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额超可口可乐、麦当劳!全球超级零售商的自有品牌,如何成为“大牌”

先问个问题:你最多能说出几个自有品牌?

胖东来的“DL”?盒马的“盒马工坊”?奥乐齐中国的“超值”?

自有品牌已成为国内零售行业的“标配”。从传统商超到新零售玩家,从硬折扣社区超市到零食量贩店,无一不在场上。《中国自有品牌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5)》显示:平均每家零售商每年新开发的自有品牌产品数,从2022年的83支,增长到2024年的142支。[1]

500

图片来源:FBIF Wow Food Awards

然而,让人脱口而出,并能撑起一定份额的自有品牌并不多。

根据《中国自有品牌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5)》,自有品牌销售额占比中位数为10%,近六成零售商自有品牌销售额占比10%及以下。同时,自有品牌的口碑也有待改善,部分消费者对自有品牌仍然存在“知名度不高”“质量良莠不齐”“不太注重包装”等印象。[1]

相比之下,各大海外零售渠道推出的自有品牌,在经过几十年的市场“洗礼”后,已走出“大牌平替”的原始设定,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大牌”。

营收规模方面,这些自有品牌已能独当一面,甚至与不少知名品牌相比也毫不逊色。根据市场研究公司Numerator对美国市场的调研,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12个月内,Trader Joe's和奥乐齐的自有品牌销售量,占到其总销售量的四分之三,Costco、山姆会员店、沃尔玛、Kroger等超市则在25%以上。[2]

2024财年,Kroger的自有品牌销售额达300亿美元[3],高于麦当劳259.2亿美元的2024年全年营收。2023财年,Costco约23%的营收,来自其自有品牌Kirkland Signature,为560亿美元,超过可口可乐公司2023财年的457.5亿美元。[4]

500

图片来源:REWE

海外消费者对自有品牌“买买买”的热情,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在自有品牌的支出,甚至比各大超市都能买到的全国性品牌增长得更快。

根据PLMA(自有品牌制造商协会)的报告,2024年美国自有品牌销售总额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71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9%,而全国性品牌同比只增长了1%。2024年,美国消费者每购买四件食品和非食品杂货,就有一件是自有品牌产品。[5]

自然,自有品牌走向“大牌”,除了营收规模、销售额等数据性指标外,品牌力、视觉符号、消费者认知都是重要的衡量标准。

《中国自有品牌发展研究报告(2023-2024)》指出:我国自有品牌将向3.0进化,自有品牌3.0的核心是品牌力。[6]而自有品牌表现突出的海外零售商,往往都注重品牌力的建设,有明确的产品主张、鲜明的视觉符号,不仅突出性价比,也向品质和创新要增长。

家乐福全球品牌形象总监Tatiana Ryfer,曾在FBIF2025演讲时提到:“品牌叙事的基础,是将战略和创意简报转化为顾客能理解、能感受到的故事。”[7]

FBIF以全球零售250强的自有品牌为主要调研对象,选取了其中在品牌力构建方面有亮点、且能被消费者感知的案例,主要从logo设计、命名策略、产品定位等角度,提炼出了几条将自有品牌塑造成“大牌”的方法论。

500

抓住细节,自有品牌也可以很高端

“性价比”是自有品牌绕不开的标签。

尼尔森IQ《商超自有品牌洞察》显示,国内消费者对自有品牌、厂商品牌的期待,仍然有明显的“错位”。对于厂商品牌,消费者追求更高级的用户体验和特定功能,但说到自有品牌,消费者更看重的是高性价比与基础需求满足。[8]

然而,海外市场的自有品牌们,早已不满足于“基础款”。要体现高端,就不能直接说高端,零售商们选择用更克制的包装、更精致的细节来定调。

1.徽章质感、手写风格,让logo有“高级感”

澳大利亚第二大零售商Coles旗下的高端自有品牌“Coles Finest”,被Coles称为“最精致的系列”,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高端自有品牌系列。[9]

500

图片来源:retail world magazine

这个系列的主品牌标识由三部分组成:一枚写着“Experience the Difference(体验不同)”的银色印章、Coles的标志,以及“Finest”的文字标识。在Coles看来,这些特征就是Coles Finest的“核心品牌资产”。

500

图片来源:world brand design

印章里的文字以及指南针的形状,暗示着品牌的定位:从世界各地精选产品。2024财年,Coles的收入增长了3.2%,其中Coles Finest的表现尤其亮眼,销售额增长20.4%。[10]

德国第二大零售商REWE的高端自有品牌“Feine Welt” ,提供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主打异域风情、卓越工艺、悠久家族传统。

500

图片来源:if design

与之呼应,logo呈现出类似烫金的效果,周身被小图标围绕,如代表海洋文明的美人鱼、象征热带产地的棕榈树。而在官网,REWE还介绍了意大利布拉塔奶酪、巴西香豆等产品背后的故事,为这个系列又增添了附加价值。

500

图片来源:REWE

2010年,“Feine Welt”拿下“世界三大设计奖”之一iF Design Award的金奖,获奖理由重点提到了logo的设计:“整个视觉的核心是REWE Feine Welt的logo——它由象征‘异域风情、美食与愉悦’的闪耀金色符号组合而成,中间则保留了REWE的品牌标识。”

沃尔玛的自有品牌“Sam's Choice”,推出于1991年,以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Sam Walton)的名字命名,是沃尔玛核心自有品牌体系中的高端线。它的logo类似信封的火漆印章,而logo里的“Sam's”像是用马克笔手写。

500

图片来源:沃尔玛

除了徽章式,手写感的复古花体字logo也在高端的自有品牌中较为常见,如H-E-B的“Central Market”、奥乐齐美国的“Specially Selected”。

500

图片来源:H-E-B

500

图片来源:奥乐齐美国

2.独幅视觉、留白排版,包装“少即是多”

法国第一零售巨头E.Leclerc的高端自有品牌“L'Origine Du Goût”,包装底色是清一色的黑,但更引人瞩目的,是位于画面中央、仿佛静物摄影的食材特写。

500

图片来源:E.Leclerc

“L'Origine Du Goût”在法语里的意思是“风味之源”,而这个系列的包装也在设计师的手中返璞归真,设计团队Notchup这样形容他们的设计理念:“我们回归了本源,回到最本质的东西。每一款产品都以最朴素、未经修饰的状态呈现——不加装饰,不做额外叠加,只展现它天然本有的美。”2018年,该设计获得了“包装界的奥斯卡”Pentawards金奖。

500

图片来源:dynamic seniors

Pentawards在《2024-2025包装趋势报告》里提到过类似的设计风格——“Solo Symbolics(独幅视觉)”。这种风格将一切精简,聚焦于一个品牌标识元素,起到“清晰胜于混乱”的效果。[11]

意大利第三大零售巨头Esselunga,也懂得克制的道理。它的高端自有品牌“ESSELUNGA TOP”,采用了以白色为主的包装,蓝色的主标识醒目,复古感的插画则起到一个造型上的作用,整体留白较多,使信息层次更加清晰,突出主标识与产品要素,也让视觉焦点更集中。

500

图片来源:Esselunga

500

卖得可以便宜,但不能显得廉价

提供平价的日常刚需产品,仍然是自有品牌的核心价值。但平价并不意味着低端,而零售商们要做的,是通过包装,让它们看起来不廉价,同时又能吸引消费者的兴趣。

1.起个好记的名字,降低传播的门槛

如果要在REWE买到最低价格的商品,那就选择自有品牌“ja!”没错了。“ja”推出于1982年,在德国的知名度达到92%,是德国最知名的自有品牌。[12]

500

图片来源:hajok

“ja”是德语的常用词,意为“是的、好的”,方便消费者记忆。这个系列的包装,最有标识度的就是它的logo:蓝底搭配白色粗体字,末尾加上感叹号,仿佛自带语气。同时,REWE也在官网强调,“ja”的质量不差,从2021年以来,“ja!”的许多产品已接受超过10万名顾客的测试,平均评分高达4.5星(满分5星)。

REWE表示,这个品牌名,本身就是一种承诺,即“是的,质量好,价格也好”,让消费者也忍不住说一句“ja!”。

2.有趣的画风,自带情绪价值

德国最大连锁超市EDEKA的自有品牌“GUT&GÜNSTIG”(直译为“好和便宜”),最有辨识度的是左上角的红色标志。EDEKA说,这是一个“微笑”的标志,代表着GUT&GÜNSTIG始终为消费者带来好心情。

500

图片来源:EDEKA

同时,设计师们也喜欢整些花活,根据不同品类的特点,在包装上放些符合情境的搞怪插画。

500

左图,意大利饺子;右图,烤坚果

图片来源:EDEKA

智利大型零售集团Cencosud的自有品牌“Cuisine & Co”,2023年获评智利“Best Branding Awards”的“最佳新品牌”奖项。Cencosud认为,“Cuisine & Co”旗下的各个产品线,不仅是“子品牌”,还是具备完整自我个性的品牌。

所以,他们在统一logo的同时,给不同产品线“穿上不同的衣服”,让包装成为品牌的“代言人”,通过独特的视觉语言直接与消费者对话。

500

500

图片来源:Cencosud

3.颜色够醒目,才能更吸睛

芬兰最大零售企业S集团旗下的平价品牌“Rainbow”,虽然主打的是基础款,但设计并不敷衍,不仅名为“彩虹”,连包装也是明快的彩色。

500

图片来源:S集团

沃尔玛2024年推出的自有品牌“bettergoods”,面向更年轻的消费者,定位在潮流、创新,但依然平价,70%的商品价格在5美元以下。与“Rainbow”相似,这个系列采用了大面积的、色彩明快的纯色背景。截至今年6月,“bettergoods”推出仅一年多,销售额已接近5亿美元。[13]

500

图片来源:沃尔玛

但如果只能给包装选择一种颜色,可能不少平价自有品牌的答案是吸睛的“黄色”。

Esselunga的自有品牌“SMART”,主打平价的主食和方便食品。“SMART”的包装,以明亮的柠檬黄为底色,点缀儿童涂鸦风格的极简线条插画,并用板正的字体清晰显示最重要的产品信息。

500

图片来源:Esselunga

按照Esselunga的说法,这个系列可以满足24小时的需求,“让消费者每天都能省钱”。而logo里的“S”用灯泡和货币的标志呈现,某种程度上也给了消费者省钱的心理暗示。

澳大利亚第二大零售商Coles,将自有品牌分为三个档次,“好、更好、最好”,自有品牌“Simply”就是那个“好”。它的包装以温暖明亮的黄色为主基调,搭配食材的手绘插画。

500

图片来源:the thrills

“Simply”的设计团队the thrills表示,他们想要打造的,是一个明亮、愉快、能在货架上一眼被发现的品牌,将黄色选为主色,不仅醒目,也可以传递愉悦的情绪,并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

加拿大第一零售商Loblaw Companies的低价自有品牌“No Name”,是加拿大最大的品牌之一,在零售行业的地位相当于咖啡界的Tim Hortons。[14]黄色包装和黑色Helvetica字体,是它的标志性特点。这种扎眼的黄色,让加拿大网友也忍不住吐槽,“比《芝麻街》的角色Big Bird还要黄”。

500

图片来源:cpa canada

无论是地铁广告、超市海报还是社交媒体的宣传片,Loblaw Companies在营销“No Name”时,也喜欢用上满屏的黄色。“No Name”打的平面广告,标语像它的产品一样直来直往,提醒消费者买到就是赚到。而“No Name”的广告片,风格像抽象的短视频,如果放在国内,评论区的热评可能会是“害我莫名其妙笑了一下”。

500

图片来源:Loblaw Companies

500

多元的,也是个性的

当自有品牌不断扩张,SKU自然而然会延伸至更多品类。Coles官网列出的自有品牌超过50个,其中32个自有品牌涉及食品饮料领域。Costco的“Kirkland Signature”,到2022年已经覆盖14个品类、超过350种产品。[4]

品类多、产品杂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自有品牌们如何在各个品类中保持个性和差异化。

1.保留品类的辨识度,再多一点信息和美感

有机食品是海外市场的热门品类,提到“有机”,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一种颜色——绿色。

事实上,不少有机自有品牌,确实会让包装带点绿,并用“BIO”(意为“有机”)命名,比如Kaufland的“K-BIO”、E.Leclerc的“Bio Village”、EDEKA的“Bio”,消费者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品类,但也仅限于此。也有一些零售商的品牌,在满足了品类信息传达的同时,让产品更有设计感。

其中一种方向是突出产品的功能性,达到甚至高出目标消费者的心理预期。

500

图片来源:Kroger

Kroger的自有品牌Simple Truth,是美国排名第一的有机无添加品牌,每年有超过3000万户家庭购买该品牌产品。2020财年,Simple Truth年销售额突破30亿美元。[15]

Simple Truth承诺,不含101种消费者表示不希望在食品中添加的成分。同时,它也在包装上强化了这个特点。Simple Truth整体的设计简单清爽,更注重文字信息的呈现,一方面强调没有某些成分,比如肉类中没有抗生素,另一方面突出营养信息,比如标出零食中蛋白质的含量。

500

图片来源:Kroger

另外,通过设计突出“有机感”,把“有机”包装成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可行的思路。

Esselunga的有机自有品牌“BIO”,通体都是柔和的浅绿色,让不同产品的风格保持了统一。logo则为太阳和“bio(有机)”的组合,背景里还有手绘风格的农场风景画与食材插画。除了表现产品是“有机”之外,这个系列也在贩卖一种有机的设计美学。

500

图片来源:Esselunga

美国零售巨头Ingles Markets的有机自有品牌“Harvest Farms”,则是把“有机感”放在logo上表达。这个logo的样式类似复古的邮票,周身带有齿孔边框,中间是一幅谷仓与农田的手绘风格插画,在包装上有强烈的存在感。虽然产品的底色并不统一,也没有像套模板那样突出绿色元素,整体观感仍然和谐,且有辨识度。

500

图片来源:Ingles Markets

2.别像写说明书那样命名,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说“人话”

素食、无乳糖、无麸质、无特定过敏原等,是海外市场的热门需求,也催生出了很多自有品牌。一些零售商在给这些自有品牌命名时,会直接带上“Veggie(素食)”之类的关键词,不能说有错,但也较为中规中矩。

不过,也有一些零售商,在起名的时候注重“意会”,描绘这些产品带给消费者的感受,让消费者吃得健康的同时,还能收获一些情绪价值。

500

图片来源:Wegmans

美国零售巨头Wegmans的自有品牌“Food You Feel Good About”,直译为“让你感觉良好的食物”。这个名字像一句口号,与消费者隔空对话。Wegmans介绍,这个系列不含任何不必要的人工色素、香精、防腐剂或甜味剂,消费者只需要认准产品上标志性的黄色横幅。

500

“Food You Feel Good About”产品

图片来源:she knows

Coles的自有品牌“Joyful”,主打低糖健康零食。包装色彩丰富,正面强调含糖量低,背面介绍低糖的产品理念。就像“Joyful”的意思是“愉悦的”,这个自有品牌想要打破外界对低糖产品的刻板印象,主张“更健康的,也能更快乐”。

500

图片来源:world brand design

“Joyful”设计方Hulsbosch的创意总监Mikey Hart表示,这些零食里“坏的成分”更少,“好的成分”更多,而且它们好吃、有味道,不会像纸板一样寡淡无味。2023年推出的“Joyful”,已经成了Coles增长最快的低糖系列之一。[16]

500

图片来源:world brand design

而为了被食物过敏或者不耐受困扰的消费者,Coles还推出了另一个自有品牌——“I'm Free From”,这个系列不含特定过敏原。“Free From”是海外常见的食品饮料品类名,意思是“不含某种成分”,Coles在这个基础上加了一个简单的主语,和消费者拉近了距离。

500

图片来源:Coles

Esselunga的自有品牌“Equilibrio”(意大利语,意为“平衡”),解决的是无麸质、无乳糖、降低胆固醇等需求。通过这个系列,Esselunga想传达的理念是,在不牺牲口味的前提下,也能吃得健康。

500

图片来源:Gdoweek

3.讲故事、上价值,常见的品类也能有新鲜感

番茄是常见的农作物,在哪里都可以买到。但如果有品牌告诉你,他们的番茄是跨越了2.8万公里之后从120多个番茄品种里选出的3个品种,不使用任何杀虫剂,可以完美还原童年的味道,像小时候奶奶家的花园刚摘下来的一样,你会不会有立刻下单的欲望?

这个故事是真实存在的,主人公是Coles,上面提到的番茄属于他们的自有品牌:Grandma's Heirloom,直译为“奶奶的传家宝”。

Coles擅长从情感的角度上升品类的价值,他们还为不完美的果蔬推出了一个自有品牌,偏偏还叫“I'm Perfect”(我很完美)。Coles对此解释,“形状不完美,味道完美”“内在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虽然这个系列的包装有些朴素,但对环境友好的理念又弥补了这一点。

500

图片来源:Coles

其他零售商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社会责任。

意大利第二大零售巨头Coop的自有品牌“Solidal”,是一个社会责任品牌,通过推动公平贸易,支持原料生产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包装上就展现了互助的主题,Solidal的“O”里,有一对相互接近的手。光是10种不同的巧克力产品,就可以让发展中国家的1.2万多名小农户受益。[17]

500

图片来源:esm magazine

欧洲连锁巨头Kaufland的自有品牌“K-Wertschätze”,提供鸡蛋、肉制品、乳制品等日常刚需产品,强调“公平饲养”,养殖方式更符合动物福利。

包装正面写着“Für mehr Tierwohl”(德语,意为“为了更高的动物福利”),将品牌理念放在了显眼的位置。而在官网,Kaufland还详细介绍了动物的生活条件好在哪里——鸡是散养的、奶牛晒足了太阳、猪的“宿舍”比法律要求的空间至少大40%......

500

图片来源:esm magazine

2024年,“K-Wertschätze”被德国消费者研究协会 (DtGV) 评为食品零售行业“最佳自有品牌”之一。

500

带点“在地感”,让出处可被感知

《情感化设计》作者唐纳德·A·诺曼,将设计分为三个层次: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其中,反思层关注的是产品给人的感受、人的自我认同,受文化、经历、知识等因素影响。而“地域感”的包装设计,往往可以唤醒某种文化记忆,让消费者与产品建立情感上的链接。

国内零售商的自有品牌,已经出现了一些地域特色突出的品类,如生鲜、 农产品、HPP果汁。当零售商们越来越强调“产地直采”“垂直供应链”,除了从源头提升产品质量与供应效率,也让产品逐渐有了更明显的地域标签。

而在海外零售商的自有品牌体系里,“地域感”已经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产品语言,覆盖多个品类,既扎根本土,也放眼全球,并被高调地写在包装上,作为产品的核心卖点。

1.产地打明牌,让土特产更接地气

E.Leclerc的自有品牌“Nos Régions ont du Talent”(直译为“我们的地区很有才”),主打平价的法国地方特色食品,平均售价低于全国性或者地方性品牌。从这个自卖自夸的名字就可以看出,E.Leclerc对法国“土特产”的重视。

这个系列包含约500种地方特产,由200多位生产者提供。为了突显地域特色,logo里加入了法国地图的轮廓。官网还会介绍一些本地供应商的故事,有的传承了30年的鳟鱼熏制工艺,有的延续着1909年以来的饼干风味。

500

图片来源:LinkedIn

2024年,“Nos Régions ont du Talent”迎来了自己的25周年。E.Leclerc称,这是法国销量第一的地域风味品牌,2023年该品牌销售1.13亿件产品,光是布列塔尼荞麦薄饼就卖出360万件。[18]

500

销量最高的产品TOP3

图片来源:E.Leclerc

Coop的自有品牌“Fior Fiore”,则是要让消费者体验到最正宗的意大利风味。

Coop表示,这个系列100%在意大利制造,“Fior Fiore”在意大利语中指“某件事物中最精华的部分”。Coop还设计了一张风味地图,直观展现部分产品的产地。2020年,Fior Fiore共有400多种产品,并成为Coop销量第三大品牌。[19]

500

左图,其中一款产品;右图,风味地图

图片来源:Coop

S集团旗下也有一个主打芬兰食品的自有品牌“Kotimaista”(直译为“本土的”),“Kotimaista”坚持“三重本土原则”——产品在芬兰生产,原料来自芬兰本土,在芬兰本土拥有的商店销售。“Kotimaista”的主色与芬兰国旗类似,是冷色调的蓝,包装上还有“Hyvää Suomesta” 或“Sirkkalehti” 的认证标志。

这两个标志的作用约等于“原产地认证”,“Hyvää Suomesta”要求产品在芬兰制造和包装,其原材料至少75%来自芬兰,“Sirkkalehti”由芬兰本土蔬菜协会推出,是芬兰人最熟悉的标志之一。在S集团看来,芬兰消费者可以通过品牌名称以及简洁清晰的包装风格,快速识别出这一系列。

500

图片来源:behance

2023年,在S集团的所有自有品牌里,“Kotimaista”系列的销售量增长最多。S集团对此的解读是,近年来,芬兰本土制造、性价比高的自有品牌产品越来越受欢迎,“Kotimaista”系列既有性价比,又有鲜明的国产特征。[20]

500

图片来源:behance

REWE的“REWE Regional”,同样是一个地域特色的自有品牌,不过它的切入点更加微观,不强调某一国家的地方特色,而是围绕门店所在的区域,提供“当地的新鲜食材”。

REWE在官网表示,这个系列可以在全德国买到,同时在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本地供应商,这样一来,产品可以最快地被送达消费者附近的门店。至于每款产品究竟来自哪里,包装上都会标注出来。

500

图片来源:REWE

举个例子,鸡胸肉的包装上,放了一张德国地图,其中被涂黄的部分,是鸡胸肉可能的产地。包装左下角的白字,给出了这些产地的名字,具体到了联邦州。而包装右边的蓝白区域,更是锁定到了联邦州里的某个市镇——“在邮编07607的Hainspitz进行屠宰和加工”。

2.把多元风味翻译成视觉,让人秒懂“外国味”

如果说扎根本土的自有品牌让本国消费者觉得亲切,那些主打异域风味的自有品牌,则呈现出另一种氛围感——无论对本地人还是对原产国的消费者来说,它们的产品都带着些许类似“左宗棠鸡”的异国气息。

500

Trader Joe's的冷冻食品

图片来源:the every girl

Trader Joe's的冷冻食品区,让当地消费者不出国门就能体验到全球菜系。但因为进行了本土化的微调,这些产品看起来既熟悉又陌生。

Trader Joe's的经典产品“橙子鸡”,推出于2004年,连续多年包揽Trader Joe's的最受欢迎奖、最佳主菜奖,并在2023年入选“Trader Joe's名人堂”,属于一道典型的“美式中餐”。

500

图片来源:Trader Joe's

灵感来自国内小笼包的Trader Joe's“猪肉生姜小笼包”,包装保留了中国人熟悉的蒸笼元素,但在风味上做了一些改造,将生姜作为主要调味料,生姜含量略高于5%,辛辣感更重。

500

图片来源:Trader Joe's

Trader Joe's版本的日本小吃“御好烧”,包装上的logo是日本小餐馆常见的门帘造型,图片上也突出了柴鱼片、酱汁等日式元素,但与此同时,整体的配色和字体风格,与日本本土品牌的截然不同。

500

左图,Trader Joe's的御好烧;右图,日清的御好烧

图片来源:Trader Joe's、日清

这种跨文化的产品风格,也是Trader Joe's自有品牌的差异所在。市场研究公司210 Analytics创始人Anne-Marie Roerink这样评价Trader Joe's:“通过推出单人份、定价合理、主打全球美食的菜肴,Trader Joe’s降低了消费者尝试新风味的门槛,成为了他们熟悉全球美食的门户。”[21]

不仅是Trader Joe's,呈现异域风味的自有品牌时,不少零售商的策略也是在包装上植入具有象征性的异域元素。尽管其中可能包含对他者文化的简化处理,但这依然是一种高效传达风味的方式。

德国零售巨头Lidl,基于各国料理开发了一个个自有品牌,包括亚洲系列Vitasia、法国系列Duc De Coeur、希腊系列Eridanous、意大利系列Italiamo、拉丁美洲系列El Tequito、西班牙系列Sol&Mar、中东系列1001 delights等。消费者通过看名字和包装,就能识别是什么地区的风味。

500

从左到右依次是亚洲、希腊、中东风味

图片来源:Lidl

Coles也推出了一个亚洲风味自有品牌“Coles Asia”,其中包含了多个国家的产品,整体版式保持一致的信息结构,包装上有中文、日语、泰语等,强化跨文化风味的视觉识别。

500

图片来源:Coles

500

把自有品牌当成真正的品牌来设计

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货架,消费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很多时候,品牌只能依靠包装本身来传达产品的价值和差异点,这对于自有品牌和厂商品牌来说都成立。

1.让所有品类都长“同一张脸”,和目标消费者对上眼神

家乐福全球品牌形象总监Tatiana Ryfer在FBIF2025演讲时,提到了一个自有品牌的设计要点:“自有品牌不仅仅在视觉设计层面与全国性品牌竞争,更要打造整体的、系统的品牌感知体验”。[7]

被称为“穷鬼超市”的奥乐齐进入中国市场之初,更像一家走精致路线的中高端超市。但情况在2023年有了转变,奥乐齐中国打出“好品质,够低价”的新口号,并在同年10月开始推出主打性价比的“超值”系列,覆盖了刚需、高频消费的生活必需品。某种程度上,“超值”系列的设计语言,就是奥乐齐硬折扣定位的外显。

500

图片来源:FBIF Wow Food Awards

简洁的白色包装设计,是“超值”系列的标志性特点。具体来看,这个系列采用了极简的视觉体系,包装以白色为底色,没有产品图片,而是以文字信息为主导,用线条规整排列产品名称和信息,将红黄渐变线条作为视觉锚点,呼应奥乐齐自身的主品牌视觉,在不同品类之间保持了风格的一致性和标准化。

500

图片来源:FBIF Wow Food Awards

因为统一而简洁的白色包装设计,有些网友将这个系列亲切地称为“白牌”。但此白牌非彼白牌,奥乐齐的“超值”系列,既从产品定位上符合奥乐齐“穷鬼超市”的称号,也让产品在货架上有可被识别的视觉符号。

加拿大第二大零售品牌Sobeys旗下提供日常必需品的自有品牌“Best Buy” ,与奥乐齐的风格类似,粗体无衬线的文字、横平竖直的线条、简单明了的信息层级,整体呈现出一种简洁直接、强调功能性的视觉风格。

500

图片来源:Sobeys

同样是走简洁路线,高端连锁超市Waitrose旗下的入门级自有品牌“Essential Waitrose”,却给了消费者一种不同的观感——它突出的是品质与不失高端。品牌背后的创意团队“Equator”解释,简洁直观的产品摄影与醒目的字体排版作为核心的设计语言,让Essential Waitrose系列有了视觉上的冲击力。

500

图片来源:equator design

2.通过和主品牌相关的符号,一秒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

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将人类的思维归纳为两大思考模式:“系统一”快速、直觉且情绪化,“系统二”较慢、较具计划性且更需要逻辑。

在FBIF2024包装创新分论坛,消费者行为研究公司Behaviorally分享了一个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面对货架上的快消品和饮料,人们会使用“系统一”,通过快速扫视货架,排除掉不需要的信息。消费者扫视包装的时间通常少于1秒钟,并在3到5秒内做出购买决定,80%的SKU在货架上是不会被注意到的。[22]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注意力是稀缺资源。如何让自有品牌在眼花缭乱的消费品陈列中脱颖而出?或许,用上一个简单但有辨识度的符号,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不少海外零售商会将超市名称里的字母放在包装上,比如Coopérative U的“U”、Migros的“M”、Kesko的“K”,从而展现自有品牌与主品牌的从属关系。

500

Kesko的“K-Menu”自有品牌

图片来源:nord id

其中,Kesko的自有品牌“K-Menu”,定位在高性价比产品。设计团队NORD ID表示,为了强化与母品牌Kesko的关联,他们让字母K成为主角,这种有力的视觉表达,既加强了产品在货架上的存在感,也保持了简洁朴实的外观,传达出“物有所值、适合日常使用”的品牌气质。

也有些零售商会设计更加特别的视觉符号。EDEKA的自有品牌“EDEKA Herzstücke”,所有产品上都有一个标志性的黄色爱心,而EDEKA自身的logo也是黄蓝配色,所以视觉上也能建立关联。

500

左图,EDEKA超市的logo;右图,EDEKA Herzstücke的logo

图片来源:EDEKA

EDEKA在发布这个品牌时提到,这一系列的产品都是精心挑选而来,蕴含着超市的心意,而且与同类的品牌产品相比价格更低,是人人都能拥有的“心头好”,所以会用上爱心符号。同时,包装上的黄色心形图案,让这个系列一眼就能被辨认出来。

500

图片来源:EDEKA

意大利折扣零售巨头Eurospin,也将爱心作为了自有品牌的符号,它并非只推出一条产品线,而是用这一符号覆盖了多个子品牌。

500

500

图片来源:Eurospin

Eurospin旗下素食、有机、无麸质、无乳糖等品类的自有品牌,命名都是“AMO ESSERE...”(我喜欢...)的形式,鼓励消费者们“做自己”。同时,这些系列的logo都是爱心形状,但在颜色和细节上做了区分。这样的设计既统一了队形,也保留了每条产品线的个性。

参考来源:

[1] 中国自有品牌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5),2024年12月,上海市自有品牌协会

[2] Private Label Trends,Numerator官网

[3] Russell Redman,Kroger bets big on private brands,2025年3月,Food Business News

[4] Abby,山姆公开承认学习的对象!自有品牌营收约560亿美元,Costco怎么做到的?,2024年10月,FBIF食品饮料创新

[5] PLMA's 2025 Private Label Report,2025年2月

[6] 中国自有品牌发展研究报告(2023-2024),2023年11月,上海市自有品牌协会

[7] Tatiana Ryfer,自有品牌的高阶进化:从价格力到品牌力,包装设计如何破局?,2025年8月,FBIF食品饮料创新

[8] 商超自有品牌洞察,2025年8月,尼尔森IQ

[9] Coles Finest Undergoes a Brand and Package Design Transformation via Hulsbosch,2024年3月,Branding in Asia

[10] Jessica Yun,Coles home brands, online sales push up profits to $1.1 billion,2024年8月,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11] Pentawards,碰撞、复古、迷幻…2025年有哪些包装新趋势? | Pentawards2024-2025包装10大趋势揭晓,2024年12月,FBIF食品饮料创新

[12] Clemens Bauer,ja! ist fester Bestandteil unserer DNA,2022年6月,REWE

[13] Keith Nunes,Bettergoods is turning into big business for Walmart,2025年6月,Food Business News

[14] Robin Wilding,The Nameless Brand That Drives Canadians Wild,2024年9月,Medium

[15] Kroger Celebrates 10 Years of Simple Truth,2023年1月,kroger

[16] Hulsbosch Creates Coles Joyful Range,2023年3月,World Brand Design

[17] Branislav Pekic,Coop Italia Introduces Fairtrade Chocolate,2017年3月,ESM Magazine

[18] “Nos Régions ont du Talent” fête ses 25 ans : découvrez pourquoi Leclerc a lancé sa MDD terroir…,2024年10月,Olivier Dauvers

[19] Fior fiore,un giardino pieno di delizie,2020年3月,consumatori

[20] Ruoan kotimaisuudesta ei tingitä tiukkoinakaan aikoina – ostoskoriin kirivät nyt kotimaiset oma merkki -tuotteet,2024年2月,s-ryhma

[21] Patricia Cobe,The Trader Joe's effect: How the grocery chain is a gateway to global flavors for restaurant customers,2024年1月,Restaurant Business

[22] Behaviorally,从线下货架到线上电商,怎样的包装能“赢在全渠道”,2024年10月,FBIF食品饮料创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