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凡尔赛到乌克兰》

1.

一战后,《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惩罚远超其承受能力(如1320亿金马克赔款、领土割让、军事限制),其目的并非“维护和平”,而是“彻底削弱德国”。

凯恩斯在《和平的经济后果》(1919年)中尖锐批评:“这是迦太基式的和平,旨在将德国沦为一代人的奴隶。”苛刻条款不仅摧毁了德国经济,更埋下了民族复仇的种子,直接推动了纳粹党的崛起与二战的爆发。

2.

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北约持续东扩(1999年吸纳波兰、捷克等;2004年吸纳波罗的海三国等),逐步逼近俄罗斯边境。俄罗斯将北约东扩视为“对其生存空间的挤压”,认为乌克兰若加入北约,将彻底丧失“战略缓冲区”。2021年12月,俄罗斯向美国提交《安全保障条约》草案,明确要求北约“停止东扩”“不接纳乌克兰为成员国”,但被美国拒绝。这种“零和博弈”最终引发了2022年的乌克兰战争。

3.

从德国(19世纪统一)到欧盟(20世纪末成立),欧洲统一进程始终受到西方的干扰。一战后,法国试图通过《凡尔赛和约》肢解德国,阻止其重新崛起;

二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与北约控制欧洲,防止其形成“独立于美国的统一力量”。而俄罗斯的“欧亚主义”(强调与欧洲的文化联系)与“统一欧洲”的理念,被西方视为“威胁”——西方需要一个“分裂的欧洲”,以维持其“世界霸权”。

4.

“零和战争”:

一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列强(英、德、法、俄等)为争夺殖民地、原料产地与商品市场,矛盾不可调和。德国作为“后起之秀”,经济与军事实力超过英、法,但殖民地仅为英国的1/11、法国的1/3,因此试图通过战争“重新瓜分世界”。

二战:

凡尔赛体系的“不公平性”(如德国承担全部战争责任)与西方绥靖政策(如英、法对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纵容),导致德国再次发动战争。而日本、意大利的参战,本质也是“帝国主义扩张”(如日本企图占领中国东北,意大利企图控制地中海)。

乌克兰战争:

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格局(冷战后)与俄罗斯的“多极世界”诉求(反对美国霸权)冲突。乌克兰作为“欧洲门户”,其加入北约的选择,本质是“选边站”——选美国还是选俄罗斯。这种“零和选择”最终引发了战争。

5.

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凝聚民族力量(如德国统一、中国抗战),但极端民族主义(民族沙文主义)会导致“对外扩张”与“种族仇恨”:

一战:

德国的“泛日耳曼主义”(主张将所有日耳曼人居住的地区纳入德国)、法国的“复仇主义”(因1871年普法战争失败,试图收回阿尔萨斯-洛林)、俄国的“大斯拉夫主义”(主张控制巴尔干半岛),均是极端民族主义的表现。这些情绪推动了各国走向战争。

二战:

德国纳粹的“种族优越论”(认为雅利安人是“高等种族”,应统治世界)、日本的“大和民族优越论”(主张“大东亚共荣圈”),直接导致了“南京大屠杀”“犹太人大屠杀”等暴行。

乌克兰战争:

俄罗斯的“大俄罗斯主义”(主张将乌克兰视为“俄罗斯的一部分”)、乌克兰的“民族主义”(主张“去俄罗斯化”),均是极端民族主义的表现。这种情绪推动了双方的“军事对抗”。

6.

国际秩序的“不公正”:

一战:

以“维也纳体系”(1815年)为核心,由英、法、俄、普、奥等列强主导,本质是“强权政治”。德国作为“后起之秀”,因未获得“相应的势力范围”(如殖民地),试图打破这一秩序。

二战:

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1922年)为核心,由英、法、美主导,本质是“惩罚德国”与“维护殖民体系”。德国因“体系的不公平性”(如巨额赔款),再次发动战争。

乌克兰战争:以“单极世界”(冷战后)为核心,由美国主导,本质是“美国霸权”。俄罗斯因“体系的不公正性”(如北约东扩、乌克兰加入北约),试图“打破这一秩序”。

7.

苏联与俄罗斯:

苏联是二战中的“反法西斯主力”,而非“战争发动者”。二战中,苏联牺牲了27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3%),击败了德国纳粹(占德国军队总伤亡的70%),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乌克兰战争的“发动者”是俄罗斯(试图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而非“苏联”(苏联已解体于1991年)。

8.

霸权与反霸权:德国(一战、二战)、俄罗斯(乌克兰战争)均试图“打破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而西方(英、法、美)则试图“维持其霸权地位”。

统一与分裂:欧洲统一(德国统一、欧盟成立)与俄罗斯的“欧亚统一”(与欧洲的文化联系),均被西方视为“威胁”,因此西方通过“分裂欧洲”(如凡尔赛体系、北约东扩)维持其霸权。

9.

美国的“单极世界”格局(冷战后)是乌克兰战争的“根源”,其“零和博弈”思维(如北约东扩)导致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极端民族主义(如俄罗斯的“大俄罗斯主义”、乌克兰的“民族主义”)是战争的“催化剂”,其“排他性”导致了“民族仇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