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古树“让路” 为生态“留白” 衢州市柯城区古树保护书写生态发展双赢答卷
11月3日,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荞麦坞村龙迴自然村,一株二级保护古树罗汉松苍劲挺拔,枝叶在微风中舒展。区林业局工作人员轻抚斑驳树皮、记录生长数据的场景,定格了柯城区六年“护树行动”的温暖瞬间——这棵曾与杭衢高铁“狭路相逢”的古树,如今依旧绿意盎然,成为当地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和谐共生的生动注脚。

这份守护,始于2018年杭衢高铁规划阶段。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在勘测中发现,线路规划与荞麦坞村这株村民心中的“守护神”罗汉松难以避让。得知情况后,柯城区林业局迅速行动,组织技术人员多次实地踏勘,精准测量树冠范围、细致评估根系状况,综合考量古树的生态价值与文化乡愁,郑重提出“高铁线路绕行保古树”的建议。经过多轮沟通协调,设计单位最终调整线路走向,为古树让出十余米宽的“生命通道”,让百年古树得以继续扎根故土。
六年时光流转,杭衢高铁通车在即,新的保护挑战悄然出现。2024年11月,上海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排查发现,柯城区石梁镇梅山村与华墅乡柴家村的两株百年古樟,因距离高铁AF线过近,枝叶摇曳可能影响行车安全。“人挪活,树挪死”,数百岁的古树经不起迁移折腾,常规处理方案显然不可行。
柯城区林业局没有贸然决策,而是迅速组建由古树保护专家、铁路工程师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开展全方位研判。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精准修剪树冠”的解决方案——既通过科学修剪消除行车安全隐患,又最大限度保留古树生机。一剪一锯间,技术人员精准计算枝叶疏密、充分考量树木长势,方案经多轮完善后获铁路部门认可。如今,修剪后的古樟依旧挺立,林业人员定期回访监测生长状态,确保未来十年高铁与古树安然共处。
“当城市发展轨迹与百年古树生命线交汇,我们选择用‘礼让’守护生态根脉。”柯城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古树是活的文物,承载着乡愁记忆与生态价值。在推进重大工程建设中,柯城区始终坚守“保护自然优先”原则,宁愿多跑路、多费心,也要为古树名木留出生存空间。
从高铁为罗汉松绕行,到科学修剪古樟除险,柯城区用两次暖心“礼让”,交出了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赢答卷,基于保护和发展并举的理念,柯城区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方面取得累累硕果,目前全区有古树名木1097株,均得到悉心保护,其中大部分成为一道道城乡靓丽的风景点。下一步,该区将建立健全古树名木动态监测体系,推动更多重大项目实现“生态友好型”建设,让每一片绿色都能与城市同呼吸、共成长,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 程元 通讯员 蓝琦)



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