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下一個30年,命運已定

作者:深藍,自由撰稿人 。

500

日本经济最大支柱的汽车行业正在不断被撂倒,而目前看不到它新的可以屹立国际的新产业,谓之“气数已尽”。

500

日本領導人對華的不當言論,顯露軍國主義復辟端倪,兩岸民情憤慨,說「新仇舊恨」一起算、「成全日本變成戰場」等等,還有更激是「東洋滅國論」。如此種種,太言重了。

「這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這是一個和平、繁榮的國家,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預期壽命,最低的謀殺率,鮮有的政治衝突,強大的護照,以及令人讚不絕口的世界上最好的高速鐵路網——新幹線。」

十幾年前BBC記者對日本的印象很好,2023年1月題為〈失去的三十年〉如是說︰「美國和歐洲曾經對日本這個經濟巨擘的畏懼,就如同它們今天對中國日益增強的經濟實力的擔憂一樣。但是,世界期待的日本從未到來。20世紀80年代末,日本人比美國人富裕,而現在他們的收入卻不及英國人。」

500

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爆破後,大前研一年發現了日本陷入「M型社會」——終身僱用和年功序列制度瓦解,中產消失,社會貧富懸殊——很快,日本三浦展進一步提出「下流社會」的觀察,這不是單指低所得的貧民,「更泛指溝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意願、學習動力普遍低落的年輕世代,這些人沒有進步的企圖心,終將從中流階層淪入下流社會。」這就是日本寫照。

2001年中國「入世」(WTO), BBC時隔10年之後報導︰「入世」20年來,中國GDP增長了8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佔世界經濟比重從2001年的4%增至2020年的17.4%,中國的貨物出口增長了7倍多,成為第一大貨物貿易國。

畫龍點睛的是,中國的鋼產量佔據全球總產量的57%,美國僅佔4%;中國不單只是經濟飛躍發展,更是成為第一大工業國。

大家可以明白,2025年北京大閱兵展現出一幅「鋼多人也多」的圖畫是怎樣的一回事。即使美國現在也開始「和顏悅色」起來;估計2035年中國達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時,就是美國「能歌善舞」的那天。

日本,挾軍國主義來迎難而上,高市有想過下一個30年日本變成什麼樣子?我說,日本理應「快樂耕作」了。簡言之,日本百年成就的先進工業國,將蛻變成樸素的農業國。你問︰憑什麼這樣說?

2022年評論員盧克文一篇〈我們將堂堂正正地戰勝日本〉提出銳利觀點︰「日本世界500強企業,60%以上是汽車和汽車配套企業。每年,汽車產業直接為日本提供了542萬個就業崗位,還有其他零零碎碎的沒算在裡頭。」日本還能在2021年維持3.93萬美元的人均GDP,主要是「因為汽車產業給大量普通人提供了高薪崗位」。

500

日本的汽車產業幾年前已呈敗象,今時今日,更慘!中國原來擁有絕對的稀土控制權。

日本好戰,好的。不過,為了不助長日本繼續殘留軍國主義的夢,我們有責任教育它,使之清醒過來,日本轉型農業大國可以嗎?

盧克文說︰「要堂堂正正地戰勝日本,是和平時期,使用正常的市場競爭戰勝日本,不像日本那樣屠殺我們的國民,侵略我們的國土…」,要打掉日本的囂張,「必先打掉他們高薪崗位最多的汽車產業,要打掉日本人的汽車產業」。

盧克文提出的已經再不是「錦囊妙計」,因為正義時刻已經到來。

日本會不會「被滅亡」?其實,日本未來只要勤力耕作,平靜過小確幸日子,就這樣便可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