收费都是“水涨船高”,没有人比主题乐园更懂秋假的“含金量”。

11月12日虽然是一个周三,但也是秋假的第一天,迪士尼的“奇梦童趣房”(含早餐)涨价至7462元,而在11月20日,同款房型的价格则是5714元。11月初时,迪士尼还被发现“偷偷”上调了园区内部分小吃的价格。

500

截图来源于小红书

而相比在上海经营多年,接受过多次客流高峰“洗礼”的迪士尼来说,秋假的人潮对于乐高乐园的意义更重。

同样是坐落在长三角、有知名IP“做保”的主题乐园,乐高乐园在7月开园之初曾遭到“冷遇”,相比迪士尼试营业时一票难求的场景,乐高乐园当时甚至都没能吸引来“黄牛”。

在今年暑假、国庆等长假带来的人流加持下,截止到11月份,乐高乐园的入园游客已经超60万人次,主题酒店的入住率也能维持在90%以上。它们总算是在文旅市场竞争激烈的长三角站稳了脚跟。

此次秋假,乐高乐园也是迪士尼人流外溢后的最大受益者,其本就低龄化的游玩设施吸引了大批中小学生,所以,“依时定价”的原则也被乐高乐园牢记心中。

小红书上,不少游客抱怨乐高乐园“坐地起价”,近期“单项快通”和“无限畅玩乐捷通”的价格浮动较为明显,11月14日的乐捷通就从原本的588元涨价到788元,但同时也延长了两个小时的营业时间。而今年国庆时,这项收费则为888元。

虽然都说秋假时错峰出行、淡季出游,但不管是人群的拥挤程度还是游玩的成本,都可与“黄金周”比肩。而绝望的父母们,即使躲过了主题乐园的“收割”,也防不住航空公司的“背刺”。

02

景区免票,机票涨价

不少家长在小红书吐槽,秋假的机票价格硬是把一个旅游淡季干成了旺季。

由于浙江、成都两省的秋假试点城市较多,相关航线的价格也直线上涨。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11月12日-11月23日,国内往返四川、浙江、广东、湖北的机票平均价格约为700元,同比去年增长7%。

一位家长经过亲身实验发现,成都飞往西双版纳的价格在秋假官宣前后,价格翻了一倍不止。

而冲上热搜的极端案例还有成都飞三亚的机票,价格升至冲高至6000元。据源Sight观察,目前成都飞往三亚的票价约为1000元,仍显著高于12月份的价格。

500

图片来源于小红书

出行时间刚性(必须是秋假那几天)、价格敏感度低(为了孩子可以忍受溢价),首批秋假的参与者们已经成为目前消费市场最优质的“现金牛”。

但如果不去凑省外旅行的热闹,也不接受航空公司的收割,家长们也就只能光顾当地的景区了,而为了在迪士尼和乐高乐园的夹缝中求生存,传统景区祭出了终极大招——免门票。

浙江和成都两个省份的景区是免门票的主力军。

浙江的神仙居景区10月25日宣布,11月份全国的中小学生凭借身份证可享受景区首道门票免费,同行的一位家长也可免费,后续景区内的部分项目还可买一送一。目前神仙居的成人票为110元。

天台山、台州府城、杭州的建德五大景区、温州的半屏山景区等等传统景区均实行了相似的优惠政策。另外,像安徽黄山、江西庐山、四川剑门关、成都四姑娘山等全国知名景点,也都针对中小学生进行了秋假优惠。

免门票的效果自然显著,神仙居在11月14日-11月16日,连续三天发布了客流量达到承载上限的通知。

九寨沟虽然没有推出相关的免票政策,但因邻近成都,也成为当地家长们的首选。通常来说,11月16日至次年的3月31日是九寨沟的出游淡季,但后者11月18日却迎来了2.3万游客,达到景区的最大承载量。并且,九寨沟在11月20日就发布了截至22日门票全部售罄的通知。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相关景区的免票范围只局限在主景区最基础的门票上,之后的索道、观景台等其他景区以及相关的便民设施,均维持正常售价,而这些才是传统景区目前的主要利润点。

舍弃了门票钱才吸引来的人流,传统景区的日子虽然没有主题乐园滋润,但也想尽办法在这个秋假留在了牌桌上。

03

“旱涝”差距明显

近两年,关于“传统5A级景区已经没人去”的现象成为文旅行业的热点话题。

从最基础的财报来看,闻名世界的张家界连续五年亏损了13亿元,已带上了ST的“帽子”,今年前三季度,虽然营收有所增长,但亏损仍然达到2239万;拥有“大唐芙蓉园”的曲江文旅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一同下滑,也亏损了2484万。

依托黄山风景区成立的黄山旅游前三季度虽然营收增长了8.75%,但归母净利润下滑了11%,明显的“增收不增利”。而黄山旅游目前的门票业务已经不足20%,更多的收入来自于景区内的缆车、索道以及酒店,还有包括文创产品在内的文旅衍生业务。

如前文所说,传统景区已在努力转型,减少门票的影响,转而致力于增加游客的“二次消费”,另外,其也从原本的天然景区向人造景区转移,试图从单一的观光模式变为复合度假模式,例如张家界就建立了“大庸古城”,投入高达20多亿,但2024年却亏损了近6亿元。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越赚越多的大型IP主题乐园。

上海迪士尼近期还发布了扩建计划,第四座主题酒店项目即将“上马”,而5月份,其刚刚官宣了关于“蜘蛛侠”主题园区动工的消息。

今年是上海迪士尼开业的第9年,其2024年的总接待游客已经达到了1470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近期迪士尼的人流除了有秋假大军外,还有不少游客是冲了“疯狂动物城”而来,这个IP即将在下周三迎来第二部电影作品,也是因此,截至11月24日的迪士尼疯狂动物城主题套票目前已全部售罄。

沉浸式的游玩体验、IP热度的不断加持让本就不缺游客的迪士尼再度迎来一次旺季,而相比之下,更需要游客的传统景区,还在以免门票的形式奋力挣扎,寻找下一个护城河。

2025年的秋假,或许是一个分水岭,让消费者看清谁才是文旅市场的硬通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