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尔班白宫“求生记”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当地时间11月7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走进白宫,与特朗普关起门来聊了足足6个小时,最终带走了两份“重磅礼包”。

其中一份是美国对俄罗斯石油制裁的“无期限豁免”,让匈牙利不用再担心因为买俄油被美国盯上。

另一份是关于核能合作的,未来匈牙利不仅可以从美国西屋电气买核燃料,还能引进小型模块化核电站的技术。

500

消息一出,舆论瞬间炸了锅。这架势,难道是特朗普在给普京递橄榄枝,为搁浅的美俄峰会重新铺路?

欧尔班这位“中间人”似乎不辱使命,成功撬动了僵局。但问题来了,这份价值7亿美元的“大礼包”,真是送给普京的见面礼吗?

还是说,欧尔班用一笔精明的交易,把普京给“卖了”?又或者,这整场大戏,从头到尾都和普京没什么关系?

要看懂这场交易的真相,我们得把时钟拨回到11月7日会面前的那两周。

那段时间,欧尔班的日子可一点都不好过,甚至可以说是他近年来最狼狈的“至暗时刻”。

500

他费尽心机想在自家地盘布达佩斯促成的“普特会”,在10月21日被白宫一句话就给取消了。

原因很直接:普京对特朗普提出的“乌克兰战线就地冻结”方案根本不买账,谈判的大门“砰”地一声就关上了。

欧尔班辛辛苦苦搭的台子,一夜之间被人给拆了。这不光是面子上挂不住,更让他“和平使者”的人设碎了一地。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会晤泡汤的坏消息还没消化完,两天后的10月23日,特朗普政府的制裁大锤就狠狠砸了下来,目标直指俄罗斯两大石油巨头——罗斯涅夫特和卢克石油。

这一锤,几乎是冲着匈牙利的命门去的。匈牙利的经济命脉几乎被俄罗斯捏在手里,高达86%的石油都得通过“德鲁日巴”管道运达国内。制裁令一出,意味着匈牙利随时可能面临“断油”的风险,整个国家的工业和民生都得瘫痪。

欧尔班自己都亲口承认,要是没了俄罗斯石油能源,匈牙利的经济就得“跪下”。

屋漏偏逢连夜雨,美国这边刚动手,欧盟那边也紧随其后。10月24日,欧盟确认将从2027年起全面禁止进口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

这下好了,石油和天然气两条路全都被堵得死死的,欧尔班过去那种在欧盟内部扮演“反对派”,靠着亲俄立场换取低价能源的好日子,似乎彻底到头了,被自己一直以来奉行的外交路线,逼到了墙角。

所以,当欧尔班在11月7日急匆匆飞往华盛顿时,他扮演的角色根本不是什么从容不迫的“和平说客”,而是一个走投无路、前来“求生”的买家。

500

长达6小时的闭门会谈,与其说是外交斡旋,不如说是一场艰苦的商业谈判。

据说,光是为了解释“俄罗斯石油对匈牙利有多重要”,欧尔班就花了将近两个小时。

最终,他成功了。代价是匈牙利必须掏出6亿美元购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再花1亿美元采购美国的核燃料。

欧尔班总算用这7亿美元的真金白银为自己的国家换回了一张宝贵的“豁免符”,能在西方的制裁大网中暂时获得了一个喘息的缺口。

所以你看,这份“大礼”压根不是献给普京的橄榄枝,而是欧尔班花重金给自己买的救生圈。

再切换到特朗普的视角,这笔账算得更是精明。

他几乎没付出任何政治成本,就办成了一件一石三鸟的大好事。

首先,他兵不血刃地为美国能源巨头和西屋电气公司敲开了欧洲市场的大门。

7亿美元的订单实实在在地落进了口袋,国内的产业界和支持者肯定一片叫好,这可是实打实的政绩。

其次,通过给匈牙利这个北约“刺头”一点甜头,他成功安抚了一个潜在的麻烦制造者,展现了自己作为“交易大师”的灵活手腕。

你看,只要愿意谈,愿意花钱,问题就能解决,这套逻辑非常“特朗普”。

最关键的是,特朗普做的这一切,却没有在美俄最核心的矛盾上对普京做出任何一丁点的让步。

500

反观普京在这场交易里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他更像是一个被挂在墙上的背景板,一个被特朗普用来向外界展示“我并非不想谈”的道具。

整场交易的核心,是美国卖能源,匈牙利买安全,压根就没普京什么事。

那么,这场看似热闹的交易,真的能为重启“普特会”扫清障碍吗?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因为横在美俄之间的那三座真正的“大山”,一座都没有被撼动。

第一座大山,就是最核心的领土问题。

俄罗斯的底线很明确,已经吞下的乌克兰领土绝不可能吐出来,还要求乌军从“新地区”撤走。

而乌克兰这边同样寸步不让,誓言要收复所有失地。这次匈美会谈,从头到尾对这个问题避而不谈。一个石油豁免,怎么可能让普京在领土问题上松口?

第二座大山,是北约驻军。

俄罗斯最担心的,就是冲突结束后乌克兰变成一个顶在自己脑门上的“北约堡垒”。

因此,俄方反复强调,北约军队必须撤出乌克兰。但这次特朗普给了什么承诺吗?

没有。

五角大楼撤回“支持乌军”的表态了吗?

也没有。

北约秘书长甚至还在嚷嚷着要“继续援乌”,光靠欧尔班一句轻飘飘的“奇迹可能发生”,克里姆林宫怎么可能放心?

500

第三座大山,可能比前两座更现实——特朗普根本无法保证他的欧洲盟友会听话。

匈美交易的消息刚一公布,德国和波兰就立刻跳出来开骂,指责这破坏了对俄制裁的统一战线。欧盟委员会也私下抱怨美国搞单边主义。

这暴露了一个致命问题:就算特朗普和普京真的坐下来谈成了什么协议,特朗普又要如何保证德国、法国、波兰这些国家会乖乖遵守?

连自己的盟友都摆不平,这种承诺在普京眼里还有多少分量?这个执行力的巨大问号,足以让普京对所有来自特朗普的提议都打上一个大大的折扣。

更何况,俄罗斯一直倾向于和美国直接对话,对于欧尔班这种第三方中介,本就信不过。

现在看来,欧尔班能发挥的作用,也就是个传话筒,他既不能替美国拍板,也无法替俄罗斯做主。

回头再看开篇那个问题:普京真被“卖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为在这场精心设计的交易中,他根本就不是那个被摆上货架的商品。

欧尔班用钱买的是自己国家的能源安全,特朗普卖的是美国的产品和自己的政治声望,双方的算盘都打得噼啪响。

而普京的核心筹码——乌克兰的领土和俄罗斯的安全保障——分毫未被触及,自然也谈不上被出卖。

欧尔班从白宫带回的,不是一把能打开和平之门的钥匙,而是一张用7亿美元换来的昂贵“能源通行证”。

这场长达6小时的闭门会晤,看似是通往美俄和解的一段序曲,但拨开层层迷雾后你会发现,它本质上只是一场围绕匈牙利生存危机展开的、与全局无关的精准利益交换。

真正的牌局,离开始还远着呢。

图片源自网络

点击「有理儿有面」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