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熄火,打苹果只能靠华为Mate 80了
文源:源Byte
作者:柯基的柯
iPhone 17系列爆火出圈,华为Mate 80系列还在博主与媒体的各类猜测中,迟迟未能露面。
10月27日,据一些数码大V的爆料,一款即将亮相的旗舰级智能手机将全系配备由国内头部厂商提供的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方案,其核心模组关键部件已实现全面国产化,且整体采购量达到较大规模。
结合现有信息与公众推测,这款机型极有可能是华为Mate 80系列,且将在11月中下旬正式发售。
自iPhone 17系列引发销量狂潮之后,市场上关于华为Mate 80上市的消息就从未停息过,结果等来的都是“狼来了”的故事。
从目前的市场销售情况来看,在“加量不加价”的iPhone 17系列面前,一众国产旗舰机纷纷败下阵,有机会实现“对标”的小米17系列,也因自身的一系列事件而丧失市场声量,只能无奈选择猥琐发育。
环顾四野,唯有华为Mate 80系列还有一战之力。
01
iPhone凶猛
华为,是有进攻压力的。
给华为带来“寒意”的,是苹果的iPhone 17系列。
Counterpoint报告显示,iPhone 17系列在首发10天内在美国和中国的销售量较iPhone 16上升约14%,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标准版机型表现突出。
据供应链消息,苹果已对iPhone 17标准版追加了订单。
相比去年,黄牛今年在iPhone 17系列上大发横财,9月19日发售当日,各大苹果官方直营店门口都是人山人海,一拨是排队领取首发抢到手机的消费者。而另一拨就是在门口蹲守收手机的“黄牛”。发售当天iPhone 17 ProMax机型加价最高,256GB-1TB机型热度最高,首日加价额度400元~1500元不等。
去年今日,黄牛只能在iPhone 17系列上赚个200元不到,几乎就是一个代购的“辛苦费”。
另一份来自Deepwater的报告也强调,iPhone 17开启了苹果自新冠疫情以来的最强劲销售势头,新款iPhone等待时间比去年拉长了13%,显示出市场需求之旺盛。
如此强势表现,直接助推苹果股价起飞。
10月21日,苹果收涨3.94%,报262.24美元刷历史新高,总市值达3.89万亿美元,超越微软成为美国第二大市值公司,仅次于英伟达。
在iPhone 17系列正式发售之前,市场还是一片唱衰。
9月初,也就是iPhone 17系列上市前夕,“康特波因特研究”数据显示,目前苹果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为12%,位列第六。今年夏天,荣耀的市场份额为15%,小米、OPPO和华为的市场份额均为16%,vivo为19%。
临近双十一,苹果乘胜追击,陆续开启相应促销活动。天猫苹果旗舰店显示,iPhone 17 Pro系列直降300元,券后价8699元起,Pro Max版本9699元起。此前在拼多多等平台,256GB版iPhone 17经补贴已降至4999元,顶配2TB版iPhone 17 Pro Max也大幅下调。
截图来源于天猫苹果旗舰店
与此同时,苹果还在加快AI等功能在中国的落地。10月17日,苹果公司CEO库克透露,Apple Intelligence目前正在努力进入中国市场。他同时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做了不起的事情,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包括救人性命。
任凭苹果按照既定节奏推进,势必会挤压华为的操作空间,需要出手打乱苹果的进攻节奏。
02
都哑火了
华为不是没想过遏制苹果,
就在8月27日,苹果官宣将于太平洋时间9月9日10:00(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举行秋季发布会。
就在同一天,华为官宣,将于9月4日发布新款三折叠屏手机,一度为外界视为对苹果的精妙卡位。
去年,华为就是靠着三折叠实现对苹果的卡位,直接吸走流量。今年,故技重施,收效甚微。
据IDC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到221万台,同比下降14%。“受客观物理条件限制,折叠屏手机在轻薄和折痕等硬件方面已达瓶颈,短期内难有更大突破。上个季度短暂回暖以后重新进入到下降趋势。”IDC分析指出。
图片来源于IDC
折叠屏手机的强波动性,使得该品类只能短暂骚扰,很难实现真正打击。
此前,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曾经历多年高速增长态势,但自2024年第三季度开始增速下滑,该季度同比增长13.7%,2024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04.6%,2024年第四季度,该市场则首次陷入下滑态势,同比下滑9.5%,不过,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重回增长,同比增长49.3%。
真正抗输出的,是华为Mate系列。以目前苹果的强势表现,在三星长期缺位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只能指望华为Mate系列了。
毕竟,小米高开低走,一通有烟无伤的操作,打了苹果一个寂寞。
在国内市场,IDC数据显示,虽然小米手机出货量从今年第一季度的第一名下滑至第三季度的第四名,苹果爬到了第二名,但第四打第二,理论上存在拖住节奏的可能。
9月15日,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发文称,小米17系列,产品力跨代升级,全面对标iPhone,正面迎战。虽然雷军和小米的一系列操作引发网友的争议,认为存在“碰瓷”的嫌疑,但小米的战略目的达到了。
9月27日的首销,小米17全系开售5分钟,刷新2025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新机系列首销全天销量、销额纪录。
然后,小米就出了意外,直接哑火。
10月13日凌晨,一辆小米SU7在成都街头失控撞击后迅速起火,由于车门无法从外部打开,施救的路人只能看着汽车燃爆。事件一出,瞬间点燃了公众对小米汽车安全性的疑虑,小米的股价应声下跌,跌幅一度达8.74%、蒸发市值近千亿。
截至10月15日,雷军的抖音账号已在48小时内掉粉6万、一个月内掉粉超29万,从万众追捧的“雷神”、到深陷舆论漩涡的争议中心,小米与雷军,正在经历一场舆论过山车。
指望这个节骨眼上的小米再做任何主动发声,都极为不现实。无法“对标”的小米17系列,自然武功大减。
这样一来,华为的压力就更大了,眼见苹果逐步蚕食市场,颇有当年一家独大的气势。
03
要比苹果还卷
卷硬件,是iPhone 17系列大获成功的关键。
从“挤牙膏”到“大方给”,苹果大变脸。
iPhone 17的标准版搭载了多项Pro级功能,新增120Hz刷新率,且机身尺寸与iPhone 17 Pro一致,均为6.3英寸,同时配备第二代抗反光超瓷晶面板,起步是256GB,定价维持在5999元,是苹果史上升级最大的标准版。
截图来源于苹果官网
iPhone 17标准版之所以被看作“降维打击”,因其在配置大幅提升的同时,价格却保持稳定甚至变相降价,使其直接进入中高端安卓手机的核心价位段,以更高的品牌溢价和优秀的综合体验对其形成压力。
有评论认为,“安卓厂商夜不能寐啊,新的iPhone17、256GB,苹果官方5999元,次年‘618’降价到5000元左右,‘双11’再打打折,到时候二手卖个两三千,看看安卓厂商倒闭几家吧!”
在这种情况下,华为Mate 80系列如果不在整体机能做全面升级,很难打动中立消费者。
配置方面,华为 Mate 80系列预计将搭载新一代芯片,并预装鸿蒙OS 6操作系统,屏幕配置上,Mate 80标准版预计采用6.75英寸1.5K分辨率OLED直屏,Pro及以上版本则可能配备6.89英寸双层OLED或等深四微曲屏幕,边框宽度控制在约1.2毫米,峰值亮度可达4000尼特,全系大概率延续昆仑玻璃2.0,抗摔能力相较前代提升30%,而RS非凡大师版则可能采用钛合金中框。
这一回,华为也学起苹果,将部分高端机型上的配置下放至基本款。过往,华为Mate系列的3D人脸只有Pro版才有,这次全系标配,不管是标准版还是Pro版都能用上
在时间窗口上,华为已经不占上风,如果不在硬件上拉满诚意,就只能指望苹果主动犯错。
苹果通过在印度产能布局,已经绕过了关税的暗雷,理论上不存在系统性的风险。万事俱备,只等最后的AI落地。
能不能遏制住iPhone在中国的上升势头,就要华为Mate 80的表现了。此时,它似乎成为“全村最后的希望”。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