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向主题性花鸟画系列作品之八:主题性花鸟画的特点
李志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中国主题性花鸟画专项研修班”导师,兼任花鸟画工作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开封大学客座教授,文化部书画创作基地花鸟画艺委会秘书长,中国主题性花鸟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题性花鸟画的特点
(A)在绘画技法上有极大的包容性。主题性花鸟画出现在工笔花鸟画、小写意花鸟画、大写意花鸟画之后,这就为其借鉴利用这些技法创造了可能。它既可以做到细处毫发可见,也能呈现泼辣处泼墨倾天而泻的效果——泼墨大写时豪气逼人,用线则钢劲与飘逸相济、密集与疏放并存,用墨五色多变,用色如梦如幻。墨与色二者相结合,色借墨作依托,墨以稳重敦厚之态作色彩的骨架,最终相得益彰。同时,主题性花鸟画以传统笔墨为主要表现语言,也不排除吸纳其他艺术种类的优点,以此丰富自身。
(B)重生活,重写生。写生是主题性花鸟画创作的源泉,没有扎实的写生功底,就难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有人提出“现代科技发达,拍照片即可替代写生”,但答案是否定的。生活中的物象具有生命活力,它们千姿百态、穿插多变、摇曳生姿,能让作者被感染、被触动,进而激发对美的表现欲望;而照片是无生命的定格影像,永远无法捕捉到大自然中真正的生机与美感。
(C)有人将绘画分为密体和疏体两大类,关于“密体好还是疏体好”的争论长期存在。李志向先生认为,只要艺术品味达标,密体与疏体并无优劣之分。李可染夫人称李可染的画为密体,而大部分人认为徐渭、八大的画为疏体,若问徐渭、八大与李可染的画孰优孰劣,其实就像饮食偏好——有人喜欢辛辣,有人偏爱甜酸,难以用统一标准评判。主题性花鸟画兼收密体与疏体的特点,大家常见的多为密体作品,但李志向先生的《锦绣河山放声歌》是典型的疏体,且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画中三只鹅笔墨极简,形式感却格外强烈。(下期见此图)
(D)与传统花鸟画相比,主题性花鸟画具有多层次穿插组合的特点,且每幅作品都有明确的主题倾向。这种主题并非说教式、概念化的表达,而是通过画面与观众的个体感悟相互交流、融合后,自然呈现出来的。

李志向《群仙图》

李志向《雨润繁花香》

李志向《国色》

李志向《蕉园》

李志向《风轻送香》

李志向《鹤鸣九皋》

李志向《山中野卉》



八链名人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