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承正统 花羊蕴清魂——苏盼国画品评

苏盼出身国画世家,其爷爷与画坛一代巨匠孙其峰为莫逆之交,苏盼从小被爷爷送至孙其峰身边学习绘画,作为苏家画派第四代传人、正统国画坚守者,二十余载深耕写意花鸟,以牡丹的雍容、羊的温润为核心载体,在笔墨流转间延续宋元文脉。她的作品既恪守传统法度,又暗含当代审美,霍春阳教授曾言:“清艳逸美是苏盼艺术作品的主要特色,读她的画如临清风花园,陶醉怡情,仿佛余香醉三日。”

500

苏盼的牡丹画,深谙“以形写神”的写意精髓,跳出了世俗对牡丹浓艳富贵的刻板认知。她自幼浸淫国学墨香,后于天津美院精研宋元传统,大量临摹齐白石、王雪涛诸先生作品,将古法笔墨与当代体悟相融合,终成自家面貌。其牡丹画精准捕捉牡丹“笑、娇、醉、羞、谦”五重品格,花瓣用色清雅恬淡,在水墨的浓淡干湿中尽显雍容;老干以苍劲笔触勾勒,苍韧中透着活力;叶片笔墨挥洒自如,适度夸张变形更添灵动飘逸。尤为精妙的是她对画面留白的处理,使作品虚实相生,给观者留下无尽遐想,也让她笔下的牡丹在清雅中透着风骨,于静谧中藏着生机。

500

500

以“家乡记忆”为主题的羊系列作品,是苏盼笔墨技法与人文情怀的集中体现。作为正统国画传承者,她恪守“形神兼备”的准则,既注重对羊形态的精准描绘,更着力于神韵的传递。她笔下的羊或卧或行,姿态各异却皆温润亲和,线条简练而不失精准,墨色层次丰富而不杂乱。通过中锋用笔的稳健勾勒与淡墨渲染的温和过渡,羊的整体形态与肢体肌理跃然纸上,尽显“骨法用笔”的传统精髓。苏盼画羊更重“赋物以情”,她将家乡记忆中的温情注入笔墨,让羊成为祥和、淳朴的象征,暗合传统文化中“吉羊如意”的美好寓意。作品中,羊的眼神澄澈温婉,体态舒展自然,常与山野等背景相映成趣,营造出田园牧歌式的静谧意境。

500

500

500

除牡丹与羊之外,苏盼的鹅、荷花、仙鹤作品亦可见正统功底。鹅的作品中,她借鹅之闲适展现从容自守的人生态度,暗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荷花作品里,花瓣娇嫩淡雅,荷叶高低错落,构图简洁却韵味悠长,既营造出“静影沉璧,暗香浮动”的意境,又暗合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情怀;仙鹤作品则延续写意笔法,线条遒劲流畅,墨色浓淡相宜,既展现仙鹤的仙逸之姿,又传递出“松鹤延年”的传统意蕴,契合“寿考维祺,以介景福”的文化期许。

500

500

苏盼的艺术之路,是对“功夫在诗外”的最好践行。她自喻“书画苦行僧”,二十余载潜心耕耘,将时间与精力尽数倾注于笔墨之间。自四岁受父亲苏亚团启蒙,到师承孙其峰、霍春阳等名家,再到如今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她始终坚守“不为外界所扰,以书画为伴”的人生信条。其作品屡获全国大奖,被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等机构收藏,正是这份坚守与深耕,让她的艺术成就硕果累累。

2025年1月,其“大红袍”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典藏画集(苏盼)》正式面向全国发行。跻身大红袍画家之列后,苏盼画作润格涨至5万一平尺。2025年上半年,苏盼多幅作品上拍,在香港艺术品拍卖会上,其花鸟画《菡萏开合晚风轻》《国色醉春》《玉堂富贵》分别以600万、800万、880万港币落槌。从这些亮眼的拍卖成绩不难看出,市场对苏盼的艺术价值与未来潜力高度看好。作为有未来发展潜力的艺术家、天津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苏盼的代表作品除了牡丹、羊、鹅、荷花、仙鹤等花鸟画常见题材外,还在持续拓展其他更多创作题材。

500

在当下画坛追求创新却易失传统根基的语境下,苏盼的创作始终扎根正统国画土壤,又以现代视角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她以牡丹喻品格,以羊寄温情,用笔墨诠释着“似与不似之间”的东方美学,让观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人文情怀的温暖力量。正如她所言:“画纸铺展,墨香似可带走浮躁,色彩亦能沉淀心境,一笔一划都是与自己的对话。”这份对艺术的纯粹与执着,让她的作品在清新逸美之外,更添一份打动人心的精神力量,也为正统国画的当代传承提供了生动范本。

文/郑梧沐,艺术媒体“八链名人”主编

艺术家简介:

500

苏盼,字靖舒,河南洛阳人,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近现代名家典藏画集(大红袍)画家,中国国家民族画院研究员,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画院理事,天津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河南省花鸟画研究院院长,洛阳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洛龙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洛阳国色画院院长,洛阳市爱馨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洛阳市女画家学会副会长,苏家画派第四代传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