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亲测:长期学习任正非,真的能改变潜意识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大神附体”。

当年华为学习IBM为什么成功?可以说是下了削足适履的决心,采取了“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正确方法,从而真正把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融会贯通了。

我们学习也需要强调一个空杯心态,就是先把自己那个“我”拿掉,不要先入为主,但所谓的聪明人就喜欢怀疑、质疑、警惕、猜测、批评……他们想让别人证明,再说服他们。

但别人吃饱了没事干了,干嘛要说服你啊?

这就是聪明人成就反而不如阿甘这种笨人的缘故,唯信能入,“因为相信而看见”比“因为看见才相信”更有智慧。

500

我最痛恨聪明人,以为自己多读了两本书就了不起。

这些“聪明人”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自命不凡,看别人都不如自己,喜欢做些投机取巧、走捷径的事。

看到别人成功了就以为里面有什么窍门,看到别人发财了就觉得其中有什么绝招,他们老觉得自己能够出奇制胜,“苦练内功”在他们眼里就太笨了。

其实大道至简,板凳一坐十年冷,真正的成功怎么可能一蹴而就呢?老方说还是要下笨功夫,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志存高远也需要脚踏实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我们看任正非创业的过程,华为能够成为世界级的通信巨头,难道是靠了什么“独门秘籍”吗?

不要把它的竞争对手看得太傻,如果真有速成的方法,那大家都会学到。

学习任正非,我一开始也是觉得跟看其他大佬的介绍一样,有大量的“专业人士”在分析、总结,比如“某某的12个金句”、“某某某的成功法则”、“某某的成功可以复制”之类。

后来等我深入其中,才发现任正非与众不同,他的哲学思想,他的精神世界,跟普通的商业成功人士不是在一个层面上。

我有一种发现宝藏的惊喜,找来了所有能够找到的任正非文件去读,真正沉浸其中,一眨眼就差不多有10年时间了,然后有什么作用呢?

就是很多事我的视角不一样了,在做重要判断的时候,下意识就会借助任总的思维模式来分析其中的利弊,想他看问题的角度是什么,在实践中体会他的逻辑,这样又反过来加深了对他哲学思想的理解。

如果说之前还有些刻意练习,那现在我就已经习惯了,形成了潜意识。

至于好处,我举个例子,我第一次创业失败之后非常痛苦,老是有一夜暴富的念头,于是拿着剩下的钱去开了证券账户。

听了一个老手的建议,我就买了一只股票,过了几天发现赚了点,觉得做投资也不难,于是天天盯着K线图,分析财报,研究经济局势,自我感觉良好。

但在我对学习任正非入迷之后,我就果断退出了“投资”这件事,我相信任正非创业初期如果是做金融投资或房产生意也能成功,但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做呢?

这其中就有价值判断和取舍的问题,有的钱要赚,有的钱就不能赚,战略就是放弃,我从此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战略思维。

我有个同行(就是那个股票老手)后来告诉我他赔了一百多万,我想自己也没有他聪明有经验,如果我还继续做这件事的话,损失肯定是比他还要大。

所以学习有道和术的区别,我认为还是先领悟心法再去学方法,否则就跟一些老板学了华为的管理方法后发现自己员工依然是不奋斗一样,因为他们就没有真的认同“财散人聚、不让奋斗者吃亏”的理念。

总之,你想要快一点取得进步,多读任总的文章,那自然会有高屋建瓴的思维和俯瞰全局的视角,胸中自有乾坤。

当你读懂了任正非的一些文件之后,你就发现自然就有了战略洞察,这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要知道人的大脑是可塑的,正如那句名言所讲,“小心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语言;小心你的语言,它会变成你的行动;小心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快的方式就是改变自己。

对任总所说的道理心领神会,把心法融入自身,才是把“能量”化为己有。

最后,“你们要正面的去解读公司的文件,认真地品味自己的人生,你的人生将是正面的;如果你从反面去理解,那么你的人生将是曲折的、黑暗的。”这是非常重要的指点,世界是人心的投射,在这个信息喧嚣的时代,你必须多接收高质量的信息才能抵御负能量的侵袭。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