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事件给我们最清晰的信号:西方仍然是西方
安世事件的发生,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西方社会仍然沉浸在那场持续了三百年的殖民迷梦中,认为中国的东西可以随意而取。

这份得意似乎还停留在19世纪
朋友们看到这个标题可能觉得奇怪,西方当然是西方,这有什么值得怀疑的。我不是在怀疑,而是更坚定了这个认知。之所以借用这个不言自明的命题——「西方仍然是西方」,意在提醒各位国人、同胞似乎被忽略了的三重事实,但这三重事实却是我们应该时刻警醒的东西。
由于安世事件已经是大家所熟知的事件,我就不在这重复了。
第一,西方社会似乎仍沉浸在那场持续了三百年的殖民迷梦中不愿醒来,他们仍然在傲慢地认为中国的东西是可以随意而取的战利品,就像十九世纪用炮舰打开中国市场、进行可耻的鸦片贸易、八国联军洗劫圆明园那样。
当荷兰政府以安全的名义接管安世时,他们的司法体系做得是如此坦然而快捷。平时连一个强奸案都要审上几年的法院,居然对安世这种跨国企业的案子三天就审结了。荷兰的行政、司法,还是习惯于自定规则、自我解释。这与三百多年前的历史其思维是何其一致,只不过披上了一件“国家安全”的外衣。
尽管穿了西装,打了领带,但强盗仍然是强盗。

这是一幅永刻在中华民族脑海中的画面
第二,安世事件发生后,整个西方世界的站队是如此自然和默契,他们展现出的这种集体沉默真是令人齿寒。
他们当然有指责 ,但他们的指责只是认为荷兰政府在做这样的决定和行为时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利益。没有考虑到中国政府及相关企业一旦反击,他们本国的相关生产线会停摆,而且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但他们对荷兰政府这种赤裸裸的抢劫行为却视若无睹。居然没有一个国家站出来指责荷兰政府的做法是不是破坏了国际规则,是不是失法不当,等等。
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基于“民主价值观”和地缘政治利益同盟。“政治正确”压倒了他们一直认为的一切所谓的公正。他们内部虽然有分歧,个别企业甚至有抱怨,但在公开层面,在维护“对华技术封锁”这一共同战略的“政治正确性”前提下,其它的都不值得他们考虑和讨论。
第三,最耐人寻味的是西方对中国认知的严重滞后性。在他们的有色滤镜下,中国仍被西方世界定格在 1949 年那个百废待兴的农业国时代。许多西方政客、媒体和公众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十年前那个贫穷、落后、只能提供廉价劳动力和初级产品的国家。
安世事件说明,西方只是口头上承认中国经济发展快,但潜意识里并未真正接受中国已经是一个在众多高科技领域(如 5G、新能源、部分半导体领域)具有领先或并跑能力的创新大国。
我们的相关媒体平台揭露美国是这一事件的操控者,但我不这么认为。美国固然是安史事件的因素之一,但荷兰再小它也是一个国家,他们有自己的认知和判断。他们如此行事的底气不完全是美国给的,也来源于他们对自我历史的认知和对中国历史的认知。总之一句话,是西方掠夺和殖民的历史给了他们底气。
“安世事件”是个多棱镜,它告诉我们,时代虽然变了,但西方的剧本还没完全更新。西方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时,仍然在沿用基于其历史优越感和霸权地位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模式。
安史事件给我们的终极启示是:放弃幻想,准备斗争。不要指望西方会“公平”地对待我们。国际竞争的本质是实力和利益的博弈,规则和道义只是实力的延伸。我们必须发展出足以让对方感到“痛”的反制能力和威慑力量,发展是我们唯一的底气。
西方梦醒时,一定是中国的反击让他们痛苦万分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