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日本胆敢武力介入台海,没说的,揍它
近期,不少网友关注到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质询中的表态——她公然宣称“台湾有事”恐构成日本可据此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这一言论不仅直白突破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底线,更显露出极具攻击性的挑衅意味,相较安倍晋三曾提出的“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其恶劣性与危险性更甚一层,对本就面临挑战的中日关系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冲击。

高市早苗资料图(图源:美联社)
大家原以为,高市早苗出任首相后,会从日本国家长远利益出发,收敛此前的激进言行,以理性态度处理敏感问题。但从她这次国会表态来看,这个判断错了。高市早苗依然我行我素,延续着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行事逻辑。
高市早苗之所以在台湾问题上反复大放厥词,背后有两层关键动因:其一,她长期持有极右意识形态,且在践行自身政治主张时,比安倍晋三更显僵化与偏执——安倍的言论还留有“模糊表述”的余地,而高市早苗则直接将“台湾有事”与日本“集体自卫权”绑定,将干涉台湾问题意图公开化。其二,高市早苗目前的支持率很高,这种“政治底气”让她更敢于直白表露其干预中国内政的真实想法。

根据日本新闻网(JNN)的最新调查,高市早苗内阁的支持率高达82%,不支持率仅14.3%。
从当前中日实力格局来看,两国的实力对比已实现历史性逆转,中国完全不用怕它。过去一百多年,日本之所以能在对华关系中占据优势,核心原因在于其较早完成工业化进程,借助工业文明的红利形成了阶段性实力优势;而自20世纪下半叶起,中国不仅成功启动工业化,更在数十年间建成了规模庞大、体系完备、产业链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彻底改写了过去的实力差距。
如今,中国制造业规模已连续15年稳居全球首位,总量超过G7国家制造业规模之和;过去十年间,制造业质量更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升”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设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已基本达成,2024年集成电路出口额首次突破万亿元人民币,成为我国单一商品出口冠军,标志着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中国国防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海空力量建设成效尤为突出,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不断完善,国防科技水平持续突破——这些实打实的硬实力,正是中国从容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根本底气。

中国海军福建舰(图源:央视新闻)
有观点认为,日本作为美国的核心盟友,日美同盟“整体实力强于中国”,因此中国不敢对日本的挑衅采取行动。
美国是一个很现实的国家。如果日本敢用武力方式插手中国的台湾事务,在笔者看来,美国大概率会以“日本主动寻衅”为由置身事外,让日本自己承担与中国冲突的后果。

特朗普和高市早苗(图源:路透社)
必须明确的是: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预。这一立场不存在任何妥协空间。如果未来中国在推进国家统一进程中,日本不自量力,执意突破底线,以“行使集体自卫权”为名实施所谓“反击”,那么无论其背后有何种同盟体系支撑,中国都必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坚决痛击,捍卫主权完整与民族尊严。需要强调的是,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如果日本在台湾问题上执意挑起与中国的冲突,中国会借此机会,对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进行全面清算。许多中国人始终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中美关系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