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靜候高市早苗下台

作者:盧永雄,巴士的報總編CEO,全國政協委員。

500

我们试试从发生在高市早苗身上的“偶然”事件,去推理她“必然”的恶果。

500

事物發展往往有一種規律,看似偶然的事情,其實背後有其必然性。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發表挑釁中國的言論,令到中日關係直接墮入谷底,但高市早苗這種言行,其實經過精心設計。她近日在日本國會上發言,聲稱如果中國大陸對台灣出動軍艦並使用武力,可能會構成「存亡危機事態」,日本自衛隊可以行使集體自衛權。

中國反應強烈,認為這不但違反日本早在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承認的一個中國原則,干涉中國內政,並且威脅對中國使用武力,完全踩過紅線。

日本前首相石破茂亦批評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論,他說在台灣問題上,日本政府一直避免發表類似「如果出現某種情況,就會這樣做」的決定性言論。高市早苗的講話非常接近於「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然而日本歷屆政府在設想各種情況下,從未作出如此限定,這種說法也無助提升日本的威脅力。石破茂的說法表明,即使按日本政界的標準,高市早苗的講法已經過界。

高市早苗上任後,一邊媚美,一邊反華,態度十分明顯。

500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日本期間,高市早苗表現出那種小鳥依人的姿態,即使特朗普指美國在二戰期間對日本的原子彈轟炸只是「小衝突」,高市早苗也欣然接受。但另一方面,她對中國採取極強硬立場,擺出不惜動武的姿態。

兩種態度形成鮮明對比。

在日本這種重男輕女的社會,一位女性可以登上首相之位,自有其上位之道,而高市早苗就是靠激進反華上位,做其他人不敢做的事,藉此突出自己的右翼強硬形象。

央視旗下自媒體「玉淵譚天」早前發表評論,題為《搞事的高市》,提到她在晉升道路上做了兩件出位的事情。

第一件事是參拜靖國神社。

2007年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希望改善與中國的關係,選擇不再8月15日日本投降紀念日前往靖國神社參拜,當時包括高市早苗在內的16位內閣大臣都表示不參拜。然而日本極右勢力及國內的保守派,依然認為政治家要參拜靖國神社,對安倍政府集體迴避參拜,極度不滿。

在這種情況下,高市早苗站出來了,主動為安倍晉三分憂,成為安倍內閣唯一一位在日本投降紀念日參拜靖國神社的大臣。安倍晉三不方便做的事,高市早苗來做,艱難辛苦的工作,由她頂上。

500

經此一役,她既為安倍解圍得到安倍的信任,亦獲得日本右翼勢力的支持。

第二件事是以「安倍談話」代替「村山談話」。

安倍晉三不方便說的話,高市早苗亦會幫他說。安倍晉三一直有想淡化日本犯下侵華罪行的想法,2013年高市早苗作為自民黨政策研究會會員,就敦促日本重新審視過去為戰時行為所做的道歉,並且擴大國家的地區影響力,高市所針對的是「村山談話」。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早在1995年日本投降50周年時,承認日本的殖民統治和侵略許多國家,對亞洲各國人民帶來巨大損害和痛苦。日本右派對承認歷史錯誤的「村山談話」,甚為不滿。高市早苗就建議時任首相安倍晉三發表一份聲明,將村山談話取而代之。

後來安倍的確就此發表聲明,當中僅回顧歷任內閣對的歷史認識,間接提及「反省和道歉」,但就不再直接為侵略其他國家道歉。安倍又一併聲稱,二戰後出生的日本人,「不必肩負謝罪的宿命」。

原則上,「安倍談話」等於變相推翻「村山談話」承認侵略歷史、為歷史謝罪的說法。

高市亦借推動「安倍談話」,撈取足夠的政治本錢,出任安倍第二屆內閣的總務大臣,進入權力核心。由此可見,高市早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政治投機份子,藉鼓吹右翼激進的思潮上位。

所以高市早苗出任首相,已預示了中日關係即將惡化,但高市早苗如此急不及待揭牌,的確予人「猴急」之感。

中國面對這樣一個極右翼反華的日本政客,當然不能退讓。

500

在高市發表過界講話之後,中國除了正式傳召日本大使,向日本提出抗議之外,亦即時對日本提出旅遊警示,安排航空公司可以為訂了日本機票旅客退票,教育部亦警示到日本留學的風險。到今天(11月19日),中國政府再向日本通報,暫停日本水產進口。

有人問中日關係急速惡化,這件事件可以如何了局。正路思考日本首相言論過界犯下錯誤,只需收回言論,事情就可以淡化解決,但現實並非如此簡單。高市早苗是看上全球右傾思潮泛濫,走極右反華路線有民意市場,她怎會這樣容易收回言論。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中日交惡的經濟惡果逐漸在日本社會浮現,對高市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自民黨在日本的統治本來並不牢固,隨著經濟遭遇到挫折,高市政府就會壓力爆煲。

事情的主要出路,是高市早苗下台,日本換一個新首相,中日關係就有改善的機會。曾角逐相位的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近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會繼續支持「無核三原則」的政策方針,和高市早苗立場相左,由此可見日本政壇的暗戰,已經拉開帷幕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