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廊桥与飞机舱门必须得有20厘米的落差?
来源:@少年伯爵
今天有朋友留言询问:“为什么残疾人平时乘坐的轮椅进不了窄体机的舱门?必须得拄拐杖进飞机?为什么廊桥与飞机舱门必须得有20厘米的落差?”
如图1~图6所示——中国国航的轮椅服务规则➠网页链接






美国FAA对轮椅的规定➠网页链接
需要为没有独立行动能力的旅客免费提供使用机上窄型轮椅协助客舱内位移服务。
为什么必须换乘机上窄型轮椅呢?
因为窄体机(波音737和空客320)的舱门就那么窄,普通常规轮椅几乎进不去,不得不换乘图4图6的机上窄型轮椅,加上舱门口图9的斜坡板,才可以一路推到座位旁边。
而视频7是非常宽敞的宽体机,1分47秒的时候,电动廊桥直接与舱门精准对齐,常规轮椅可以直接丝滑推入飞机内。
有朋友可能就困惑了,为什么此时反而没有图8右侧红圈里的高度差呢?(深航专门解释了这是技术要求的高度差)。
原理很简单——视频7的入口不是常规入口,而是临时电动货梯(送机上食品+物料)的,可以随时电动调节,随时就撤走,而如图7左侧红圈所示的舱门口是乘客要用的长期廊桥,不能随时调节,而飞机舱门是往外开的,随着乘客、行李和燃油装载后,重量大增,飞机必然会出现大幅下沉,这20厘米落差就是为这个下沉做留的安全余量,否则下沉20厘米厚,廊桥直接把飞机舱门给顶飞了。
至于为什么有时候需要拄拐杖,因为很多机场没有配备图9的便携式坡道,也没有配备图10~图12的电动坡道,还有就是沟通不畅,有误会,可能没有按照类似图5国航的规则——提前一天下午16点前申请机上窄型轮椅。
对了,图8是台湾省航空公司的宽体机视频截图,是残疾人乘客下机时的画面,没有便携式坡道,有高度差,同样很费劲很不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