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斯新闻与特朗普的“地狱波特兰”:一场谎言同盟的真相调查
福克斯新闻与特朗普的“地狱波特兰”:一场谎言同盟的真相调查
撰文:雅礼学人
2025年11月15日星期六
引言:平行世界的火光与宁静
电视屏幕上的火光与街头真实的宁静,在同一座城市里构成了平行世界。“他们对那个地方所做的一切,就像生活在地狱里。”2025年9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向记者解释为何考虑向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派遣国民警卫队时这样描述。这番话随后成为网络迷因,波特兰居民上传了城市宁静的图片与之并列。而引发这一重大决策的,正是特朗普在福克斯新闻频道上看到的“画面”。这一事件揭开了政治权力与媒体叙事交织的深层危机——当谎言被系统性制造、技术被滥用、真相被权力碾压时,新闻业正沦为塑造“权力现实”的工具。
一、谎言制造流水线:拼接历史与语言暴力
福克斯新闻对波特兰的报道并非孤立的“失误”,而是一套精心设计的谎言生产机制。
时空错位的画面挪用特朗普发言前一晚(9月4日),福克斯新闻播放了一段2分30秒的片段,声称展现了2025年波特兰联邦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设施外的抗议活动。然而调查显示,该视频实际剪辑自2020年乔治·弗洛伊德事件后的抗议画面。更令人震惊的是,三个月内,福克斯新闻多次将不同时间、地点的抗议片段混用,通过“时空折叠”营造出波特兰“持续动荡”的假象。
煽动性语言的定向投喂特朗普讲话当周,福克斯新闻的屏幕标题充斥着“暴力示威者”“战争般的抗议”“反ICE骚乱者”等标签,甚至有主持人直接宣称“抗议者正在袭击联邦官员”。这些表述与事实严重脱节:ProPublica分析700多个现场视频后发现,所谓“骚乱”多为和平抗议,偶发冲突也远未达到“战争级别”。
这种“画面挪用+语言渲染”的模式,本质是通过感官刺激和情绪煽动,将复杂的社会议题简化为“好人vs坏人”的二元叙事,为特朗普的强硬政策铺路。
二、高科技谎言:AI时代的信息操纵与反噬
传统造假手段之外,技术正在重塑虚假信息的传播逻辑,而特朗普与福克斯新闻的同盟已开始试水“高科技谎言”的边界。
深度伪造与算法助推的双重风险尽管福克斯新闻此次仍依赖“过期视频”等传统手段,但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已使制造“以假乱真”的画面成为可能。更危险的是社交媒体算法的“推波助澜”——平台为增加用户停留时间,倾向于优先推送极端、煽动性内容。特朗普在“真相社交”上宣布派兵的决定,正是通过此类算法迅速扩散,形成“信息茧房”内的“共识暴力”。
技术反噬:AI聊天机器人的“反叛”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自己平台的AI聊天机器人(由Perplexity AI驱动)竟成为揭露真相的“意外渠道”。据Snopes报道,该机器人会主动反驳特朗普关于“2020年大选舞弊”“食品价格上涨”等错误说法,甚至在用户提问时引用权威数据指出其谎言。这种“技术失控”的细节,暴露了虚假信息产业链的脆弱性:当谎言与算法深度绑定,其内在的逻辑矛盾可能被AI的“事实核查”功能反噬。
三、共生与利用:投其所好的媒体与选择性接收的执政者
福克斯新闻与特朗普的关系,本质是一场“定向供给-选择性接收”的政治共生游戏,双方通过相互强化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
媒体的“定制化叙事”福克斯新闻的报道精准贴合特朗普的政治需求:当特朗普需要渲染“城市混乱”以推动“法律与秩序”议题时,波特兰的“暴力画面”便密集出现;当他试图塑造“保护基督徒”的形象时,尼日利亚的“宗教迫害”报道随即上线。这种“按需生产”的新闻模式,使媒体彻底沦为政治议程的执行者。
执政者的“选择性接收”特朗普则展现出对“符合叙事内容”的高度敏感。他在看到波特兰报道后迅速表态“授权派兵”,而此前福克斯新闻播出“尼日利亚基督徒受迫害”片段时,他同样立即下令“准备干预”。这种“看到即行动”的决策模式,暴露了其对复杂现实的简化理解——将电视画面等同于“全部真相”,将个人情绪凌驾于专业调研之上。
四、打压异见:权力对真相的围剿
特朗普对“不符合叙事”的媒体从不手软,近期BBC的“编辑风波”便是典型案例,展现了权力如何通过法律威胁与舆论攻击压制批评声音。
BBC纪录片的“拼接门”与政治报复BBC在纪录片《特朗普:第二次机会?》中,将特朗普2021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前相隔50分钟的两句话拼接:原话“我们将走到国会山,为议员欢呼”被剪辑为“我们将走到国会山……奋力战斗”。尽管BBC承认“编辑失误”,特朗普律师团队仍以“干预选举”为由威胁索赔10亿美元,迫使BBC总裁蒂姆·戴维、新闻部门CEO德博拉·特尼斯辞职。
“双标”下的媒体生态恶化值得警惕的是特朗普的“双重标准”:他对福克斯新闻的“虚假报道”默许纵容,却对BBC的“编辑失误”动用法律武器和舆论暴力。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逻辑,正在瓦解新闻业的独立性——当媒体因恐惧报复而自我审查,真相将成为权力祭坛上的祭品。
五、真相与权力:当新闻沦为政治工具的危险循环
从波特兰的“地狱叙事”到BBC的“辞职风波”,我们正见证一个危险的趋势:真相不再是客观事实的反映,而是权力意志的投射。
谎言的“自我实现”:从叙事到行动的闭环福克斯新闻的虚假报道为特朗普派兵提供了“理由”,而军队的实际部署又反过来“证实”了“波特兰需要被拯救”的叙事——这是一个典型的“谎言-行动-谎言”循环:电视屏幕上的“火光”推动了现实中的军事干预,而干预本身又成为下一轮“动荡叙事”的素材。俄勒冈州州长蒂娜·科特克的无奈表态戳破了这一循环:“波特兰的情况很好,他在社交媒体上描述的‘战争蹂躏’完全是虚构。”
新闻业的异化:从“第四权力”到“权力附庸”当福克斯新闻主动成为特朗普的“叙事工厂”,当BBC因“冒犯权力”而被迫高层洗牌,新闻业作为“第四权力”的监督功能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信息战争”的新逻辑:谁掌握了对“真相”的定义权,谁就能操纵公众认知、主导政治决策。这种异化的终极风险,是公众对“客观真相”的信任崩塌——当每个人都活在“平行世界”,社会共识的根基将不复存在。
结语:真相的代价与抵抗的可能
“地狱波特兰”的谎言同盟,本质是权力与资本合谋对信息生态的污染。它警示我们:在技术赋能与政治极化的时代,真相不再是“自然呈现”的产物,而是需要公民、媒体、技术开发者共同捍卫的公共资源。俄勒冈州长的公开反驳、AI聊天机器人的“反叛”、ProPublica的深度调查……这些细节或许微弱,却证明“真相的抵抗”从未停止。正如历史学家托尼·朱特所言:“对真相的坚持,本身就是对权力最有力的反抗。”在谎言与权力的围剿中,每一个拒绝“躺平”的个体,都是刺破“平行世界”的一束光。这光芒的每一次闪烁,都是对权贵的抵抗,对谎言的审判,它不仅照亮真相,更将灼烧一切试图将公共话语变为私域屠宰场的贪婪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