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条香烟也是事
最近,河北廊坊一对新人,结婚当天遇到了闹心事儿——有人借着“沾喜气”的名义拦婚车,张口要烟。
素不相识的人,要几根烟、一包糖,或者最多一两包,也说得过去;但据婚车司机说,拦车人开口就是“50条普通香烟或10条高档烟”,否则“车别想过去”。
一边狮子大张口,一边不想大喜日子闹心,双方僵持一小时,新人眼看调解不成,只好弃车走人。视频传上网,给围观的网友们气得不行。
事情发酵后,当地官方发了通报,称确有此事,但司机说错了,没要50条烟,是索要9条烟;当地批评教育了误传消息的司机,并对拦车的6人处以行政处罚、批评教育。通报还提醒,以后若遇到这种事,请第一时间报警,让公安机关处理。
50条或9条,数量不同,性质同样恶劣。问题的关键,在于“拦车”和“索要”。
路上碰见新人办喜事,要点喜糖、讨根喜烟,在不少地方是婚礼的习俗,所谓沾点喜气、图个吉利。可有人偏偏钻这习俗的空子,仗着新人赶吉时、怕闹事、好说话,借讨喜之名,行要挟之实。
但别忘了,真风俗靠的是自愿,愿给愿收,皆大欢喜;动歪心思的人靠的是要挟,主打一个趁你急牟你利。光天化日拦婚车,看似“凑热闹”,实际亵渎婚俗。据称,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专业闹喜队”,分工明确、明码标价,用道喜的名义搞“趁喜打劫”。
拦车堵路、强行索要,本就踩在法律红线上。《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若金额够大、手段够恶,则可能升格,涉嫌寻衅滋事或敲诈勒索。今年10月,河南某地警方就抓获一起专盯婚车和喜宴现场索要钱财的案件,涉事者被行拘。
婚礼是喜事,风俗应温情。让风俗回归温情,一方面要让某些群众知道,胁迫式拦车“讨喜”就是违法;另一方面,有关管理部门也要行动起来,该拘留的拘留、该曝光的曝光,准确适用法条出手整治,让拦车的代价比“收益”更高。
社会风气转变当然不光靠执法,也靠公众不纵容。遇上这种事,不妨多一点硬气,别惯着,也别怕,报警、取证、追责。文明与喜庆同行,才是各方都想看到的局面。



侠客岛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