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澳车北上」每日限额「有辣有唔辣」

  随着「澳车北上」政策的效益日趋彰显,「澳车北上」已经成为澳门特区部分「有车阶级」的特殊「福利」,在突显「一国两制」优越性的同时,也方便澳门居民北上消费,及以个人名义融入及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因而受到已登记「澳车北上」驾驶者的欢迎。但基于每日只有二千个预约配额的限制,也让他们经常要处于预约「争崩头」的状态,尤其是在节假日的时段,这也影响了另一部分尚未登记者的「参与」意欲,正在观望中,这也正是近期新登记数量增长处于「瓶颈」状态的其中一个原因。因此,取消每日二千个限额的呼声渐高,即使是未能完全开放,也适宜以循序渐进方式逐步增加名额,直到完全开放。

  其实,「横琴单牌车」就有一个从每日限额到取消限额,直到完全开放的过程。实际上,「横琴单牌车」政策最初实施时,是每日只有一百辆的限制的,即使是在第二阶段,每日也只有二百辆的限额,比现在「澳车北上」的每日二千辆限额还要少得多。但在取得经验后,从二零一八年的名额量增至二千五百个,到二零二一年再由五千个增至一万个,再到二零二二年八月二十二日起全面放开澳门非营运小客车(九座及九座以下)入出合作区配额,取消配额总量限制,就在「横琴单牌车」的领域呼应了「澳车北上」领域的强烈要求。

  现在,横琴口岸平均每日有六千一百辆次「横琴单牌车」通关,占日均车流量九千三百辆次的百分之六十五,「横琴单牌车」单日最高车流已超一万零三百辆次,是「澳车北上」每日二千辆限额的五倍。议员梁孙旭书面质询「横琴单牌车」北上政策预计何时落实?如果正在由粤澳双方商议的「横琴单牌车北上」政策得到落实,相信将会吸引更多的具有资格者参与「横琴单牌车」,而且会有部分本来已经参与「横琴单牌车」,但因为不能「北上」,而基于「横琴单牌车」与「澳车北上」只能是「二择一」,而取消「横琴北上」改为登记「澳车北上」者,「回流」到「横琴单牌车」,使得在横琴口岸通关的「横琴单牌车」流量更多。

  在理论上,取消「澳车北上」每日限额,不会对珠海市及邻近市以至整个广东省的交通形成较大的压力。因为现在珠海市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一百万辆。此外,通过道路监测情况估测,珠海还有约十五万辆外地号牌车辆长期在市内行驶。而澳门特区的轻型汽车保有量只有十一万六千多辆,其中有二万多辆已经取得「粤澳两地牌」,早已「消化」了对珠海市的交通「压力」。因而即使是取消「澳车北上」的每日限额,与珠海市现有的一百多万辆汽车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何况,也根本不可能是澳门特区的十一万辆轻型汽车,在每日都同时涌入珠海及其周边城市。因此,珠海市以至广东省,是完全可以容纳澳门汽车全部「北上」的。而且根据「澳车北上」对促进珠海市及周边城市的消费,而内地的经济增长要素是由出口、投资、消费等三大板块组成,目前对推动消费增长极为渴望的现况看,内地可能还「巴不得」立即就取消「澳车北上」的每日限额。

  但取消「澳车北上」每日限额,可能会遇到某些「技术问题」,而且都与不同形式的「双向奔赴」有关。其一是澳门特区与广东省的「双向奔赴」,广东省可能会因此而要求澳门特区尽快落实「粤车南下」的进程。实际上,在筹划「澳车北上」时,是将之与「粤车南下」捆绑起来的。但因为澳门要接纳「粤车南下」,将会面临许多实际问题,包括面积小、人口密集,尤其是道路容纳量已经「爆棚」,而当时中央政府正在推动落实多项「惠澳」政策措施,因而在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相关规定时,就单方面落实「澳车北上」,而暂时搁置「粤车南下」。现在,「粤车南下」即将在香港特区实施,倘若澳门要增加「澳车北上」的名额,恐怕也「不好意思」继续是「单方面要着数」,也得考虑落实「粤车南下」的具体措施吧?

  其二是港澳之间的「双向奔赴」。其实严格来说,不是港澳之间的「双向奔赴」,而是香港特区可能也要求「比照」澳门特区,取消「港车北上」的预约日限制。现在「港车北上」已经取消每日配额限制,改为不设配额计划,但仍需透过指定网站进行预约出行。从二零二五年九月一日起,除了特定的公众假期、前夕、或特定日子外,逢周二和周三无需预约便可出行之外,其余大多数日子仍然需要预约。如果取消预约制,可能会有更多的香港合资格车辆参加「港车北上」登记。目前香港特区私家车的数量约为六十四万多辆,已进行「港车北上」登记备案的车辆有十万九千多辆。粤港政府同意自二零二五年一月起,将每日处理的申请数目由四百宗增加至五百宗,以应对新申请和续期申请的需求。

  其实,「港车北上」和「澳车北上」政策的推动,除了是落实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相关规定,增强三地的互通融合之外,还带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为了提高港珠澳大桥的通车量。实际上,投资额为一千二百亿元的港珠澳大桥,由于是采用「单Y」的设计,而且也由于三地制度的阻隔,因而在开通的初期,每日的车辆通行量大约维持在日四千三百辆,单日车流量最高也不过七千一百零六车次。尤其是在疫情爆发的三年间,那就更是「草绳穿豆腐——不堪提」了。因此,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东省关于香港机动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内地的管理办法》就规定,所有「港车北上」的车辆,都必须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入出境,而不能从与深圳接壤的所有口岸通关。其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港珠澳大桥,「谷起」其使用率。当然,同时也是提高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的使用率。

  而取消「澳车北上」的每日限额,就无法起到提高港珠澳大桥通车量的作用,因为「澳车」无需「上桥」。相反,由于按照广东省政府《关于澳门机动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内地的管理办法》,及粤澳两地政府所签署《澳门机动车入出广东协议》的规定,「澳车北上」的车辆必须是由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出入境,因而倘是取消「澳车北上」的限额,这就与已经「排长队」的「北上港车」形成更严重的「塞关」现象。当然,在实行「横琴单牌车北上」后,澳门特区政府以「北上澳车」反正没有使用港珠澳大桥,并导致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汽车通道严重挤塞等为由,与广东省政府协商,「澳车北上」可以改为在拥有较多汽车通道的横琴口岸通关,或将可解决此问题。

  但随之而来的澳门本地消费被进一步「架空」,及倘广东省政府不接受「澳车北上」经横琴口岸通关的要求,而导致新城填海区A区道路挤塞的问题,就要有澳门特区自行解决。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