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毅股份奇瑞依赖症超六成:研发费用率下滑,涉哪吒汽车上千万坏账

《港湾商业观察》萧秀妮
10月23日,安徽泓毅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泓毅股份)向北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保荐机构为银河证券。
此前,泓毅股份于今年6月5日向北交所报送了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申报材料,仅一个月后便申请撤回了相关申请文件。此次卷土重来,尽管业绩有所增长,但其背后隐藏客户高度依赖、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负债持续攀升等核心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始终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直接材料成本占比八成,奇瑞依赖症超六成
据天眼查显示,泓毅股份成立于2007年。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汽车零部件、工装装备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其核心产品包括汽车冲焊件,如仪表板横梁总成、AB柱总成等,以及汽车被动安全件,如安全气囊、安全带等,并涉及模具铸件。产品适配范围广泛,涵盖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等多类车型。此外,公司还提供配套的工装装备,以满足模具制造的需求。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1—6月(报告期内),泓毅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08亿元、17.92亿元、28.88亿元、15.4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6.93%、19.49%、19.01%、16.97%;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21.53万元、1.16亿元、2.31亿元、1.21亿元。

据招股书数据显示,泓毅股份于报告期内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2.84亿元、17.63亿元、28.32亿元、15.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19%、98.33%、98.06%、98.1%;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2371.61万元、2984.51万元、5589.74万元、2950.1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1%、1.67%、1.94%、1.9%。
具体来看,泓毅股份期内的汽车零部件收入分别为10.32亿元、15.1亿元、25.3亿元、13.6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37%、85.69%、89.33%、89.94%;工装装备的收入分别为2.52亿元、2.52亿元、3.02亿元、1.5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63%、14.31%、10.67%、10.06%。
从成本端而言,泓毅股份的成本结构高度集中。报告期内,泓毅股份的营业成本分别为10.86亿元、14.43亿元、23.39亿元、12.86亿元,主营业务成本分别为10.68亿元、14.26亿元、23.03亿元、12.61亿元,占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98.29%、98.81%、98.46%、98.05%。
泓毅股份的直接材料包括汽车零部件组成件、钢材及其他金属材料等。报告期内,公司直接材料成本从2022年的8.37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18.87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10.58亿元,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为78.36%、80.04%、81.93%、83.92%。
业绩增长的背后,高度依赖单一客户及关联方的隐忧略显,成为制约泓毅股份持续发展的关键风险点。报告期内,泓毅股份向前五名客户销售收入分别为8.72亿元、13.71亿元、23.98亿元、12.98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6.71%、76.47%、83.05%和83.79%。而202年至2024年,同行业可比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3.78%、62.59%、60.93%。
其中,泓毅股份对关联方奇瑞汽车的依赖堪称“极致”。期内向奇瑞汽车的销售收入分别为6.16亿元、10.3亿元、19.27亿元、10.09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7.13%、57.44%、66.71%和65.16%。
据悉,奇瑞股份持有奇瑞科技100%股权,奇瑞科技直接持有公司37.73%的股份。
有市场人士表示,当前汽车行业面临新能源车渗透率增速放缓、出口竞争加剧、政策退坡等压力,整体销量增长预期保守。即便奇瑞系目前增速较快,也难有高增速的单车型长期支撑,若泓毅股份无法开拓其他大客户,未来业绩增长恐难持续。客户依赖直接削弱了公司议价能力。根据汽车零部件行业惯例,下游客户通常要求供应商在批量供货阶段按年度降价,而奇瑞汽车作为大型车企,议价能力较强,可能进一步压缩公司利润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中显示,公司董事唐广、陆大鸿在奇瑞汽车任职,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奇瑞股份股权,间接持有公司股权均不足0.01%。虽持股比例极低,但仍引发市场对关联交易公允性的关注。报告期各期,公司关联销售金额分别为6.18亿元、10.32亿元、19.31亿元、10.53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7.30%、57.56%、66.87%、68.00%。
泓毅科技坦言,由于历史原因,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与奇瑞汽车保持紧密业务合作。由于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工装装备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且公司与奇瑞汽车的主要生产经营地均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泓毅股份为奇瑞汽车供应的汽车零部件产品既具备地缘优势又符合汽车产业集群化的行业特点。此外,芜湖市汽车产业链相似模式的公众公司均与奇瑞汽车有较为紧密的业务合作,且关联销售占比较高,公司向奇瑞汽车的关联销售占比较高具备商业合理性。
应收账款增至16.71亿元,资产负债率不低
除客户依赖外,泓毅股份还面临应收账款高企与负债攀升的双重压力。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5.89亿元、8.94亿元、16.11亿元、16.71亿元,账面价值占同期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42.93%、51.88%、65.93%、65.67%,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4、2.23、2.14、0.88。
其中,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前五名客户余额分别为2219.81万元、3746.44万元、7391.95万元、7454.53万元,占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分别为68.50%、77.19%、81.68%、81.47%。
具体来看,关联方奇瑞汽车是公司应收账款第一客户,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3.23亿元、5.61亿元、11.17亿元、10.98亿元,占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分别为50.3%、58.3%、64.45%、61.24%。
泓毅股份坦言,未来公司经营规模和销售收入不断增长,公司应收账款可能随之不断增加,如果公司客户的经营、财务情况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偿还能力降低,公司将面临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收回或无法收回而导致发生坏账的风险,从而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不仅如此,泓毅股份负债端压力同样不容忽视。报告期内,公司流动负债分别为11.39亿元、14.48亿元、20.58亿元、21.51亿元;非流动负债分别为4254.67万元、1.28亿元、1.85亿元、1.94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11.81亿元、15.76亿元、22.43亿元、23.45亿元。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从2022年的60.08%一路上升至2024年的66.98%,远高于41.93%的行业均值。
研发费用率逐渐低于同行,哪吒汽车上千万坏账
在技术研发层面,泓毅股份的研发投入乏力。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投入依次为5584.65万元、9118.58万元、9233.65万元、3945.75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27%、5.09%、3.2%、2.55%,呈现持续滑坡状态,而同行业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3.8%、3.49%、3.99%、3.88%。

泓毅股份表示,2022年、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率略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是因为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推动开展多个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研发项目。2024年研发费用仍呈增长态势,但因销售规模显著扩大,研发费用率略有下降。
在产能利用率方面,公司主要产品的表现存在差异。报告期内,泓毅股份的汽车冲焊件产品中,焊接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7.66%、87.16%、83.72%、69.54%,产销率分别为97.1%、97.05%、95.66%、90.51%;冲压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7.35%、72.64%、74.35%、105.16%,产销率分别为95.11%、87.91%、91%、90.43%。
公司报告期内汽车被动安全件的安全气囊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7.83%、95.81%、94.14%、80.44%,产销率分别为102.86%、97.82%、97.95%、95.28%。
模具铸件的铸件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5.87%、72.54%、87.5%、91.24%,产销率分别为110.32%、88.7%、97.96%、93.11%。
本次IPO,泓毅股份拟募集资金8.18亿元。其中,4.19亿元拟用于汽车零部件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1.39亿元拟用于办公大楼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8000万元拟用于碰撞试验中心建设项目;1.8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合规经营方面,公司经营还面临诉讼纠纷风险。在全资子公司普威技研与合众汽车的货款纠纷中,虽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但合众汽车逾期未履行且已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2025年6月12日,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合众汽车破产重整,普威技研已审查确认债权金额为1046.26万元。合众汽车拟以债转股方式清偿70%的供应商债务,并以无息留债分期支付方式清偿剩余30%的供应商债务。这意味着公司可能面临大额货款无法收回的风险,不得不通过债转股的方式来降低损失。
公司控股子公司金安世腾为满足生产需求,存在劳务派遣用工情况,报告期内存在劳务派遣用工比例超过10%的情形,报告期内已完成整改。报告期内,金安世腾劳务派遣用工比例仅2022至2023年为43.80%和2.46%。
截至2025年6月30日,金安世腾已不存在劳务派遣用工情况,但在报告期内存在劳务派遣用工数量占其用工总量的比例超过《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规定的10%上限的情况,存在因劳务派遣用工违规被追究责任的风险。
此外,2023年4月21日,安徽省统计局出具《统计行政处罚决定书》(皖统罚决字〔2023〕33号),金安世腾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第三款之规定,已构成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安徽省统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第十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责令金安世腾立即改正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并给予金安世腾警告,罚款8万元的行政处罚。(港湾财经出品)



港湾商业观察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