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难言之隐”到“微生态共识”:一场关于肛周健康的认知升维|CBNData报告

在我们的健康版图上,总有一些“隐秘的角落”——它们至关重要,却常常因感知度不强、传统观念束缚等原因而被忽视。

肛周,正是这样一个典型区域。它关乎超过半数成年人的生活质量,却长期被困于“羞耻感”与“沉默文化”的压抑之中。这不仅带来身体上的持续不适,更造成心理上隐形的煎熬。在尴尬与回避的背后,是我国肛肠疾病高患病率与低就诊率、低认知度并存的现实困境。

为此,马应龙药业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共同发布2025肛周微生态健康管理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提出“肛周微生态”理念,旨在推动肛周健康知识的普及,助力公众告别模糊的经验认知与被动忍受,迈入以微生态平衡为核心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新阶段。

500

国民肛周健康现状

沉默的冰山与隐形的负担

长期以来,中国成人肛肠健康状况正面临一高两低的结构性困境——肛肠疾病患病率居高不下,而公众认知率与主动就诊率却一直在低位徘徊。大量肛周问题人群默默忍受,“病耻感”和认知不足,让他们在身体和精神上备受折磨。

50.1%患病率背后的沉默围墙”

白皮书显示,我国成人肛肠疾病患病率高达50.1%,然而在不重视、患于隐处等影响下,有64.8%的患者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直至症状难以忍受时才被动寻求解决,错失早期干预的良机。痔疮、肛裂、肛瘘等肛周疾病作为其中常见的一类,现状亦不容乐观。

500

身心俱疲的双重煎熬

多数肛周问题人群频繁遭受病症困扰,约半数人每月发作2-3,承受疼痛、灼热等不适;与此同时,55%的受访者更受到“痛苦感”与“羞耻感”的心理叠加冲击,近半数人生活品质因此严重下滑。

500

高关注度与深困惑并存的信息断层

严峻的健康现状,也催生了巨大的信息需求。公共舆论场中,肛周健康并非冷门话题,#痔疮膏#等话题屡次冲上热搜,相关疾病词条总播放量也高达百亿次。社交平台上,“痔疮外痔肉球需要怎么消除”“肛周脓肿怎么办”等问题被反复提及。人们急需权威、系统、易懂的科学知识,尽快普及肛周微生态全周期健康管理,改善高讨论、低认知现状。

500

肛周微生态——从认知盲区到健康基石

什么是肛周微生态?为何维护它的平衡就能够从根本上改善肛周健康?白皮书给出了清晰的答案:肛周微生态是指肛周区域的微生态环境,主要由微生物菌群、皮肤、黏膜及外界接触环境组成。部分肛周疾病与致病菌直接相关,其平衡对健康至关重要。

被忽视的特殊区域:结构与功能的双重挑战

因结构功能特殊、易受感染且常被忽视等特性,大众对肛周健康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升。尽管已有四成人群认识到其重要性,但认知不足仍是主要障碍。

500

高风险的广泛人群:超越刻板印象的威胁

肛周疾病是一种不局限于地域、性别和年龄的现代生活方式病,任何忽视其风险的个人都可能成为其目标。它并不偏向于男性或女性,也并非嗜辣地区的专利,并且在司机、教师、办公室职员等需长期久坐久站的群体中高发。

500

复杂的疾病图谱:从常见疾病到病原体

除了打破刻板印象,白皮书还系统梳理了肛周疾病主要特征,描绘了一幅从常见疾病表现症状、发病原因、病原体到高发人群的图谱。

500

关键的微生态平衡:维系健康的内在逻辑

这些症状的背后,其实还指向一个核心——肛周微生态平衡和肛周健康密切相关。理解二者的相关性,就能够打开肛周健康管理的突破口。

肛周微生态由肛周微生物菌群、皮肤、黏膜及外界接触环境组成,存在着菌群平衡、酸碱平衡、代谢平衡,直接影响健康。一旦平衡被打破,连锁反应和恶性循环就可能发生——有害菌过度增殖、局部pH值异常、有益物质减少,这不仅会导致菌群失调与局部炎症、症状加重甚至影响器官健康、系统健康

维护肛周微生态平衡,远不止是解决一时的不适,而是建立一种从根本上守护健康的全新方式。

500

构建肛周微生态全周期健康管理新范式

那如何科学有效地展开肛周微生态管理?答案是:通过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的全过程管理,控制和降低疾病风险,助力肛周微生态保持良好状态,提升生活健康品质。

500

健康觉醒:从认知到行为的初步转变

全周期管理的观念,始于意识的觉醒。数据显示,40%的受访者首次关注肛周健康源于社媒科普,但“久坐”“玩手机导致排便过长”等不良习惯仍是普遍隐患。可喜的是,积极的转变正在发生,尤其女性正展现出更高的健康主动性,通过减少久坐、调节饮食、使用肛周护理产品等方式进行预防。这标志着健康管理正从“治已病”逐渐转向“防未病”,并以提升生活品质为重要目标。

500

500

洁净升级:湿厕纸渐成新趋势,新国标引领品质进阶

在所有的肛周行动中,清洁是维持微生态平衡的关键一步,然而,近半数人认为排便后存在清洁难题,主要为粪便残留、分泌物难除及细菌滋生

在这一痛点下,湿厕纸正逐渐成为肛周清洁的新选择。调研数据显示,肛周问题人群中使用湿厕纸的占比已达到52%。消费者关注点在于“杀菌防护”“不刺激”和“高效清洁”,期望在保持洁净的同时,温柔守护脆弱的肛周微环境。

此外,专家提醒,除了注意清洁,日常肛周保健中还应注意“内外兼修”,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搭配一些膳食纤维和益生菌等,并定期体检与筛查。

500

在这场变革中,马应龙作为行业引领者,率先落实新国标,通过构建安心、洁净、舒适、便捷、健康五重标准,共同守护肛周微生态健康,为消费者提供肛周健康养护新选择。

500

500

科学诊疗:线上化趋势与理性用药选择

当已经出现症状时,科学的诊断与治疗便成为破局关键。白皮书发现,诊疗环节正在呈现出明显的线上化趋势——75%的受访者通过线上渠道获取医疗信息与帮助。在用药选择上,软膏/乳膏剂、凝胶等剂型最受青睐。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医药在肛周治疗中仍占据重要地位,麝香、牛黄等中药成分在社媒端讨论声量高。

500

康复护理:专业细分与年轻化创新

全周期管理的最后一环,是精准的康复与持续的护理。白皮书显示,坐浴产品消费规模持续增长,直接带动了重组胶原蛋白、卡波姆等新兴成分的应用;与此同时,年轻群体关注度的提升,也同步促进了产品配方的持续创新。未来,康复护理领域将向着更智能、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有望进一步优化用户的康复体验,实现从治疗到愈后的完美衔接。

500

打破沉默,从认知到行动

《2025肛周微生态健康管理白皮书》清晰揭示了一个被长期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打破“一高两低”困境的关键,在于将“肛周微生态全周期管理”的理念转化为全民行动。从一片湿厕纸的日常选择,到一次线上问诊的勇敢尝试,每一次科学的行动都是在打破沉默。当微生态平衡的共识深入人心,各方主动推动健康理念重塑、标准提升、创新产品落地,我们迎来的不仅是个人生活质量的提升,更是社会健康文明的一大步。

来源:https://www.cbndata.com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