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升温,Swisse的结构布局值得观察
消费升级、老龄化加剧与场景多元化正重构全球功能性食品产业版图,市场进入结构性增长快车道。
根据百谏方略统计的数据,2024年全球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达到10886.1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14609.1亿元。其中,营养补充品成为核心增长引擎,2024年维生素/矿物质品类GMV占比达18.88%,蛋白粉、益生菌等细分品类增速显著,成为健康消费领域的 “主力军”。
区域市场则呈现“核心引领、新兴崛起”的格局。以中国市场为例,预计2024 年本土功能食品市场规模将达2311亿元,同比增长5.19%,而到2025年,在消费需求持续释放等因素推动下,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这一增长得益于双重需求支撑,比如超过3.1亿的银发族,正在推动骨骼健康、心血管养护等品类爆发;扮演消费主力军角色的Z世代,则催生功能性零食与便捷剂型需求。
在此背景下,健合集团($H&H国际控股(HK|01112)$)旗下Swisse品牌早早强化功效导向产品线,并引领高端化、零食化方向拓展。
不同于单一维度的扩品逻辑,这一结构调整更多反映了相关企业对消费分化趋势的应对,而非短期的增长押注。
细分领域的持续挖掘
随着功能性食品竞争加剧,产品间的同质化问题显现,“功效”成为主要竞争方向。
Swisse在近年加大了在抗衰修护、骨骼健康、肠道养护等细分赛道的投入。例如,Swisse PLUS系列聚焦含NAD+、麦角硫因(EGT)等原料的产品组合,瞄准35-50岁用户的结构性需求。这类产品的增长并非爆发式,而是通过稳定渗透带动整体业务结构优化。
2025年上半年,Swisse所在的ANC(成人营养护理)分部收入同比增长5.9%至34.4亿元,占集团总营收的近一半。集团整体毛利率62.5%,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财务数据显示,产品组合优化是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良好结构带来的增长支撑
从行业趋势看,高端功能性食品仍是结构性增长区域。胡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高净值人群中67%计划增加健康类支出,高端补充品成为“可选消费”中的相对刚需。
Swisse的高端布局主要体现在品牌分层与原料升级。Swisse PLUS作为独立子品牌,聚焦科研导向型配方,以满足精英人群的品质预期;而Swisse核心系列则保持更广泛的品类覆盖。该分层结构在市场周期波动中起到一定缓冲作用。
此外,伴随Z世代成为健康消费新主力,便捷化与趣味化产品形态受到关注。Swisse通过Swisse Me品牌推出功能性软糖、直饮粉、微泡片等新品,以“轻健康”形式切入年轻消费场景。
这类产品降低了传统营养补充品的使用门槛,也帮助品牌进入日常休闲、通勤和运动等非刚性消费场景。
不过,从整个功能性零食市场来看,该领域仍处于初期阶段,需求尚未稳定。Swisse此类创新更具探索意义,能否形成规模化增长仍有待验证。
长期价值的另一种注脚
总体来看,Swisse的产品策略反映了功能性食品行业的几个特征:
功效导向带来品牌壁垒,但也对研发投入与科学验证提出更高要求;
高端化能满足消费者的品质需求,提高产品粘性,但长期需精准把握健康消费节奏,考验品牌的洞察能力;
零食化创新能拓展触达人群,但市场教育成本较高,回报周期较长。
从投资视角,Swisse目前的价值更多体现在稳定贡献与结构组合。其在全球市场的品牌基础、在中国的高端布局,以及在新兴市场的渠道扩展,仍是支撑其长期表现的关键因素。
功能性食品赛道的竞争正趋于理性。对Swisse而言,关键不在“快”,而在“稳”——能否在细分市场中持续维持结构平衡,将决定其在健合集团整体估值体系中的位置。



易简财经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