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阻挠统一的隐藏杀招?
根据2000-2025年台风轨迹总结的起风-加速-冲击路线总体示意图:

就在今天,11月9号,台风凤凰逼近吕宋东海岸,给刚被海鸥重击的菲律宾送上二重奏。
虽然菲律宾挨台风多不是新闻,看到这个消息,刚写完上篇文章的我,第一反应是——这并不利于美军在地部署。天灾加人祸,要是菲律宾真开始吃鸡了,乱仗打起来,也够美军喝一壶的。
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台风固然能吹菲律宾,但也能吹东南沿海。9月底桦加沙来袭时,没被直接吹到的广州甚至都停工一日(几乎算备战模式了)。

再往回推两年,2023年登陆广东、福建的苏拉和杜苏芮,也造成了不小损失。


引人注意的是,近几年登陆闽越的强台风,几乎必经菲律宾北部的巴林塘海峡或巴布延群岛,而2023年4月,美军新设立的基地中,就有一个在这附近——圣安娜的Camilo Osias Naval Base - San Vicente Naval Airfield。


或许有人会质疑美军使用气象武器的能力,以及该基地有无操控气象的设备,但既然“不打无把握之战”,总要把事情考虑周全。毕竟,台风既可能打击滩头,也可能打击舰队集中地,而且除了狂风,还有暴雨、风暴潮、内涝、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也可能造成不利影响。如果没有预案,到时候可就不单是多少子弟兵受伤和损失多少人民币的问题——而是能不能迅速解决掉某些虫豸,甚至能不能达成预期战略目标的问题了。
举例说明——
有直接登岛的:


也有瞄着集结点/主基地的:





总的来说,广东、海南的压力主要来自东沙、西沙两个方向。其中,从巴林塘海峡、北吕宋方向来的最为危险,巴士海峡其次;福建有台湾保护,相对安全,但仍有可能遭到澎湖、台北两个方向台风攻击;而威胁华东江浙沪,乃至山东、辽宁的台风,主要来自琉球列岛方向的风口(比如2019年8月打得各省措手不及,路过温州、杭州、连云港、青岛、大连等重要港口的利奇马)。

对我们来说,防台风最吃亏的一点在于,上述许多关键节点,我们没有实控,无法前沿布防——毕竟它不是飞机导弹,有相对可预测的轨迹,也能用导弹轻易拦截——台风可以说是由季风/信风推动的一股巨大能量,要对付它,而不是头铁硬扛,就目前的手段来说,一是消解,减少其裹挟的水汽、降低其移动的速度、最终削弱其风场;二是转移,利用地转偏向力,在外围施加一个推力,把台风送走,或者推开。
比如——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现在唯一可以确认的是,中美都知道并掌握改变局部天气的能力,至于这个“局部”,这个水平,能不能大到变成影响气象乃至气候,还有双方的实际使用频次、规模与位置,以及,未来会不会真的出现普通人认为只是“极端天气”的气象武器魔法对攻……就是值得深究而不宜细说的问题了(或许等到欧美抗议东大在加勒比海、北海、地中海自由航行的时候,就都是明牌了吧【摊手】)
附:2000-2025台风路线图(时间正序,2025截至11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