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服别人?最笨是讲道理:人性趋利,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跟朋友聊天,他说自己跟某外地的人才沟通了大半年,但就是无法说服对方。

“创业真的是四处求人,这年头不是老板挑选人才,而是人才在挑选老板,不要说三顾茅庐,只要他能来,我跑三十次也愿意……”

我问他怎么跟对方沟通的,他说谈了待遇和公司前途,问对方什么要求,“可他也没提什么要求啊,这是最让我头疼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在了解对方的一些情况后就晓得问题所在了。

“你再去一次,既然你给他是50万的年薪,那就预支两年的钱给对方,他点头的可能性最少有80%……”

后来果然是这样,别人一定是有了意向,否则不会跟你沟通这么长时间,主要还是有顾虑,别来了后干上几个月发现浪费时间,退路也没有了。

500

所以说,大多数问题都可以用钱解决,50万解决不了的问题,100万就差不多了。

创业带队伍,最难是找人的问题,你看着合适的人未必看你也合适,人才总是选择多,特别是在你还没有做出成绩的时候,毕竟大家都是因为看见才相信。

除了少数霸气外露的人中龙凤之外,大多数老板要请人都需要“三顾茅庐”,比如某科技大佬在刚创业时候就是四处找人谈,有的人才需要谈几个月,最后还不一定能成。

当公司发展模式、业务、市场、技术、前途什么的都谈过多遍了,还是无法说服,怎么办?记住一句话:

唯有钞票能直指人心!

这不是说砸钱就行,而是金钱带来的诚意最足,中国人都是比较腼腆的,不大好意思把钱的事摆出来谈,这时候就需要老板主动一点。

遗憾的是很多老板都喜欢画大饼,谈情怀,这种情况要么是老板真的理想主义,要么是忽悠人,要么是老板真的穷,实在不能拿出多少钱来。

如果你相信人才不是傻的,那你也很难忽悠到别人,骗人一时容易,长期骗人很难。你一开始要是动机就错了,那后面就对不了。

我的体会是,不如简单一些,不是不能画饼或讲道理,但一定不要搞错了顺序,要把利益摆在前面,所谓先小人后君子,就是这个意思。

人性趋利,大多数公司一开始都是因利而聚,没有利益和前途,别人为什么要跟着你冒险呢?

因此有财散人聚的说法,好的老板就是爱才如命,为此不惜挥金如土,如果你非常爱钱,不舍得分钱给别人,那凭什么让别人为你卖命?

尽管一开始队伍是因为利益组建的,但在一起奋斗的过程中,人与人的信任也会建立,人毕竟是感情生物,大多数人对公司和团队是有归属感的。

所以很多老板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有员工愿意同舟共济,不到失败不可避免的时候不放弃。

但要是老板自己不信任员工,或者就是平常利己主义,那自然是树倒猢狲散,没有人留下来支持你了。这跟老板的性格和三观有关系,我们平常说格局、胸怀,主要也是指这点。

不过除了利益之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老方说要说服别人,最好的策略是八个字: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利)。

情感、情绪才是人的底层逻辑,利益也需要跟情感结合起来才真正管用,没有人喜欢追随一个自私冷漠、无情无义的老大。

这就是公司发展必须要有愿景、使命和企业文化的缘故。

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人之心,创业带队伍就是要上下一心,在构建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构建事业和命运的共同体,上下同欲者胜。

唯有志同道合的队伍才走得远,才能赢得最大的胜利。

若只停留在赚钱的层面,那就无法承载更大的利益和事业,还是要符合人性需求的发展规律,在物质安全感满足之后,还需要个人成长和价值实现。后者是更高维度的欲望和追求。

在这方面,任正非和华为真的做到了实事求是,给老板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以上。

——感觉有启发的话请分享给更多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