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也搞医药集采,国内有些媒体要现形了
文 | 北方朔风
虽然很多人喜欢嘲笑特朗普在面对困难的问题时退缩,也就是所谓的“TACO”,但是咱们还是得实事求是一点,特朗普在某些问题上是做出了成绩的。比如说之前说的降低美国药价的事情,特朗普就没有半途而废,真的做出了点成绩。
最近,特朗普在白宫整了个行为艺术式的发布会,把礼来和诺和诺德两家高管拉到白宫,然后直播说把最近几年很火的两款GLP1通路减肥药物大减价,从每个月1350美元降低到350美元。发布会现场还出现了十分戏剧性的场面,一名诺和诺德高管当场晕倒。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这位高管应该不是因为降价太多出现晕倒,毕竟具体降价的幅度应该是之前就谈好了。但是这两家的高管心情估计都不会太妙,GLP1减肥药对于两家都是拳头产品,美国市场的药价过往又是最高的,这下营收要被大砍了。
GLP1减肥药是当下市场上最为火热的产品,所以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虽然特朗普在搞事情,但是从结果上他确实已经降低不少的药价。虽然这个购买的过程,需要通过所谓的“trumprx(特朗普药房)”进行,虽然特朗普可能会收取药企的大额好处,但是从结果上来说,特朗普做到了美国民主党人喊了很多年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就不会奇怪为什么桑德斯这种人会愿意在医疗问题上和特朗普表态相同了。毕竟传统的手法降药价是真的慢,所以就算小肯尼迪对桑德斯的选举资金来源进行污蔑,在这种问题上,桑德斯依然和特朗普站在一边。

按照特朗普团队的说法,未来这样的政策还会拓展到更多药物上,特朗普要求美国必须享受所谓的全球最惠药价。诸多跨国药企巨头,确实要思考怎么处理这种问题了。按照常理来说,比较常用的手段是法律,国际药企曾经在法律上多次干扰了美国的一些行政命令。但是这招对于现在的特朗普可能不太管用,事实证明第二个任期的特朗普,法律几乎是没办法阻止他的想法的,估计美国药企也不会太指望这件事情。
那么另一个常见的思路就是舆论攻击了,至于话术,都是现成的。攻击国内集采的话术,全都可以加到特朗普的政策身上,什么降价影响药物质量,什么不尊重市场规律,什么降价影响企业研发,每一条都可以用来骂特朗普。
实际上美国药企之前就有类似的宣传,但是奈何美国药企一直赚的盆满钵满,美国左右都不待见,所以这套宣传效果非常糟糕。从这样的角度来说,中国的集采还有个之前预想不到的作用,那就是改善了中国药企的舆论形象,这真的是很有趣。
那么换一个角度,比较好的思路就是阳奉阴违了。比如说虽然理论上有便宜的药,但就是买不到,比如说会突然出现额外的服务费之类的。这招说不定真的有用,毕竟特朗普实际上并不怎么在乎美国人怎么样,要不然那些其他的奇怪政策就不会出现了。
而且特朗普是不喜欢被正面驳了面子,但是他对于具体的行政内容实际上不感兴趣,所以这种小动作对他是很有效的。比如说美国关税机构实际上因为现实压力,对我国部分产品施加了豁免,但是只要不宣传,特朗普对此是无所谓。只不过具体能不能操作好,就要考验药企的智慧了。
当然客观来说,特朗普不是没有给药企选择。实际上他之前就直接说了,药企可以在其他国家加价啊,这样一来能在其他国家赚更多的钱,二来最惠价格就有了操作空间。必须得承认,这一招是有可行性的,毕竟其他很多国家的议价能力是很有限的,加价是完全有可能成功的。

如果以此继续延伸的话,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个微妙的猜测,那就是这一轮国内舆论对集采相关的抱怨,背后是有国际药企助推的。毕竟虽然特朗普没有要求美国药企按照中国集采价格来解决,但是显然,面对营收压力,国际药企希望在中国这个市场多赚一点钱。
那么之前的很多事情就很合理了,事物总是存在普遍关联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特朗普解决药价问题的方式倒是一点都没有变,还是美国传统,国内问题国外解决。







当然从常理来看,特朗普剩下的三年,能降价的药品数量理论上不会太多。中国集采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依然有很多药品没有覆盖到,特朗普搞降价运动,理论上也不会太快,药企还是有回旋空间的。
而且考虑其他领域的情况,如果这些药企能搭上线,直接给特朗普一些贿赂,在降价这个问题上,特朗普显然是可以谈一谈的,他终究没那么在乎美国人民。不过今年特朗普确实做了不少不合常理的事情,所以他接下来会怎么做也充满了变数。
但从整体上看,特朗普的政策肯定会带来药企利润的下降。那么面对这种情况,药企会怎么解决呢?可能的办法有很多,但是说白了无非就是两种,要么开源,要么节流。而很遗憾的是,因为当下的自由主义体系,这两个方案都会带来一些令人不愉快的后果。
先说开源,说白了就是赚更多的钱。这需要的并不是开发一种新药那么简单,除非这个药是长生不老药,否则哪怕再怎么有效的药物,能增加的收入空间也是不多的。美国人民现在是真的没有多少余钱了,但是其他国家的情况就很好吗?医疗系统压力巨大这个事情,不是单纯某个国家的问题。

比如说法国,因为医保社保的压力延迟退休,闹得很大,左右反对党都疯狂批评马克龙。马克龙在很多问题上确实很菜,但是问题在于,有什么替代方案吗?答案恐怕是没有的,因为法国是个财政占比GDP超过百分之五十的高税收高财政国家,加税的空间实际上几乎已经没有了。甚至连古巴的医疗系统,因为南美的经济不稳定,如今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当下全球医疗成本的失控,来自于两个原因。一个是人类本身的特点,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医疗成本会以指数级上升,对于衰老这个自然规律,医学能做的极其有限,但各种医疗负担的主要疾病,它们最主要的病因依然是衰老。而在可见的未来,抗衰老研究或许会对部分衰老相关疾病治疗带来帮助,但是长生不老那种幻想是不存在的。
另一个问题在于,当下的新药开发是一种赌博性很强的东西。即使在药物开发领域,新技术越来越多,但是成功率并没有提高多少,相反是成本越来越高,同时,新药开发的成功率极低,对于股票市场来说是个非常不稳定的因素,很多中小药企一次失败,市值就有可能腰斩。

之前很多自媒体在讨论阿兹海默症药物研发困难的时候,普遍的说法是投入了上千亿美元,实际上是计算了研发失败的股价下跌。笔者之前对于这种算法不以为然,但是后来仔细想想,这实际上反映了资本运行的规律。为了维持这个模式,资本必然会寻求超额的垄断利润,而想要出现全新的研发模式,要改变的可不止药企本身,而是改变整个资本市场。但是这件事情,显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那么,在当下开源空间比较有限的情况下,节流自然是最好的方式了。医药行业,尤其是对于这些国际巨头药企来说,降本增效的空间自然是巨大的。国际药企完全可以选择更加便宜的供应链,至于药品本身的质量,且不说这些巨头本身就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在小肯尼迪主导美国卫生系统的情况下,美国医药审核规则是必然会放松的。

当然了,降本增效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说研发成本就是个很大的数字,这些国际药企完全可以减少科研嘛。听到这样的话,很多人大概会大惊失色,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国际药企相当于创新的代名词,怎么可能放弃这个呢?但是说到底,这种看法有点中式刻板印象了,科研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不过是一种赚钱的手段罢了,如果它的投入回报不成比例,那么放弃也没什么奇怪的。科研创新本来就没什么神圣的,对于股价来说,它不过是一种表演罢了。
实际上欧美一部分仿制药企业不怎么做创新,但是通过垄断特定药物,甚至可以达到比创新药更高的利润率,至于欧美人民群众怎么样,那就完全不重要了。
不过完全放弃新药开发,说到底有点不太体面了,国际药企完全可以把这个过程承包给中国嘛。实际上这种事情已经做了有几十年了,在2010年之前,欧美药企就把很多实验室阶段的研发,以合同的形式承包给了中国企业,不过那个时候临床阶段还是跨国药企完成的;而如今,国内药企掀起了license out浪潮,说简单点,就是中国药企把开发阶段的药物授权给外国企业,让他们在海外销售。

这波license out浪潮的爆发,比笔者想象之中猛烈很多。即使作为一个对中国产业升级十分乐观的人,笔者也不会觉得中国的医药研发水平能那么快追上顶级水平。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来说,这件事情就很容易理解了,中国药企开发水平确实还没有追上国际先进水平,但是这种模式对欧美来说真的很能降本增效,既然这样的话,为什么还要自己去研发呢?
特朗普搞药价的行为,目的之一是希望药企回归美国,很可能是因为特朗普看了右翼阴谋论者说中国停止供应原料药的话,美国医药系统就会崩溃之类的内容。但是从结果上,特朗普的行为必然会推动药企降本增效,最终有可能导致美国药企研发能力的衰退,市场经济就是这么神奇。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特朗普最合适的策略是选择一批用的比较多的药物来降价,但是大多数其他的药物不动。这样政策有执行下去的空间,药企也就愿意忍了,毕竟药企利润是有压缩的空间的,他们也不愿意和现在的特朗普正面对抗, 特朗普和药企在美国人民这里也可以有个好名声。但如果特朗普真想全面推行下去的话,是真的会出大问题的。
这里的大问题当然不是阴谋论式的药企派出杀手干掉特朗普,而是更现实的问题。国内这两年谈促消费的时候,经常有人会阴阳怪气说美国的消费旺盛。以数据来看,美国的个人消费确实是旺盛的,但是如果看一下结构的,这并不是什么资源消费,而是来自于医疗,房屋,法律服务的各种强制性消费,如果你支付不了这些,你别想躺平,你直接就变成了homeless了。但是笔者很确信,那些阴阳怪气的人,绝对是不喜欢这种促进消费的,但这种促进消费,确实很符合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

而在这些消费中,医疗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如果特朗普只是降低几个常用药的价格还好,如果全面降价的话,那么会带来美国居民消费的崩盘。毕竟医疗支出最起码占了美国人民支出的三分之一,美国经济现在已经很抽象了,这个崩盘的后果是特朗普遭不住的,大而不能倒的模式有很多种,这也是其中一种。
不过我们没必要为药企巨头担心,在当下的规则下,他们总能找到办法,比如说小肯尼迪不是很喜欢各种补剂和保健品吗?药企完全可以转型卖这个,再赚美国人民一笔钱,至于美国人民的健康,真没几个人在乎的。
当下的医药问题,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集大成者,绝不存在什么立竿见影的方法。那些号称立竿见影的方法,大概率会破坏现在脆弱的平衡,但民粹主义者偏偏最喜欢进行这样的许诺,毕竟确实很有情绪价值。但是正是因为我们都知道当代社会发展出了问题,所以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中,更要认真地思考,解决问题很多时候是不存在捷径的。



新潮沉思录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