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中日韩,重启信号已发出!亚洲经济变局契机已来...

作者 | 醒木

11月1日,我国商务部部长在韩国庆州和韩国产业通商部长官金正官的会见,让搁置多年的中日韩自贸协定有了 “重启倒计时” 的味道。

500

要知道,中日韩自贸协定从 2012 年启动至今,十几年里被历史争议、领土问题、外部势力干扰反复 “打断”,如今中韩双方 “互递橄榄枝”,背后藏着全球格局巨变下的新共识。

中日韩自贸区 “重启信号”

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于2012年启动,但受历史、领土争端及外部势力干预等因素影响,谈判过程屡遭搁置。从此次会晤看,中日韩自贸协定新窗口期要来了。

中方主动推进:据央视财经报道,在11月1日的中韩部长级会谈中,中方明确提出了"推动尽快恢复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这体现了中方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意愿。

务实沟通与铺垫:为确保未来高层谈判的顺利进行,双方同意充分利用"中韩产供链合作热线"、"出口管制对话"等现有务实沟通机制。这些机制有助于及时化解分歧,为更高水平的自贸协定谈判积累互信、扫除障碍。

韩方的积极姿态:韩国产业通商部长官金正官对此给予了正面回应,表示韩方愿与中方一道,加快韩中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进程,推进地方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双边贸易投资及区域、多边合作。

中国出手

中国为什么此时急着“推一把”?

首先,从经济和供应链上来说,近年来,全球供应链饱受冲击。中日韩三国在全球电子、汽车、高端制造等领域产业链链接紧密。加之近邻优势,通过自贸协定降低关税、统一标准,可以增强区域产业链的稳定性与竞争力。中国目前在向高端产业链升级,一个高水平的自贸协定将有助于中国企业在金融服务、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等优势领域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准入,同时以开放促进国内产业升级。

500

其次,目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推行高关税、欧盟跟进贸易制裁的背景下,中日韩皆受到影响,推动中日韩自贸协定,有助于中日韩三国构建一个三国主导的区域经济秩序,增加亚太地区的经济向心力和规则制定权。同时,这也有助于中国深化区域合作,是维护自由贸易的关键举措。今年6月,李在明成为韩国新一任总统,其一直强调中韩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这也成为推动中日韩自贸协定的一个契机。

再者,推动恢复谈判本身,就是中国向国际社会传递支持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明确信号。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框架为中日韩自贸区奠定了初步基础,中日韩自贸协定将构建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区域一体化模板。向世界传递出"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的信号。

协定谈成有多香?

若谈成,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中日韩三国经济结构的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韩国的半导体、日本的汽车零部件,中国的市场,配上关税优惠能让企业成本骤降,从而提升三国商品在全球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企业成本降低,消费者自然受益,生活成本降低,区域经济流通。

中日韩三国GDP加起来占全球的约1/4,自贸协定将促进合作,这对全球市场来来说,更是一种带动作用。

重启谈判,这些 “坎” 还得跨

当然,中日韩自贸协定提出来这么久,好处这么多,进展缓慢,不是没有原因的。这次推进仍要面对不少挑战。

首先是老问题没完全解决,历史争议、领土争端时不时冒头,新矛盾也不少。例如最近的日本领导人高市早苗2025年10月31日在APEC会议期间首次与台湾地区人员会面,并在社交媒体称对方为“总统府资政”,其涉台错误言行不利于中日关系稳定。经济相互依赖是缓解地缘政治矛盾的 “润滑剂”。通过自贸协定深化三国经贸联系,可降低因历史问题、领土争端引发冲突的风险。当然,政治矛盾也容易 “拖累” 经济谈判,毕竟谁也不想在有分歧的时候 “让步太多”。

其次是外部势力 “搅局”,中日韩抱成一团自然是一些国家和势力不愿意看见的,可能会通过给日韩施压,给谈判添不少麻烦。

最后是内部利益要平衡,怎么找到 “大家都满意” 的平衡点,需要反复磨合。

500

中日韩自贸协定,谈了十几年,一路坎坷。但如今,全球格局巨变,反而让三方有了“坐下来谈谈”的新理由。中国这次主动出手,不仅仅是谈贸易,更是为了推动区域经济稳定,对抗外部不确定。中日韩自贸协定关乎三国国内的经济,更关乎亚洲经济的未来。

新契机已来,接下来就看三方能否抓住窗口期,结出果实。

战友们,欲了解更多,就来【新财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