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正非,从胜利走向胜利:在脑子里织成大网,才能抓住大鱼!
厉害的人从一开始就很厉害了。
生活所迫,人生路窄。这不是因为人的能力问题,而是成功需要外在条件,比如天时地利与人和等,所以古人说君子修身以待时而动。
我们看任正非43岁创业之前工作不顺利,那是在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工作时候,而在这之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都占”,他历任技术员、工程师、副所长(技术副团级),还因为作出重大贡献,在1978年出席过全国科学大会。
因此,我们不能说任总是从1987年才开始变厉害的,他之前就一直很优秀。
在学习任正非的时候,这点值得特别注意。

想一想,任正非在1987年靠21000元人民币创立华为公司,在这之前他又不了解通信产业,国内连小交换机都需要进口,他也没有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他如何一次创业就大获成功呢?
我曾假设过,哪怕我知道三四十年的发展脉络,如果我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到深圳创业,也很难成就华为这样的企业。
万丈高楼平地起,从0到1是最难的,无论人才的问题、技术的问题,还是客户、市场、竞争的问题,都非常困难,局面复杂,人在其中难免当局者迷,能够通权达变,把握一闪即逝的机会,快速成长,真的是需要很超前的眼光和很大的能力。
现在的年轻人知识量大,头脑灵活,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也容易获取,有更好的创业环境,但有几个是一次就创业成功的?
不要说成为世界五百强,做到行业第一名,就是能够坚持一二十年不断发展都不容易。创业维艰,不是那么好玩的。

成功是成功之母,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学任正非就是要学打胜仗的本事。
关键是学习。特别是在AI时代,什么都是新的,不能学习就不能与时俱进,学习才能进步,老方说任正非最牛的地方就是他超强的学习能力。
大道至简,一流的企业家做事业都是有强烈的自信心,就是说面对新事物新问题不会怂,没有恐惧感,敢于亮剑,坚信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自己一定能打胜仗。
有强大的心态,才能克服困难,不管是搞研发、做市场,还是管理变革、供应链等,都能够摸清门道,做出成绩。
而从方法论来说,学习、进步的过程就是靠总结,人只有懂得反思和复盘才能推动自己的能力提升。
“一根丝线没有多大用处,打一个结,就是‘总结’,现在叫‘复盘’;过段时间再打一个结,打四个结就是一个格子,多打一些结就成了‘渔网’;对‘渔网’多次总结,认识到它的本质,你就有了一根‘网绳’,这根‘网绳’就是‘纲’,纲举就目张。下面‘渔网’就是‘目’,网一提,目张开,就可以抓‘鱼’了,那你就有了很大的思维灵活度。”
明白了这个道理,很多事就只是时间问题,努力问题了。

上面那段话的意思是构建自己的全局观点,没有高屋建瓴的认识,不能提纲挈领的把握,管理者又该如何驾驭复杂多变的局面呢?
有大局观才有战略思维,什么叫全局观点呢,我们需要深刻理解这段话:“只要有战争,就有战争的全局。世界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国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个独立的游击区、一个大的独立的作战方面,也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
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人的思想认识就是这样不断提升的。
很多人最大的问题是思维混乱,缺乏逻辑性,织不成大网,也就抓不住“大鱼”,这里“大鱼”的意思是机会,机会比金子重要,有机会才能成功。
从全局高度看局部就是降维,从局部跳出来看全局就是升维。脑子里有了“网”才能洞察关键,抓住主要矛盾,明白关键在哪里,做事有章法。在现实中,这样的人还是比较少见的,很多人做事主次不分,说话没有条理,就在于思路不清晰。

但你要从局部认识全局,这个过程需要下苦功夫,甚至要板凳一坐十年冷,要了解方方面面,明白彼此的关联和相互作用,在脑子里把“网”点亮,才算是真正理解、懂了。
AI时代思想层面的艰苦奋斗很重要,可惜很多人都迷恋碎片化的知识和观点,不肯构建体系化的思维图谱,没有全局观点,因此就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有的人聪明是聪明,可就是无法统筹管理,不能独自操盘,古人强调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就是说一个人有做事的能力后才能把事做成,他知道如何做事,就能够独当一面。
否则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是行不通的。
不是说给你权力你就自然可以当官,如果你不懂管理,那队伍就带不起来,稳不住局面,甚至被下属欺骗。
织网是构建思维框架模型,“不断复盘,不断建模;建了新模再去应用,如果能提高1%,那说明你的思维方向是正确的,一点一点就能逐渐逼近真理。”这叫实事求是,也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人生即“学习-思考-实践-学习”的螺旋上升,思维灵活之后,别人打十枪才能打中目标,你只需要打一枪就会中,这就是真本事。懂得这点,才算是学任正非有了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