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增肌、护脑一把抓!资本联合押注青春蛋白,下一代抗衰疗法升级来了?

几个月前,华尔街见证了一场离奇的股价暴涨:一家快要破产的基因治疗公司,因为一句“延寿20%”,股价在一夜之间飙了近8倍。
而让它“起死回生”的,是一种名叫Klotho的长寿蛋白。
推荐阅读:延寿20%,股价翻8倍!长寿蛋白概念股狂飙超黄金,财富密码来了?
近日,Klotho又带来了新的故事。美股新兴科技公司Avant Technologies和新加坡细胞工程老牌玩家Austrianova宣布,以50/50合资成立Klothonova,共同开发Klotho细胞疗法,剑指阿尔茨海默、心脏病、癌症、肾病等典型衰老疾病[1]。

图注:Austrianova官网公告
这种一方出钱推流量,一方出货源稳质量的“联营开店”模式,听着是不是像卖货?但新店刚挂牌,货架空空荡荡。而此时,作为一位专业的抗衰产品买手,面对这样一份项目计划书,你会如何评估?是未来的“爆款”还是又一个“智商税”?
让我们拿起放大镜,用选品的三步法,对Klothonova进行一次彻底的尽职调查。

选品第一步:
看卖点——流量自带,故事性感
如果要在近期所有抗衰分子中挑一个自带流量的选手,Klotho一定榜上有名。

先来说说Klotho蛋白是什么。
Klotho是一种由肾脏和大脑分泌的蛋白,它能调节钙磷代谢、抗氧化、抑制炎症,并被认为能改善神经功能。1997年,日本科学家在小鼠身上发现,当Klotho的基因被敲除后,小鼠会迅速衰老,表现出动脉硬化、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一系列典型衰老特征,寿命也骤降至约2个月[2]。
今年2月,《Molecular Therapy》发表的一篇研究证明了Klotho的延寿潜力:研究人员把分泌型Klotho(s-KL)基因导入小鼠体内,显著提升了体内Klotho蛋白水平,不仅使小鼠寿命延长了约20%,还提升了其肌肉、骨骼和神经功能[3]。

图注:2025年2月22日论文发表于《Molecular Therapy》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干预方式,带来的不仅仅是寿命的延长,更是一场多器官的“年轻化”风暴:它们的肌肉纤维增大了20%、骨小梁结构变得更结实、大脑中的神经新生过程也显著加速。此外,实验证明在中年开始“补课”也完全来得及,甚至效果更猛。

图注:2025年《Molecular Therapy》发表的期刊具体研究成果
一个分子就能让衰老“快进”或“暂停”,这种叙事向来喜闻乐见。
同时Klotho还兼具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与广阔的叙事潜力。它不像NMN那样被视为保健品噱头,也不像基因编辑那样离公众太远。它既有“延寿”的精神符号,又能落在具体疾病上,如:阿尔茨海默病、心衰、肾功能衰竭、癌症。
所以,当Avant联合Austrianova选择Klotho长寿蛋白,不仅是看中一个靶点的科研潜力,更是在挑一个能讲故事、能圈粉、能进入流量池的“爆品”。

选品第二步:
验班底——资本玩家与技术工匠的联手
要让一个“青春分子”变成可销售的产品,故事要好听,更要求班底靠谱。
先看“资本玩家”——Avant Technologies Inc. (OTCQB: AVAI)。
这是一家成立于2018年的美国上市公司,专注于收购、创造和开发利用人工智能(AI)的创新先进技术的科技公司,并提供一系列信息技术咨询服务。

图注:Avant Technologies官网
Avant的过往投资经历,印证了其敏捷猎手风格:2023年4月,以2600万股普通股收购Avant-AI自训练文本生成模型(无监督学习“自主进化”数据库),并以5000股优先股拿下Instant Fame数字拍卖平台;2024年11月,与Ainnova Tech签订协议,注入最高2000万美元建Ai-nova LLC,布局AI视网膜早检[4]。
从AI转向长寿科技,看似一次巨大的跨界,实则是其核心打法的延续。通过与Austrianova成立合资公司,Avant避免了从零开始自建研发的重资产模式。对于市值仅3000万美元的小市值公司,这条路径风险最低、回报最大。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9月15日,该公司向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提交了更改公司名称的申请,将名称从Avant Technologies Inc.更改为Avaí Bio, Inc.,以更好地反映其当前的业务。“Avaí”一词灵感源自巴西的Avaí河,象征“生命之源”,完美呼应公司押注Klotho长寿蛋白的野心[5]。

图注:2025年9月17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8-K报告
再看“技术工匠”——Austrianova。
这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公司,是典型的技术驱动型企业。Austrianova的核心技术——Cell-in-a-Box®是一种专利细胞封装方法,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硫酸纤维素酯(cellulose sulphate)胶囊将活细胞“装箱”成直径约0.5-1mm的半透膜珠子。这些珠子像一层“隐身衣”,阻挡宿主免疫细胞和抗体攻击,避免移植排斥,同时其多孔结构允许营养物质、氧气和废物自由扩散,确保细胞长期存活(可达数月)[6]。
目前这项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前和早期人类试验,许可给多家公司(如PharmaCyte Biotech),应用于干细胞、癌症、代谢性疾病等多方面。

图注:上半部分为Austrianova的Cell-in-a-Box技术,下半部分为Bac-in-a-Box技术
Cell-in-a-Box®技术在Klotho蛋白疗法中,就像给长寿工厂加层隐身护盾。先改造细胞,让它们变成持续分泌Klotho蛋白的机器。然后把这些细胞装进Austrianova的专利硫酸纤维素酯胶囊,胶囊的多孔壁像智能过滤器,可以很大程度上挡住免疫细胞和抗体,避免身体排斥,同时让营养和氧气进来,废物出去,Klotho蛋白轻松渗入血液,实现零负担长期释放,长达数月。
在Klothonova的项目中,这项技术从实验室到植入,操作简单成本低,将Klotho从一次性注射转变为一种能够长期、稳定释放的“微型工厂”,从而为身体提供持续的Klotho蛋白补充。


选品第三步:
拆模式——不学巨头,专走窄门
卖点和工厂都堪称优秀,但最精髓的一步,在于Klothonova的商业模式——50/50的合资公司(JV)。据说这种模式是抗衰领域小公司的“穷人翻身术”。

在长寿科技领域,主流的玩法有几种:
一是谷歌Calico的“豪门”模式,母公司Alphabet直接投入数十亿美元,成立全资子公司慢慢烧钱,优点是稳定,缺点是慢且昂贵,非一般玩家所能效仿[7];
二是Unity Biotechnology的“VC狂欢”模式,通过一轮又一轮的风险投资,将一个科学概念推向临床,这如同“众筹”,资本热烈但风险极高,就在8月Unity宣布了其退市的消息;
三是传统制药巨头的“大船”模式。像诺和诺德这样的巨头,可能会投入巨资布局细胞疗法等前沿领域。但它们的战略重心可能会转移,一旦发现像GLP-1减肥药这样更具确定性的现金牛,就可能毫不犹豫地砍掉耗资不菲但前景尚不明朗的长线项目,让多年的投入付诸东流。
相比之下,Klothonova的JV模式显得更接地气,也更聪明。

在金融课本里,JV就是一种“共赢杠杆”。对Avant而言,它无需支付天价收购款,就能深度绑定Austrianova的核心技术;对Austrianova而言,它不用出让整个公司的控制权,就能为单一项目获得稳定的资金和全球推广的伙伴。这是一个低门槛、高效率的风险分担机制。
而且这种模式非常灵活,万一项目进展不顺,双方可以随时“分手”,将损失最小化,避免了all in带来的灭顶之灾。
不过话又说回来,Klothonova目前还成立不到一个月,官网搜了半天连影子都摸不着,项目细节也还停留在新闻稿和计划书里,一切都像纸上谈兵的蓝图。因此,尽管这个“JV模式”值得称道,但它仍是一个需要用时间和里程碑来填充的“期货”,而非现货。
给买家的建议 —— 先收藏,等收货
长寿时代,选对品=多活几年。
Klothonova的出现,像抗衰产业的“淘宝升级”:用小成本撬动大技术,分散风险,赌一个未来可能的大机会。
但科学毕竟不是直播带货,不能一夜返老还童。长寿这件事,喊得再响,也不等于跑得快。耐心、谨慎观察,才是买家最稳妥的策略。
声明 - 本文内容仅用于科普知识分享与抗衰资讯传递,不构成对任何产品、技术或观点的推荐、背书或功效证明。文内提及效果仅指成分特性,非疾病治疗功能。涉及健康、医疗、科技应用等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医疗相关请寻求专业医疗机构并遵医嘱,本文不做任何医疗建议。如欲转载本文,请与本公众号联系授权与转载规范。
参考文献
[1] Avant Technologies Inc., & Austrianova. (2025, September 18). Avant Technologies and Austrianova sign joint venture licensing agreement to advance Klotho-based therapies [Press release]. PRNewswire. https://austrianova.com/2025/09/19/avant-technologies-and-austrianova-sign-joint-venture-licensing-agreement-to-advance-klotho-based-therapies/
[2]Kuro-o, M., Matsumura, Y., Aizawa, H., Kawaguchi, H., Suga, T., Utsugi, T., Ohyama, Y., Kurabayashi, M., Kaname, T., Kume, E., Iwasaki, H., Iida, A., Shiraki-Iida, T., Nishikawa, S., Nagai, R., & Nabeshima, Y. I. (1997, November). Mutation of the mouse klotho gene leads to a syndrome resembling ageing. Nature, 390(6655), 45–51. https://doi.org/10.1038/36285
[3]Roig-Soriano, J., López-Otín, C., & Serrano, M. (2025). Long-term effects of s-KL treatment in wild-type mice: Enhancing longevity, physical well-being, and neurological resilience. Molecular Therapy, 33(4), 1449–1465. https://doi.org/10.1016/j.ymthe.2025.02.019 (PMID: 39988871)
[4]Avant Technologies Inc. (2025, August 12). Quarterly report pursuant to Section 13 or 15(d) of the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 for the period ended June 30, 2025 (Form 10-Q). 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https://ir.avanttechnologies.com/site/assets/data/1740797/000174079725000043/AVAI_10-Q.htm
[5]Avant Technologies Inc. (2025, September 17). Current report: Application to change company name to Avaí Bio, Inc. (Form 8-K). 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https://ir.avanttechnologies.com/site/assets/data/1740797/000174079725000045/AVAI_8-K.htm
[6]Austrianova. (n.d.). Cell-in-a-Box. Austrianova. Retrieved October 15, 2025, from https://austrianova.com/cell-in-a-box/
[7]Fierce Biotech. (n.d.). Alphabet's Calico stitches $596M deal for Mabwell's anti-aging asset. Fierce Biotech. Retrieved October 15, 2025, from https://www.fiercebiotech.com/biotech/alphabets-calico-stitches-571m-deal-mabwells-anti-aging-asset



时光派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