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翼突击--81 杠的怒吼(1)

小说背景:东达国人现在在全世界闯荡,也遇到过很多袭击事件,该文讲述某大洲一个地区发生了暴乱,东达国人聚集地海螺镇也面临袭击,所以团结起来奋起反击,保卫家园的故事,从使用81杠步枪,迫击炮,无人机,AI指挥官,武装直升机,新式坦克,一直到隐身战斗机......

#本小说曾经发表过,但写的实在不好,经过高人指点后,改写后重新发布,后继会持续更新,并把前段时间的“惊涛骇浪”合并!

200 人 的“杂牌军” 的防线

贝壳山的红土坡被清晨的太阳烤得发烫,地表温度刚过九点就突破30℃。丁瑞杰站在临时指挥所的帆布帐篷里,额角的汗珠顺往下淌,一个是真热还也真是紧张,,手里的马克笔在白板上划出“700 米梯次防线”—— 红色实线是主战壕,虚线标注隐蔽火力点,三角符号代表观察哨,每个点位旁都标着负责人姓名和武器型号,唯独 “重火力” 一栏只写了 “待补充” 三个字。

“丁哥!工兵铲全是废品!” 帐篷门帘被猛地掀开,王丙润拎着把卷刃的仿品工兵铲冲进来,铲头与木柄连接处已经开裂,刃口已经翻卷。这小子是海螺镇建筑工地的钢筋工,力气很大,却连多功能工兵铲的正确用法都没掌握。“挖三铲子就碰花岗岩,铲头差点飞出去!” 他说着挥了挥铲子,卷刃的边缘差点刮到帐篷杆上挂着的 81 杠步枪。

500

丁瑞杰扶着额头叹气—— 这支 “海螺镇战斗民兵队”,说是 “战斗民兵”,其实就是 237 个东大在这里做生意,打工的 “杂牌军”:有建工工人、机加工厂师傅、商铺老板,刚毕业的大学生,当保安的。他以前在国内是一个企业里的小主管,手下 30 号人都头疼,现在却成了 “丁司令”“丁总”“丁师傅”还有“丁老板”,这些人来自不同的行当,自然也就给他不同的名头,手机微信群里每分钟都有新消息,充电宝插着,否则都撑不过两个小时。

核心班子更是“驴唇不对马嘴”:徐峰是程序员,能写弹道计算小程序,但不会带着人做事情;孙博文学三维动画的,无人机航拍剪视频倒是熟练,但更加不懂;老赵是以前军人,但10多年没有碰过武器了,现在负责机枪阵地,算是专业对口了。

“别挖了,先撒石灰定战壕轮廓。” 丁瑞杰指着白板上距离公路 200 米的灌木丛区域,“主战壕深度 1.2 米,上沿留 30 公分胸墙,跟土坡坡度保持一致,别让叛军从公路上一眼看出破绽。” 他顿了顿,从战术背心里掏出个的笔记本,翻到 “防御要点” 那页:“每个班留两个观察哨,躲在沙棘丛里,发现车队先报车辆数量和重武器类型,没我命令不准开枪 —— 现在每发子弹都要算着用。”

500

刚把王丙润打发走,帐篷门又被撞开,两个战斗民兵拎着 81 杠跑进来,枪托上还沾着泥土。“丁哥!枪榴弹装不上,是不是型号不对?” 丁瑞杰接过枪榴弹,将弹尾螺纹对准枪口右旋接口,轻轻一拧,“咔嗒” 一声就卡紧了,还特意指了指枪榴弹尾管上的标尺:“看清楚!弹头朝前,有刻度的一面朝上,远程技术支持发的视频都白看了?””还有你们现场量好距离做地面标志,这个枪榴弹是抛射,距离判断一定要准确,省得到时候就用蒙了“

“从来没摸过这玩意儿……” 一个民兵挠着头傻笑,另一个赶紧补充:“主要是丁工你懂行,啥事儿都想找你确认。” 丁瑞杰哭笑不得 —— 这 “威望” 来得猝不及防,麻烦也跟着找上门。他摆摆手:“回去带着班里人练,每人至少装卸五次,练到闭着眼都能搞对,半小时后我去检查!”

500

两人刚跑出去,对讲机就传来徐峰的声音,还带着明显的起床气:“丁哥!无人机飞不起来,电池忘了充电……” 丁瑞杰捏着对讲机深吸一口气:“徐峰!昨晚让你给无人机 充电,你是不是又熬夜改弹道算法了?” 对讲机里传来支支吾吾的辩解:“主要是琢磨怎么用平板算机枪弹道,太投入了……” 丁瑞杰没辙,只能对着对讲机喊:“限你 20 分钟搞定,不然你就扛着无人机去公路边徒步侦查!”

挂了对讲机,戴眼镜的彭博文又跑进来,手机里播放《步兵战术基础》:“丁哥,视频上说主战壕要配交通壕,咱们要不要挖?还有手榴弹投掷,我刚才扔了个训练弹,才扔18 米……” 丁瑞杰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点点头又摇摇头:“交通壕先不挖,先把主战壕和火力点搞定,时间不够了!手榴弹能扔 18 米就行,别扔到自己人战壕里比啥都强。” 他拍了拍彭博文的肩膀:“你学土木工程的,等下电动镐到了,你负责分配工具,按各班战壕长度分,别让他们抢。”

刚安排完,镇商会顾会长的电话就打过来:“小丁,10 台电动镐、20 箱矿泉水、10 箱压缩饼干,还有两台汽油发电机,二十分钟后到阵地后方,准备人卸车。” 丁瑞杰刚要安排人,就听见帐篷外传来争吵声 —— 两个班的民兵在抢一把没卷刃的正品工兵铲,差点打起来。他赶紧挂了电话冲出去,扯着嗓子喊:“都住手!电动镐马上到了,谁再抢就罚他去当观察哨,站在沙棘丛里晒到中午!”

战斗民兵们一看“司令” 发火,赶紧松开手。丁瑞杰叉着腰看着眼前这群乱糟糟的人,心里嘀咕:以前管生产最多处理机器故障,现在倒好,既要管挖战壕、装枪榴弹,还要管抢工具、忘充电,连手榴弹扔多远都要操心。可看着远处已经撒好石灰的战壕轮廓,还有民兵们虽然慌乱但还算听话的样子,他又攥紧了手里的 81 杠 —— 这支枪是商会老板捐的,保养得一尘不染,弹匣里压满了7.62*39 毫米普通弹。

500

“所有人注意!” 丁瑞杰对着对讲机喊,声音透过帐篷外传出去,“1 小时内必须把主战壕挖好,挖不好的晚上没压缩饼干!徐峰无人机充好电赶紧侦查,叛军随时可能来!”

太阳越升越高,丁瑞杰的脚步也越来越快—— 他要去检查枪榴弹训练情况,要盯着电动镐分发,还要跟老赵确认重机枪阵地的射界。这 “乱摊子司令” 的日子,才刚刚开始,而贝壳山的战斗,已经近在眼前。

500

无人机的侦查

徐峰终于把无人机升了起来。这架是镇上物流公司捐的,原本用来航拍仓库,现在卸下了云台保护罩,镜头对准公路方向。他蹲在岩石后面,手指在遥控器上快速操作,先调至“地形跟随” 模式,高度设为 5 米 —— 太高容易被叛军发现,太低又会被灌木丛挡住视线。

“丁哥,画面传过来了。” 徐峰把平板递过去,屏幕上显示着公路的实时画面:弯道处有块凹陷的路面,正好能埋炸药;远处山坡的沙棘丛下,有片平坦的空地适合架重机枪;甚至连路面上的车辙印。丁瑞杰指着屏幕上的弯道:“这里埋 10 公斤矿山炸药,用手机遥控引爆,叛军头车肯定会从这儿过。” 他又让徐峰把公路沿线的点位都标上,红色圆圈是 “重点设防区”,蓝色三角是 “隐蔽观察点”,每个点位旁都备注了距离和防御武器。

“斜面阵地的重机枪位,得再往左挪 50 米。” 丁瑞杰指着平板上的画面,“现在这个位置,公路弯道内侧有盲区,挪过去就能覆盖整个弯道。” 徐峰点点头,立刻在平板上修改标注,还顺便调出了弹道模拟小程序:“按这个距离,PKM机枪的压制范围能到800 米。”

500

两人正讨论着,无人机突然传来“低电量” 警报 —— 备用电池只充了两格电。徐峰赶紧让无人机返航,心里直骂自己昨晚忘充电。丁瑞杰倒没发火,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换一架,等下把标会好的图发给老海他们看看,有啥问题没有!”

跟着丁瑞杰去埋炸药的,是五个建工工人,他们扛着矿山炸药和电雷管,手里还拎着电动镐。到了公路弯道,王丙润一马当先,用电动镐在凹陷路面上挖了个半米深的坑,其他人则把炸药分成两捆,每捆五公斤,用电雷管串联起来,再用防水布包好放进坑里。丁瑞杰蹲在旁边,手里拿着手机遥控装置,反复测试引爆信号:“记住,等叛军头车前轮陷进坑里再炸,这样能把后面的车堵住。”

刚埋好炸药,徐峰就跑过来了,手里的平板还连着充电宝:“丁哥!无人机充好电了,刚飞到 5公里外,就看见叛军的车队!” 丁瑞杰赶紧接过平板,屏幕上显示着一股烟尘,正朝着贝壳山方向移动,隐约能看到皮卡的轮廓。“多少辆车?有重武器吗?” 他追问。徐峰放大画面:“至少 15 辆,有三辆皮卡上架着 12.7 毫米重机枪,没看见装甲车。”

丁瑞杰心里松了口气—— 没有装甲车,防御压力能小不少。他对着对讲机喊:“所有人进入阵地!子弹上膛,枪榴弹准备!叛军还有 30 分钟到!”

此时的叛军车队里,驾驶头车皮卡的机枪手正叼着烟,手指在12.7 毫米重机枪的枪管上摩挲。“怎么这么静?” 副驾驶的小头目皱着眉,往常这个时候,路边要么有逃跑的村民,要么有冷枪,可今天连只鸟都看不见。机枪手拍了拍重机枪:“怕啥?上次那个村子,静悄悄的还不是被咱们洗了?赶紧冲,到海螺镇喝冰镇啤酒去!”

小头目想想也是,没让车队减速,更没派尖兵侦查—— 他们的民用无人机前几天被村民用猎枪打下来了,嫌麻烦干脆不带了。车队顺着公路快速前进,轮胎碾过碎石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离贝壳山的弯道越来越近。

头车皮卡刚过弯道,前轮突然“哐当” 一声陷进坑里。机枪手还没反应过来,就感觉车身猛地一沉。丁瑞杰在观察哨里看得清清楚楚,按下了手机上的引爆按钮 ——“轰隆” 一声巨响,10 公斤矿山炸药瞬间爆炸,冲击波把皮卡掀得后轮离地,车斗里的机枪手直接被甩出去,重重砸在岩石上。皮卡的驾驶室被炸出个大洞,发动机从底盘上掉下来,正好把公路堵得严严实实。

第二辆皮卡想倒车躲避,却跟后面的卡车撞在一起,驾驶室里的叛军被撞得头破血流。第三辆卡车的司机慌了神,猛打方向盘,车身冲出公路翻进沟里,车厢里的叛军像麻袋一样滚出来,有的被摔断腿,有的被压在车厢底下惨叫。

“有袭击!” 后面卡车里的叛军终于反应过来,有人慌乱地抓起 AK47,对着山上胡乱开枪,有人想跳下车躲到车底。可还没等他们打开车门,密集的枪声就从山梁上压下来 —— 那是 81 杠特有的 “哒哒哒” 声,不像 AK47 那样爆响,却比 AK47 更密集,7.62 毫米子弹打在卡车车厢上,铁皮被打得千疮百孔,弹孔周围的油漆受热卷起,露出里面锈迹斑斑的金属。有个机枪手刚刚站起来,把12.7机枪调转枪口,结果老赵德PKM机枪就扫了过来,直接趴下,不过还有胆子大的想来继续开火,直接被扫倒。

500

丁瑞杰举着望远镜,看着混乱的叛军车队,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这第一仗虽然刚开始,但他们赢了。可他心里清楚,这只是叛军的前锋,真正的主力还在后面。

阵地防御战

李晓翔趴在主战壕里,左手托着81 杠的枪托,右手食指搭在扳机上。叛军的 AK47 子弹在头顶呼啸而过,打在战壕边缘的岩石上,迸出的碎渣溅到他的脸颊,火辣辣地疼。他深吸一口气,将准星套在 200 米外一个躲在车后的叛军身上,手指轻轻压下扳机。

“哒哒哒!” 三发短点射,子弹精准命中叛军的胸口,那人像断了线的木偶一样倒下去。李晓翔赶紧缩回头,左手按下弹匣卡榫,空弹匣 “咔嗒” 一声掉在战壕里,右手从腰间摸出新弹匣,对准弹匣口一推,“咔” 的一声卡紧,再拉枪机上膛 —— 整个动作只用了 2 秒。

500

“好枪法!” 旁边的民兵忍不住喊。李晓翔没回头,只是重新架起枪:“别说话,小心被流弹打到。” 他以前是机械化部队侦察兵,在高原边境线待过两年,81 杠是他非常熟悉的武器,哪怕闭着眼都能拆装。

主防线的枪榴弹射击更考验技巧。范虎是枪榴弹班的班长,他把81 杠的枪托抵在战壕壁的土堆里,枪身与地面呈 45 度角 —— 这是徐峰根据81 杠枪榴弹的弹道特性算出来的 “最佳曲射角度”。装弹手老刘蹲在他旁边,从帆布包里掏出 40 毫米枪榴弹,弹头朝前,对准枪口螺纹轻轻一拧,“嗤” 的一声拧到位,还特意翻起了弹尾的标尺。

“注意后座力!” 范虎喊了一声,右眼对着标尺准星,瞄准叛军聚集的卡车左侧 —— 那里有个轮胎的标记,是他选的瞄准点。食指扣下扳机,“砰” 的一声闷响,枪身猛地后坐,枪托在土堆里陷进去两厘米。枪榴弹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正好落在卡车底下,“轰” 的一声爆炸,轮胎被炸飞,卡车瞬间倾斜。

老刘立刻递上新的枪榴弹:“快!再补一发!” 范虎再次架枪。这次他故意把瞄准点抬高两指 —— 刚才那发因为土堆松软,后座力比预期大,落点近了两米。第二发枪榴弹飞出,正好炸在叛军的机枪阵地,几个叛军被掀飞出去。

可叛军里的精锐很快就反应过来。两辆没被打坏的卡车,趁着民兵换弹匣的间隙,猛地停在公路中央。车门“哐当” 一声被踹开,八个穿着迷彩服的叛军跳下来,动作敏捷得不像普通武装分子 —— 他们落地时膝盖微屈卸力,找到掩护后立刻架起轻机枪,对着战壕扫出高频短点射,“嗒嗒、嗒嗒嗒” 的枪声节奏均匀,子弹像暴雨一样砸在战壕边缘。

更要命的是,有两个叛军扛着RPG 火箭筒,蹲在卡车后面瞄准。火箭弹拖着橘红色的尾焰飞过来,在战壕里炸开,掀翻的泥土把两个民兵埋了半截。这些叛军的配合太默契 —— 机枪手压制火力时,火箭筒手总能找到射击窗口;有人中弹倒下,立刻有人补位,连换弹匣的间隙都没超过两秒。

战壕里的民兵哪见过这阵仗,有的吓得把81 杠扔在地上,转身就往第二道防线跑。丁瑞杰在指挥所里看得清清楚楚,抓起身边的 81 杠就冲了出去:“预备队跟我上!”

46名预备队民兵紧随其后,他们是海螺镇最能打的一批人——24 个建工工人组成2个步枪班,每人背着满弹匣的81 杠;12个人组成枪榴弹班;剩下的10 人是本地族人,组成投弹班,每人腰间缠着两排手榴弹,身高都在 1.85 米以上,胳膊粗力气大,扔手榴弹能轻松超过 50 米。

丁瑞杰带着预备队绕到侧翼,刚钻进第二道战壕,就有一颗子弹擦着他的耳边飞过,打在身后的岩石上。“交替射击!” 他大吼一声,第一个步枪班立刻起身,枪托抵在肩窝,当然更多的是双手举枪,过顶射击,对着叛军冲锋的方向扣动扳机。30 发子弹一口气打空,枪身的后坐力震得他们肩膀发麻,却没人敢停。

在第一个班蹲下换弹匣时,第二个班立刻补位,81 杠的 “哒哒” 声没断过,密集的子弹在叛军面前织成一道火网,把他们逼得趴在山坡上不敢抬头。随即老赵的机枪也打了过来。

这短暂的间隙,给了枪榴弹班机会。他们把81 杠的枪托死死抵在战壕壁上,对准叛军聚集的土坡,一颗接一颗的枪榴弹飞出去。连续打出 100 多发后,丁瑞杰明显感觉到,对方的机枪声弱了 —— 那些叛军要么被弹片划伤,要么躲在土坑里不敢露头。

500

“投弹!” 丁瑞杰大喊。投弹班的族人汉子立刻起身,蹲姿、拧盖、甩臂,一连串动作一气呵成。手榴弹像雨点一样落在 50 米外的山坡上,爆炸声此起彼伏,烟尘把整个山坡都盖住了。

100 多颗手榴弹炸完,山坡上的枪声彻底停了。丁瑞杰一挥手,步枪班在前,投弹班在后,顺着战壕冲锋。冲到第一道战壕

雇佣兵痕迹

冲锋的脚步声在战壕里回荡,丁瑞杰刚跨过第一道战壕的胸墙,就被脚下的尸体绊了一下。他稳住身形,低头看清那具尸体—— 白色皮肤、亚麻色头发,作战服上没有任何标识,手里还攥着一把枪身漆黑的步枪。

“丁哥!这枪不一样!” 李博文蹲在尸体旁,小心翼翼地把步枪捡起来。枪身上的 HK416 字样清晰可见,护木下方挂着 3 倍光学瞄准镜,弹匣里还压着 20 发 5.56 毫米北约弹。丁瑞杰接过枪,拉了拉枪机,动作顺滑无卡顿,枪管内的膛线还泛着金属光泽:“是正品 HK416,不是仿品,这玩意儿在黑市上至少要 5000美元。”

500

他环顾四周,又发现了三具类似的尸体,每人手里都有HK416,可惜两挺被流弹打坏了枪管,只有一挺完好。这些人的战术背心上还插着 fragmentation grenade(破片手榴弹)和战术匕首,手腕上的 GPS 手表显示着精确坐标 —— 显然不是普通叛军,而是雇佣兵。

“难怪刚才火力这么猛,原来是有外援。” 丁瑞杰皱着眉,把完好的 HK416 递给李晓翔,“你看看能不能用。” 李晓翔接过枪,检查了弹匣和枪机:“没问题,就是子弹不通用,咱们的7.62毫米弹跟北约弹规格不一样,只能留着应急。”

战场清理的效率远超预期。100 多支 AK47 堆在工事旁,枪身大多布满划痕,有的甚至连准星都歪了;10 挺 PKM 轻机枪里,有 3 挺因为卡壳报废,剩下的 7 挺还能正常射击;6 具 RPG 火箭筒倒是完好,只是火箭弹只剩 12 发。最麻烦的是 AK47 的弹匣 —— 跟 81 杠的弹匣接口不同,民兵们只能蹲在地上,把 AK 弹匣里的 7.62 毫米子弹一颗一颗抠出来,装进帆布包里。

“都擦干净点!弹壳上的血渍不擦掉,容易卡膛!” 负责收集弹药的老刘一边擦子弹,一边叮嘱旁边的民兵。他以前在机加工厂做过零件清洗,对这类精细活很熟练,连弹壳凹槽里的血垢都要用棉签掏干净。

张老板的身影在皮卡晃来晃去。他踩着卡车保险杠,手里拿着扳手和钳子,正拆卸车厢上的12.7 毫米重机枪。这挺俄制 DShK 重机枪的枪管有点弯曲,他用铁丝把枪身固定,然后调整:“丁总,这枪就是枪管有点变形,我用校正一下就能用,打1000 米外的目标没问题!”

500

投弹班的族人汉子们正扛着RPG 火箭筒往战壕里搬弹药箱。领头的岩科身高近两米,胳膊上的肌肉像铁块一样结实,他把一箱 12.7 毫米重机枪弹放在丁瑞杰面前,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这些,够打十辆卡车。” 他的族人跟叛军有血仇 —— 上个月叛军洗劫了他们的村庄,杀了不少人,这次来帮忙,就是为了报仇。

丁瑞杰拍了拍岩科的肩膀:“等下叛军主力来了,你们的 RPG 负责打装甲车,瞄准车体打,装甲都很薄。” 石峰用力点头,从腰间掏出一把弯刀,刀身上刻着部落图腾:“我们不怕死!”

老赵和老周正蹲在地上修PKM 轻机枪。刚才的战斗中,一挺 PKM 的机匣被弹片打了个洞,他们从报废的机枪上拆了个机匣,往上换, 虽然很久没有修过枪,但基础基础保养,简单的维修还能应付。

“把那两挺 12.7 重机枪搬到第二道防线的火力点,用沙袋加固一下。” 丁瑞杰指着远处的山梁,“张老板修好了就赶紧架起来,对着公路弯道,叛军过来就能打个措手不及。”

就在这时,几个民兵抬着三个木箱跑过来,箱子上还印着“M224 60mm Mortar” 的字样。“丁哥!从叛军卡车里找到的,三门 60 毫米迫击炮,还没开箱!” 丁瑞杰眼睛一亮,赶紧让他们把箱子打开 —— 炮管上的防锈油还没擦,瞄准镜用泡沫塑料裹着。

500

“徐峰!过来学迫击炮!”等下叛乱军来了,先用迫击炮轰一轮。 丁瑞杰喊了一声。徐峰跑过来,看到迫击炮眼睛都亮了,拿出手机开始搜索,这个并不是啥高级武器,东西教程很多,有PDF也有视频的,但是这个东西打起来可不是那么简单,电视剧里都是大拇指比划一下,就可以把炮弹塞到炮管子里,实际上迫击炮发挥性能要采用间瞄准射击,那么需要前方观,还要进行测地作业,建立基准射向这个可不是一下子就能玩的转的,但网络是个好东西,竟然找到了一种快速网络教程,徐峰数学功底很好,他先让几个民兵把迫击炮照着视频架好,炮弹箱打开,下载了射表,对着手机算起来。

“别光看教程,先把炮架起来。” 丁瑞杰让民兵在平坦的土坡上挖了个0.2深的炮坑,徐峰照着视频里的步骤,把炮架展开,炮管固定在架上,再装上瞄准镜。

突然,徐峰手里的平板发出“滴滴” 的警报声 —— 无人机设置的入侵检测触发了。屏幕上显示,10 多公里外的公路上,一股黑色烟尘铺天盖地,比刚才的前锋车队多了好几倍,隐约能看到装甲车的轮廓在烟尘中移动。

“丁哥!叛军主力来了!至少 50 辆车,还有两辆轮式装甲车!” 徐峰的声音有点发颤,手指在屏幕上放大画面,“他们速度不快,估计半小时能到!”

丁瑞杰接过平板,仔细看着画面—— 叛军车队里,除了熟悉的丰田皮卡和运兵卡车,正慢悠悠地往前开。“所有人注意!” 他对着对讲机大喊,“第一道防线的人撤回第二道防线,把公路上的障碍物堆高点!迫击炮班准备校射,等叛军进入射程就开火!”

战斗民兵们立刻行动起来。有人把路边的石头、树干往公路上搬,有人把炸坏的皮卡推到路中央,还有人在路面上挖了几道深沟。不到20 分钟,公路就被堵得严严实实。

扇歌 - 科幻平台 更多原创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