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城市时,怎么样能给残疾人建设更多的辅助行动设施,让他们能自由通行?

郑智化这事,我觉得要站在残疾人的角度去看待。

很多残疾人更需要的,是能够辅助残疾人自由行动的便利化设施。如果要排优先级的话,周围人的帮助不一定会排在最前边,而能够辅助他们自由行动的便利化设施,可能会排在更前边。

比如,正常人走楼梯时,一步便跨过去了,但简单的楼梯对于下肢无法行走的残疾人来讲,犹如深渊。残疾人更需要的是,楼梯边上有个滑坡,他们坐着轮椅自己便能够摇上去,而不是需要周围人帮忙,把他抬上去。

因为如果每次都麻烦周围人帮忙的话,心里会不断产生亏欠,欠别人人情。人情欠多了之后,如果脸皮不够厚的话,会产生心理负担,以至于慢慢的便不想出门了。

而且,被人搬来搬去的话,对自己的自尊也会产生一定打击。

我以前做过阑尾炎手术,当躺在病床上,被医生推来推去时,感觉自己成了一滩肉,仿佛不再是人,而只是一滩肉而已,完全失去了人格。

所以,残疾人最需要的,是能够辅助他们自由行动的便利设施。

比如,在上下跨越楼层时,有升降直梯;在上下公交车时,有自动放下直铺到地上的垫板,能够让他们比较方便的坐轮椅摇上去;在进出飞机时,当中间有高低不平或较大缝隙时,也有能够铺平的垫板,能够让他们通过轮椅比较方便的进出。

如果你把自己代入到残疾人的视角,当他说没有人性时,他不一定是说工作人员没有人性,而更可能是说设施不到位,没有照顾到他们的出行。

总是去麻烦周围人,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郑智化的微博吐槽,固然带有一定的情绪,但我觉得去批判这种情绪,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更有意义的是,通过这件事,我们要去想,我们在建设城市时,怎么样能够给残疾人建设更多的辅助行动设施,让他们能够在这个城市中,自由自在的通行。

毕竟,中国有几千万的残疾人,他们真的是弱势群体。

给他们建设更多的辅助行动设施,不是要给他们特权,而是为了能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能力,自由的在城市中出行、穿梭,让他们仅凭自己的能力,也能够享受城市的阳光、喧嚣、热闹等。

我觉得如果我们把话题讨论的内容,转到这个方向,可能会更有意义。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