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好是九十年代上学,那时我就读的学校老师工资还是比较有保障的

【本文来自《以现在的标准看过去的学校,只觉得当时的很多学校只配得上“离谱”二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我是SMILEFISH
  • 我父母都是老师,弟弟也是老师。我家最困难的时候就是90年代,老师工资一直发不出来,我父亲停薪留职下海去喂鱼。父母的内衣是腈纶的,非常不容易破的那种,都是补丁摞补丁。我弟弟去当老师的时候,工资不够吃的,小饭店欠一屁股债,调岗的时候是我父母去还的债。他还记得他的同事,下课后去市场当搬运工养家糊口,一问就是半年没发工资,家里揭不开锅。

我正好是九十年代上学,那时我就读的学校老师工资还是比较有保障的:差不多一个学生的学费能覆盖一个代课老师一个月的工资,两个学生的学费能覆盖一个公办老师的工资,我们整个学校是九个老师,六百来个学生,不存在这种困难,中间只有过一次因为有天灾问题,经费被挪用,他们工资欠发两个来月,为了解决工资欠发问题,中间学校还收过抗旱费,但那本就是大旱之后,农民哪还有钱,将近一半家庭都拖了挺久才交上这笔钱,于是全校老师集体暴走,上课时都把气撒在学生身上,那段时间我们都没少挨揍。

这个消息不仅来源于我爷爷特殊时期庇护的、当时正在小学当语文老师的养子,还来自于其他老教师的现实选择:他们通常会优先让自己的子女选择师范类的中专,以便孩子毕业后能接自己的班(是的,当时还有接班制),当时最有名的就是一位老师的儿子16岁师范中专毕业,去另一所学校当老师,经常擅自提前放学,因为相互之间都有交情,校长也碍于情面不太管,但有一次放学正好遇上“普九”检查,被通报批评,其父亲花了一周时间疏通关系才保住这个饭碗。

至于来自于纯第三方视角,那时但凡遇到一个不太认识的胖子,大家都在猜测他是哪个学校的老师😂。

所以毕业很多年后,有同学去看望初中老师的,也有去看望高中老师的,也有去看望大学老师的,但鲜有人提去看望自己的小学老师。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