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3000吨轮船“坐电梯”,中国又创造世界第一

500500

又一个大国重器,呈现在全世界的面前。

前段时间,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世界最大卷扬式垂直升船机,百色升船机主提升机在中国能建葛洲坝机船公司顺利交付。

此次交付的主提升机是百色升船机的“动力中枢”,后者是目前全球在建的最大升船机项目,建成后将是仅次于三峡升船机的世界第二大升船机,也是全球最大的卷扬式垂直升船机。

百色升船机具有全球最长提升船厢、10700吨卷扬式提升总重、提升高度88.8米、核心部件280吨卷筒微米级精密制造等多项“世界之最”,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实力推向新高度。

未来,3000吨轮船可以“坐电梯”、“跃龙门”。

500

通俗地讲,升船机其实就是“给船坐的电梯”。

在没有升船机之前,船舶要想在不同高度的水面之间穿梭,比如,遇到大坝或急流,要么是走多级台阶式船闸,要么就只能远远绕路或者开足马力硬闯。

这些都不是好办法。

过船闸虽然安全却慢得熬人,绕路则可能多走几十上百公里,费油又费时。硬闯显然是下下之策,安全性差,而且遇上大高差,就根本没法过去。

升船机的出现,完美地解决了以上这些问题。

500

俯瞰三峡大坝的船闸

首先是快。

以既有升船机又有船闸的长江三峡大坝为例,“大船爬楼梯,小船坐电梯”——“楼梯”是船闸,“电梯”则是升船机。

三峡船闸为双线五级船闸,全长6.4公里,上下落差113米,采用五级梯级设计降低水位差。

作为目前世界上连续级数最多、总水头和级间输水水头最高、技术最复杂的内河船闸,其最大单级闸室工作水头达45.2米。

这个船闸原来是世界第二,现在被珠江上的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船闸超过。

五级船闸就是五个楼梯台阶,过一次最快需要两个半小时。这已经很快了,有些船闸落差小,反而需要三四个小时。

三峡升船机看上去就像大坝旁边的电梯井,承船厢132米×23.4米×10米,可载3000吨级船舶,爬升高度113米,全线总长5000米,为世界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升船机工程,过船只要大约40分钟,大幅节省航运时间。

500

三峡大坝的船闸

第二个优点是稳。

靠“承船厢+配重”运作,不像船闸那样每级每次都要进水,船在厢内几乎是完全平静的水面,不会因水流波动摇晃。

第三个优点是省。

船闸无论上行还是下行,都需要反复充水、放水,每次还都需要调节水位,能耗比较大。

升船机则不存在这些问题,长期用更经济。另外,升船机不需要航船爬坡,也大大减少了船只的动力消耗。

有些大坝因为落差高,必须设计复杂的多级船闸,长度就会拉很长,而升船机则很节约空间,施工成本会大大下降。

升船机的操作也比较简单。就像把大象装进冰箱一样,分为三步:装船、移船、放船——

第一步,把船“装”进承船厢,相当于是个装水的大“盒子”;

第二步,像跷跷板一样,用很小的力拉动巨重的船厢,让承船厢带着船平稳上升或下降;

第三步,等承船厢与目标水面齐平,开闸门,船直接开出去,完成高度切换。

500

在承船厢中的船只

一句话,升船机就是把“爬楼梯”变成“坐电梯”:几十分钟完成百米落差,船在静水里稳如泊港,还省水省电省地皮,妥妥的内河通航利器。

下次如果再有机会过大坝,记得选“电梯”。

500

升船机,经常是看着简单,实现起来就很难。

相比欧洲在运河上建设升船机的悠久历史,我国起步晚很多。

我国此前中小河道航运多靠天然航道或简单船闸,没有建升船机的迫切需求。

升船机对机械、结构的要求相对较高,中国古代的技术和工业基础跟不上,到了近现代,又落后于西方。

直到改革开放后,我国才逐步具备大型机械加工、高难度工程建设的技术储备,也慢慢能支撑升船机的设计建造。

好饭不怕晚,21世纪后,随着经济发展对高效航运需求激增,我国的升船机技术也攻克难关,站上世界之巅。

中国在升船机领域的弯道超车,练就出独特的武功,不但形成了自己的技术特色,还在各个方面实现了创新。

三峡升船机是齿轮齿条爬升式升船机的代表,是升船机中的大力士,最大爬升吨位1.55万吨,提升高度113米。

500

升船机内部的“螺母柱”

这项世界纪录靠刚性齿轮齿条驱动,其安全性则由“长螺母柱+短螺杆”安全锁来实现——这被认为是目前最安全的升船机设计方案。

在四个塔柱上固定着强度极高的“螺母柱”,承船厢两侧带着短“螺杆”。正常运行时,两者有微小的间隙,保证不接触,避免动力损耗。

一旦承船厢平衡打破,系统检测到异常,驱动机会立刻停止,间隙消失,短螺杆会像拧螺丝一样旋进长螺母柱并自动锁死,将万吨船厢牢牢固定在塔柱上。

这套机械锁死系统不依赖电力,确保了极端情况下的绝对安全。

此外,升船机两侧每隔3.5米就设有逃生通道,为乘客提供了快速疏散通道。

与之相得益彰的百色升船机,是全球最大的钢丝绳卷扬式升船机。

所谓卷扬式升船机,是指承船厢的升力是钢丝绳卷扬提供,对应的,钢丝绳卷扬机是升船机的主提升设备。

卷扬式升船机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钢丝绳卷起,承船厢升起;钢丝绳放开,承船厢下降。

类似的卷扬设备,在工程机械中很常见。比如下图就是一个能拉升10吨重物的卷扬机。

500

卷扬机

百色升船机的系统采用多根钢丝绳协同工作,外加智能控制系统,能平稳又精准地将10700吨的重量抬升88.8米,这在卷扬式升船机中遥遥领先。

能有如此的提升力,关键在于让所有的钢丝绳都像一双手的十个手指头那样同步工作。

这套智能传动控制系统,能实时感知每根钢丝绳的受力、速度和小齿轮的位置,再通过各种智能算法,自动调整每台电机的输出,确保所有提升点保持在同一水平。

还有一种是中国原创的水力驱动式升船机,已经在景洪水电站使用,最大提升高度66.86米,过船吨位500吨,升降时间全程约17分钟。

水力驱动式升船机的原理是浮力定律,系统核心是一个巨大的浮筒,淹没在充满水的竖井中。

通过管道向竖井充水或排水,改变浮筒所受的浮力,从而直接带动与浮筒相连的承船厢升降。

即便发生漏水或停电,系统也能自然稳定在新的平衡点,安全性高。

500

景洪升船机

中国很大,河流很多,每条河每个河段的水文条件都不一样。

在解决水坝通航的问题上,中国工程师面对的早已不是单一技术难题,而是如何为不同地理条件(如高坝、缺水地区)选择并优化最佳最安全的方案。

齿轮齿条式更适合超高提升,且安全冗余高;钢丝绳卷扬式通过智能控制,实现了万吨级提升的平稳可靠;水力式升船机更将安全这一要素发挥到极致。

可以说,每一条河流,中国都能找到适合的方案。

500

百色这次站上巅峰,新的第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从产业链角度看,升船机这类“大国重器”的建设过程,能极大地拉动国内重型机械、高端钢材、精密仪器、智能控制系统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和技术升级。

比如,促进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提高了国内重型机械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通过对零部件供应商、整机制造商进行整合,从而带动了整个重型机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这些领域的快速蜕变,不但支持了国家对高新科技产学研不断迭代的战略要求,还顺便培养出一大批顶尖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更大意义是,释放了我国黄金水道的巨大潜能。

水运的成本远低于铁路和公路,大型升船机的建成,将上游原本不通航或通航标准低的库区水域,与中下游的干线航道连接起来,形成了干支联动、通江达海的高等级航道网络。

这极大地延伸了航运里程,提升了整个水系的运输效率,节约了运输成本。

三峡升船机就是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关键性工程之一,保障了长江黄金水道主通道的畅通,激活了如重庆、四川这样的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十多年前,为了治理水患、开发水电资源,百色水利枢纽诞生,在防洪和发电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高耸的大坝也将黄金水道右江拦腰截断。

百色升船机的建设,对上游的云贵等内陆省份来说,意味着打开了一条极其重要的水运出海通道。

500

长江和珠江航运图

经右江、珠江出海的最便捷通道被打通后,预计可缩短传统航程约560公里,是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

西南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炭等大宗货物可以通过经济实惠的水路向东部沿海运输,而不是仅仅依赖成本更高、运力更有限的公路和铁路。

一条水运通道的开通,盘活的是整个西南的经济。

我国是水电大国,内河航运与水电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

升船机,作为“大国重器”的集大成者之一,确保了水利枢纽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成为赋能国家能源战略和航运战略的重要支撑点。

升船机,让天堑变通途!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