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辉36年古井贡酒收官战落败,300亿营收梦碎成“泡影”?

500

出品:山西晚报·刻度财经

掌舵者梁金辉这位即将在2026年退休的酒业老将,很难以实现300亿营收这一目标落幕。

2025年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徽酒龙头古井贡酒(000596.SZ)交出一份表现不佳的三季报,业绩失速、库存高压与全国化困局交织,不仅击碎了全年增长预期,更让掌舵者梁金辉退休前冲击300亿营收的“收官梦”彻底落空。

《刻度财经》研究古井贡酒三季度报发现,2025年第三季度,古井贡酒单季营收25.45亿元,同比锐减51.65%;归母净利润2.99亿元,同比骤降74.56%,远超券商此前的降幅预测,创近年单季最差表现。

500

图源:古井贡酒2025年三季度报告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64.25亿元,同比下滑13.87%;归母净利润39.6亿元,同比下滑16.57%,较2024年同期规模显著收缩,全年增长基础彻底动摇。

业绩颓势背后,库存压力持续高企。公司存货规模从2024年末的92.64亿元一路攀升至2025年三季度末的98.47亿元。

500

图源:古井贡酒2025年三季度报告

全国化战略亦陷“伪突破”困局,2025年上半年华中地区营收占比高达88.6%,同比仅增3.6%,大本营增长逼近天花板;省外市场“全军覆没”,华北营收降27.04%、华南降5.84%,经销商总数较年初减少27家,所谓“70%全国化覆盖率”未转化为实际收入。

500

图源:古井贡酒2025年半年度报告

对于扎根古井36年、掌舵11年的梁金辉而言,这份财报更意味着职业生涯收官遗憾。2023年他提出“2025年营收破300亿”目标,如今前三季度仅完成54.75%,即便四季度全力冲刺也难达预期。这位即将在2026年退休的酒业老将,终究未能带着这一里程碑目标落幕。

01

单季净利骤降74%,古井贡酒遭遇失速困局

徽酒龙头古井贡酒在2025年第三季度遭遇了自2018年以来最严峻的业绩“滑铁卢”。10月30日晚间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其单季营收同比锐减51.65%至25.4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骤降74.56%至2.99亿元,核心指标均创下近年来同期最差纪录。

业绩失速并非毫无征兆。2025年上半年,古井贡酒仍维持着微弱增长,营收138.80亿元,同比增长0.54%,净利润36.62亿元,同比增长2.49%,但已显疲态;进入第三季度,行业深度调整的压力集中爆发,业绩直接转向“暴跌”,反映出其应对行业周期的韧性不足。

纵观前三季度,公司累计营收164.25亿元,同比下滑13.87%,仅完成300亿目标的54.75%。在当前白酒行业“量缩价跌”的背景下,这已被视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500

图源:古井贡酒2025年三季度报告

在营收规模收缩的同时,古井贡酒的盈利质量亦同步恶化,呈现出毛利率微升、净利率骤降的背离曲线。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微升0.2个百分点至79.87%,显示产品结构尚存支撑;但销售净利率却呈下滑态势。

问题的核心在于激增的销售费用,为刺激疲软的终端动销,公司前三季度投入销售费用45.08亿元,“以费用换增长”的策略未能提振收入,反而剧烈侵蚀了利润空间。

三季度末反映经销商打款意愿的“合同负债”余额降至13.44亿元,较期初下滑61.76%。公司在财报中将此归因于“销售订单减少”,这从侧面印证了渠道补货意愿已降至冰点,行业的“去库存”压力正深度传导至企业端。

500

图源:古井贡酒2025年三季度报告

库存高企是古井贡酒面临的另一重困境。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存货规模达98.47亿元,较期初上涨6.29%。

高压库存正持续冲击渠道信心。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其华中地区经销商减少了32家,华南等市场亦有不同程度下滑。

02

守在安徽的悬崖边,古井贡酒陷入全国化困局

古井贡酒2025年三季报所暴露的,远不止是单季业绩的“断崖式下滑”,其背后是这家徽酒龙头推行近十年的全国化战略正陷入“伪突破”的困局。

尽管其宣称全国化覆盖率超70%,但上半年88.6%的营收依然依赖安徽所在的华中市场。在行业“量稳价跌”与全国性名酒持续下沉的双重挤压下,古井贡酒正面临“大本营增长见顶,省外扩张全面受阻”的战略僵局。

2025年的白酒行业正处于一场深度调整期。根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白酒产业总产量191.59万千升,同比下降5.8%;销售收入3304.2亿元,同比微增0.19%;实现利润876.87亿元,同比下降10.93%。

竞争在次高端价格带尤为激烈,剑南春、洋河、汾酒等头部品牌在此重兵布局,持续压缩区域酒企的生存空间。

行业分化加剧,茅台、五粮液凭借强大的品牌壁垒维持增长,而古井贡酒等区域龙头则在三季度出现营收腰斩、净利润骤降超七成的剧烈波动,凸显其抗风险能力的短板。

这种脆弱性根植于古井贡酒对安徽市场的过度依赖。2025年上半年,其华中市场营收占比高达88.6%,但增速已从2023年同期的15.2%大幅放缓至3.6%,增长天花板清晰可见。

与此同时,安徽本地核心消费场景需求疲软,终端动销率显著下滑,而汾酒、洋河等竞品正加大资源下沉力度,大本营的防守战已变得异常艰难。

与本土市场的勉强支撑相比,古井贡酒的省外战线可谓“全面收缩”。2025年上半年,其华北地区营收下滑27.04%,华南地区下滑5.84%,国际市场更是暴跌53.68%。

500

图源:古井贡酒2025年半年度报告

这意味着,尽管渠道网点看似广泛覆盖,但实际收入贡献长期徘徊在低位数,远低于汾酒等已实现实质性全国化的对手。

这种“形式覆盖”而非“消费渗透”的模式,暴露了其省外战略“重投入、轻运营”的弊端,在华南等地,尽管广告投入巨大,但因缺乏本地化消费培育,动销率长期低迷,导致经销商因利润微薄而退出。

为打破地域限制,古井贡酒曾尝试通过并购构建跨区域版图,但收效甚微。此外,线上渠道的转型滞后也错失了全国化的关键机会。

古井贡酒上半年线上营收占比仅4.13%,运营模式仍停留在传统电商铺货,相较于汾酒等品牌通过内容电商与年轻消费者建立深度连接,古井贡酒在数字化阵地上显得被动,未能借助新流量突破地理边界。

500

图源:古井贡酒2025年半年度报告

古井贡酒的困境是区域酒企在行业存量竞争时代的一个缩影。当全国化战略陷入“高覆盖率、低产出效率”的怪圈,当并购无法产生协同效应,当传统渠道优势被线上新玩法稀释,其核心问题已从如何进攻,转变为如何生存。

若不能从“渠道铺货”思维彻底转向“用户运营”思维,打破对广告与压货的路径依赖,这家徽酒龙头或将难以在行业加速分化的浪潮中稳住阵脚。

03

300亿目标破碎,梁金辉退休前的“收官困局”

对于即将在明年迎来60岁的梁金辉来说,2025年的冬天格外漫长。

这位在古井贡酒扎根36年、掌舵11年的“老兵”,曾在2023年全球经销商大会上意气风发地立下“2025年营收突破300亿元”的军令状。如今,他必须面对这一目标彻底落空的现实,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仅为164.25亿元,完成度不足55%。

这意味着,若想实现目标,第四季度需创造135.75的营收,这在行业深度调整的寒冬中几无可能。比目标失诺更严峻的,是激进策略所引发的渠道反噬、高管薪酬与业绩的背离,以及品牌信任的长期透支,共同构成了这位国企掌门人退休前的“收官困局”。

300亿元目标从“踮脚可及”到“镜花水月”的转折,清晰地记录在财报中。2023年,古井贡酒营收刚突破200亿元,净利润增速高达46.01%,市场普遍认为其阶梯式目标颇具胜算。

然而形势急转直下,2024年公司实际营收235.78亿元,与240亿元的目标失之交臂;进入2025年,行业“量缩价跌”加剧,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3.87%,300亿元愿景彻底沦为泡影。

为实现高增长目标,古井贡酒在过去两年大量采用“向渠道压货”的短期策略,这直接导致了2025年的反噬。这种“寅吃卯粮”的做法严重透支了渠道能力。

高压之下,渠道体系出现松动,2025年上半年经销商总数净减少27家,华中核心市场减少了32家。现金流的恶化更为直观,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27亿元,同比下滑50.84%,显示终端“蓄水池”已近乎干涸。

500

图源:古井贡酒2025年半年度报告

在业绩承受巨大压力时,公司治理层面的隐忧愈发凸显。

其中,“高管薪酬与业绩背离”的现象引发争议。2024年,公司净利润增速从46.01%骤降至20.15%,但常务副总经理闫立军、副总经理朱向红的年薪却分别逆势上涨至496.53万元和431.24万元,这一薪酬水平远高于行业均值。

尽管董事长梁金辉未在上市公司领薪,但经营层“旱涝保收”的薪酬机制,暴露了公司在激励与约束平衡上的不足。

比薪酬争议影响更为深远的是“年份原浆”系列面临的品牌信任危机。作为贡献了近八成营收的核心单品,“年份原浆”商标及其产品编码长期被部分消费者误解为对应基酒储存年限,而公司声明则强调其“仅为产品编码,不代表贮存年份”。

这种认知鸿沟引发了持续多年的“年份酒乱象”质疑。在行业趋向透明化的对比下,洋河推出明确标注基酒贮存时间的“真年份”系列,古井贡酒的模糊表述仍在持续消耗其品牌公信力。

更为严重的是,核心单品“古20”在部分电商平台的成交价已跌破500元,形成价格倒挂。为了维稳,公司不得不对“古30”等产品试行“平进平出”并补贴经销商。

梁金辉36年的古井生涯,见证了公司营收从50亿元到跨越200亿元的飞跃,但也在收官之际留下了300亿元目标未竟的遗憾,以及更为复杂的渠道、品牌与治理难题。如何修复被压货模式损伤的渠道信任,如何以更透明的方式重建品牌形象,以及如何设计更具长期导向的激励体系,将是决定古井贡酒能否在行业分化中稳住“徽酒一哥”地位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是基于相关企业的法定信息披露义务,以其公开发布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业绩快报、定期公告、法定披露文件及指定渠道发布的公开资料)为主要研究依据的独立分析。刻度财经致力于确保分析内容的客观性与中立性,但不保证所载信息的绝对准确性与完整性,亦不保证其持续更新。本文所涉及的观点或结论仅供信息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决策依据,刻度财经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内容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来 源:刻度财经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