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道玉的改革说开去
刘道玉的很多改革在当时是非常好的,我一直支持他。但我到美国念书10年以后,才发现,刘道玉改革的负面后果也大。
比如人民大学有个陈先达教授,他的文章,他的人品我看今天没有几个哲人比得上。他的文章虽然用的是马克思主义语言,但是他文章中那种思想火花和逻辑,与我们大陆今天自媒体当中充斥的哈耶克和新自由主义的语词相比,云泥之别。
如果让陈先达一批真有本事的老学人留下来。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上工作,这些老师也许不要报酬,一张办公桌,一个校园卡,一处能发表观点的刊物就够了。那美国的胡佛研究所企业研究所,布鲁金斯研究所等等,对我们国家的制度和传统文明的伤害,会没有人去发现他们污名化当中的错误部分,会有这么大的伤害吗?
我有一次在人大的会上悄悄问陈先生这样的人怎么不留下来呢?他们悄悄的告诉我说,这都是从武汉大学那学的呀,我才知道刘道玉做过了。他不仅把一些不合格当老师的人请进了校门(为了有快改革,把关不严),而且还把一批精华扔出了制度校门。结果等我回到国内,到北大工作的时候,陈岱孙,杜度,甚至更为杰出的一大批学者,几乎在三五年之内全部从北大岗位上一刀切地硬退了。你想想北大文脉传承还能成行吗?
这可不光是北大一家的事。中国社会道德的大滑坡,我不敢说刘道玉是负责的那个人,但中国高校里真正有人文精神,能够传帮带的那一批老师,就像粗心的妈妈倒洗澡水,连婴儿和脏水一块泼出去一样。这种只向前改革,不向后看的做法,伤害是非常大的。刘道玉在哪边?
现在高校里边都在争我有百年历史,百年辉煌,可是有多少高校真正的在捡拾自己老一辈老师的人文精神,避之都来不及,更不用说珍视他们给学校的贡献了,现在把高校里的老师,老中青都被弄得紧张无比,没有这些资深且有经验的老师来平衡来为他们说话,可不是这么个后果吗?光给他们高薪就行了?
再比如,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徐光宪老师,要不是这一次美国人,荷兰人、日本人,和我们自己的台湾人,合着手用光刻机卡我们的脖子,我们用独有的稀土分离配方去有效地反制他们(出台反制政策的内阁、执行部门及智库也了不起),我那知道看似柔弱的徐光宪老师干了4件比诺贝尔研究还大的事。这样具有科学人文精神的老师不宣扬,一天宣扬那几个糊里糊涂得了个什么奖的人干啥?
欲成人之国,宜重人之史。没人干这种重"人史"的事。刘道玉是改革的勇敢者,但这种偏颇性到了该总结的时候了。把刘道宇的成绩留下来,把刘道玉的不足(也许是后来延续性的不足)找出来,重刘道玉这个人之史,再前进多好,为什么一讨论,就污名化讨论者呢?这种风气不好。//@诗和远方:刘校长给中国的教育造成了什么负西影响?说一说好吧?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