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转弯”!释放三大信号,全球市场松口气!

作者 | 醒木

10月26日,中美经贸团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结束为期两天的磋商,达成基本共识。

500

这是自今年5月以来中美经贸团队的第五次面对面磋商。从日内瓦会谈、伦敦会谈、斯德哥尔摩会谈、马德里会谈,再到这次的吉隆坡磋商,两国在谈判桌上经历了从激烈交锋到求同的微妙转变。

磋商核心亮点

有几个亮点尤为值得关注:

达成框架共识:据新华社消息,双方围绕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出口管制等一系列重要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交流,并就解决各自关切的安排达成了基本共识。双方同意进一步确定具体细节,并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会谈结束后,贝森特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表示,经过吉隆坡为期两天的会谈,双方达成了“非常实质性的框架协议”,"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此次磋商的成功,为即将在韩国APEC会议期间可能举行的中美会晤提供了基本条件与良好的氛围。美财政部长贝森特也明确表示,此次制定的框架能为"两国领导人举行会晤奠定基础"。

中方立场明确:据目前披露的消息,可以看出本次会谈讨论的经贸问题涵盖多方面,据猜测,我方可能要“全面取消所有美方关税与出口管制”。目前只是达成了框架协议,仍处于 “待细化” 阶段,但双方要谈的意向十分明确。同时,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26日表示,"美方表达立场是强硬的,中方维护利益是坚定的",从这句表述可以看出美国立场虽然强硬,但中国也不会随便妥协。

500

美方态度转向:其次,在于贝森特的态度,"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要知道特朗普在磋商前威胁表示,要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虽然说这是特朗一贯的谈判策略,但是这也从侧面看出美国要谈,想谈。之所以在中国不接受特朗普各种关税施压、并进行稀土管制和对等措施后,美国还要谈,那是因为中国对美国而言利益重大。

美国电动汽车、半导体和国防产业对中国稀土依赖,而中国对稀土开采、冶炼及回收实施精准的出口管制,有效扭转了美方一味施压的态势。与此同时,美方迫切需要恢复对华大豆出口以安抚国内农业州。从美国农业州的大豆出口预期,到中国稀土加工产业链的订单稳定性,均被双方磋商节奏深度牵动。这种“你有关切,我有筹码”的格局,使得谈判在平等基础上进行。

中国成果的深层意义

在美国对多国挥舞"关税大棒"的背景下,在多国都无力承受特朗普施压的情况下,中美间的磋商本身就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之所以能在谈判中坚定维护自身利益,根本在于其日益增强的经济韧性和战略定力。通过"双循环"战略,中国经济对美依存度持续降低,庞大的内需市场和完善的产业链体系,使中国有能力应对美国的关税压力。

500

图源:AI

与许多国家被动应对不同,中国在谈判中采取了精准反制策略。特别是对稀土的出口管制,直击美国高科技和军工产业的要害。此外,中国在芯片、新能源、5G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以及"一带一路"构建的经贸网络,都正逐渐转化为国际谈判的底气。

中美作为两大经济体,其贸易动态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国际金价、全球股市、原油和大豆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乃至跨国供应链的布局预期,都会因双方磋商进展产生连锁反应,其影响覆盖金融市场、实体经济与全球产业分工多个维度。中方在磋商中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原则,这本身就是对美国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最直接的回应。此次吉隆坡会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迫在眉睫的关税升级风险,标志着紧张局势趋于缓和,为全球市场注入了宝贵确定性。

总的来说,目前吉隆坡磋商,一定程度上缓解迫在眉睫的关税升级风险,而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展现的韧性与担当,不仅为自身争取了发展空间,更在全球贸易体系面临挑战的当下,提供了一份中国方案。

战友们,欲了解更多,就来【新财迷】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