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远知行CFO炮轰小马智行,两家自动驾驶企业“撞”上了
文 | 《星岛》记者 周昊 深圳报道
编辑 | 郭敏敏
最高端的商战往往也最为朴实无华,比如公司高管直接下场,并开麦炮轰友商。
10月31日,文远知行CFO李璇在分析师群公开发布长信息,就小马智行在向香港投资人的路演材料中提及文远知行相关数据一事进行正面驳斥及回应:
运营区域造假:文远知行APP已公开在北京、广州提供纯无人Robotaxi服务,“小马智行”所谓“仅有北京1个地区”的说法,是对投资者的公然欺骗和误导;
运营数据造假:文远知行拥有700+ Robotaxi车队、超过2200天的公共运营记录,以及在北京、广州、中东等多地的商业化Robotaxi运营,在招股书中清晰可查。“已完成单数为 0”的指控,是毫无事实基础的捏造;
技术实力存疑:文远知行的“一段式端到端”量产应用已获博世、奇瑞佐证。而“小马智行”在无规模化L2+项目的前提下,宣称文远只有两段式,小马实现L4完全“一段式端到端”,此举在技术界恐成笑谈;
无视全球布局:文远知行在11国30城运营,于7国获牌,其中5国可进行纯无人活动,此为行业共识。
李璇驳斥称,小马智行的行为已超出正常竞争范畴,在路演和材料中有诸多片面不实、刻意贬低文远知行的表述,此类行为无疑会损害其自身在行业内的信誉。文远知行相信任何秉持专业精神的市场参与者都会对此有清晰的判断,我们要求其立即更正所有不实信息,我司保留一切法律诉讼权利。
两家“师出同门”的自动驾驶技术企业,就这样在上市前夕掐了起来。
公开资料显示,小马智行成立于2016年,其联合创始人楼天城、彭军曾经分别是百度智能辅助驾驶部门工程师和首席架构师;而另一边的文远知行成立于2017年,创始人韩旭也曾是百度智能辅助驾驶首席科学家。
在具体的技术路径上,两家公司亦是高度趋同:双方均主攻L4自动驾驶技术,在商业化思路上也以自动驾驶出租车(即Robotaxi)为落地场景,甚至在2024年登陆纳斯达克时,两家企业的估值都极为接近(文远知行44.91 亿美元、小马智行41.88 亿美元)。
《星岛》记者注意到,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分别于10月17日、10月19日通过港交所聆讯;10月28日,两家企业又共同在香港启动招股程序。若一切顺利,双方都会在11月6日挂牌上市。
同一个赛道、同一条路线、同一个规模、同一片市场……这场天赐的不是“良缘”,反而是“孽缘”。
今年6月,小马智行CTO楼天城抛出自动驾驶市场的“牌桌理论”,称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和无人化领域仅Waymo、小马智行、百度三家处于领先地位,包括文远知行在内的其他公司“均落后两年半以上”。
彼时文远知行CFO李璇也第一时间在朋友圈进行了反击,直接点名小马智行技术安全性与稳定性存疑,称对方“撞车到美国牌照被吊销,在北京撞马路牙子到起火”“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比别人强两年半?”
自此以后,结下了“梁子”的双方开始在舆论场上“针尖对麦芒”。
事实上,双方急于开炮对轰、极限拉扯的背后,不仅有舆论声量争高低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针对L4自动驾驶市场“资本”的争夺。
从营收方面,小马智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3543.4万美元,净亏损9064万美元;而文远知行同期营收为2787万美元,净亏损则为1.1亿美元,双方在商业化方面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亏损方面来看,2022—2025年上半年,小马智行累计亏损约6.38亿美元,同期文远知行累计亏损约9.25亿美元;
从募资金额来看,小马智行此次希望通过港股市场募资71.9亿港元,而文远知行的募资金额为29.32亿港元;双方大打口水仗的背后,更是一场在资本市场争夺“养分”的比拼。
也正因此,小马智行在路演材料中暗指文远知行覆盖面广度不足且技术深度也不如自身时,直接引发了竞争对手的强烈反弹。
很显然,仅从目前的行业发展态势来看,如今L4自动驾驶市场依旧处于“高亏损”“高投入”“低营收”的状态,对于没有造血能力的小马智行以及文远知行而言,无论是在美股上市亦或是香港上市,两家企业均希望通过融资,让自己撑到行业曙光来临的时刻。
截至11月3日,文远知行(NASDQA:WRD)报10.67美元/股,总市值33.37亿美元;小马智行(NASDAQ:PONY)报18.68美元/股,总市值71.97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