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关门后,我终于睡了个好觉:创业失败不可怕,最怕是自欺欺人

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样一天。

跟同事吃了散伙饭,把电脑、沙发、办公用品等东西找搬家公司拉走,结算了之前的房租,请房东吃了饭,感谢他之外的关照。

回家洗了个澡,躺在床上睡了个好觉——有两三年没有这样舒坦过了。

所以我特别喜欢老白那段感言:

“我这辈子过得战战兢兢,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整整50年,每天在凌晨3点惊醒。得了癌症后,我反而睡得安稳,意识到最糟的是恐惧本身,恐惧才是真正的敌人。”

确实是这样。

500

创业就像是“服刑”。

没有创业的人也可以想象,比如你担心被裁员,失去工作和收入;比如你每个月要还房贷;比如你欠别人钱……

这个过程是不是就跟服刑一样?都是一种思想有压力的苦楚。

我第一次创业失败时候是最痛苦的,事后看自己是想错了,很多事都做错了,方向也不对,应该早一点止损,但当时就是输不起,过不了自己的面子观,害怕失败,所以非要勉强,幻想出现低概率的奇迹,能够起死回生。

真是傻啊,自己骗自己,觉得自己是在“坚持”,坚持就能胜利。等最后实在是弹尽粮绝,无以为继了,还是要承认失败,自己丢脸——我还不至于把问题和责任往别人身上推,我最瞧不起的就是甩锅。

500

靴子落地,如释重负。

如果你已经确信自己是错了,那不如早一点结束,这是你可以选择的。否则等到不得不被动接受的时候,结果会更糟糕。

早死早托生嘛,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有时候没必要撞到南墙才回头,尽快脱离苦难、进入新状态才是明智的选择。

但问题难在何处呢?老方说就是心存幻想,或者是放不下面子,不肯承认自己有错,不敢直面自己的愚蠢和无能,于是不断给自己制造压力,持续精神紧张、焦虑,那种焦灼的滋味恐怕每个创业者都能体会,害怕发不上工资,担心项目失败……其实最糟糕的结果也就是那样了,关键是自己一直在恐惧“失败者”那个标签贴在身上。

按照墨菲定律,坏事总是会发生的,公司关门,自己被毕业,被分手等,都是人生百态,总会有人要经历和面对这些的,为什么你能够是个例外呢?

等到结果注定了,你不接受也要接受,一切反而简单了,心里头的大石头也算是放下了。

500

所以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我现在觉得老天还是对我好,不管问题、困难还是失败、痛苦,都是必要的,我经历过了才会有免疫力,晓得如何去化害为利。

后来我继续创业时候就很注意自己的状态,有些工作需要迎难而上,坚持到底,但有些事如果是此路不通,那就果断放弃,不管前面投入了多少成本,自己有多么舍不得。

简单说就是灵活机动,实事求是,不自欺欺人。当然人是主观的,难免会犯错误,我们只能尽量自我反省,降低错误带来的代价。

后来我看一些人不能从极度紧张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脸上就挂着“输不起”的牌子,确实感到是画地为牢,心有戚戚。对此,老方说你无法提醒,你改变不了他,也没必要去改变,因为那是他自己的修行,只有自己悟透的道理才是自己的。

我只是希望无论工作和人生如何艰难,大家都不要放弃希望,要相信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这个世界总会有机会,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新的开始,这样就解脱了,人也会变得轻松了许多。

如果一直是很紧张很焦虑很痛苦,其实也无法成功。

500

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不可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

利害、祸福、成败、吉凶都是互相转化的,实际上成功时候的危险要比失败时候的危险要大得多,让自己站得越高,摔下来就越重,在历史和现实中已经有太多这样的案例了。

因此对自己要客观一些,把自己当人看,也把别人当人看,至人只是常,还是要平常心,不要老是觉得自己最特别,习惯性居高临下,这样的心态是最傻的,也是最庸俗的。

越是自我膨胀的人在失败后就越容易一蹶不振,没有经历过万念俱灰的人就不知道死中求活。

磨难是人生的一部分,磨难是功课,磨难也是财富。人到绝境是重生,挑战与应战的交界处才是你创新、重生的契机。

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有时候我们需要破釜沉舟,死中求活,有时候也要坦然接受失败和磨难,不逃避糟糕的局面。毕竟不到谷底,你如何动心忍性,让自己具备反弹力?

总而言之,人类的一切智慧都包含在这两个词中 —— 等待和希望。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