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汉服“遇上”拼多多:95后的创业翻盘记

500

曹县,素有“中国汉服产业重镇”之称,曾见证无数小微创业者在行业竞争中艰难求索。 

对许多创业者而言,汉服市场度过初期蓝海阶段后,不仅生产利润微薄,甚至面临亏损 —— 单开汉服门店,便需承担保证金、推广引流费、存货成本、店铺运营人力成本等数十项开支,起步资金就达 20-30 万元。

有创业者坦言,前期投入往往不到数月便会耗尽。 

1999 年出生的赵鹏飞便是其中一员,2018 年高中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压力,他投身曹县汉服创业。本以为依托当地产业带的供应链基础能占得优势,却在传统电商、直播电商赛道接连受挫,4年间亏损超 20 万元,一度萌生退意。 

直至 2024 年入驻拼多多,赵鹏飞才实现逆风翻盘。

产业带里的“迷途者” 

山东曹县挤满了像赵鹏飞这样揣着创业梦的草根从业者。

1999 年出生的赵鹏飞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两人年收入不过十万元,还要负担两个姐姐的大学学费。家庭经济的压力,加上对读书兴趣不大,2018 年高中毕业后,他没再继续学业,转身扎进了家门口的汉服产业带。

想借着本地供应链的便利,在电商赛道闯出新路。

然而,彼时的曹县汉服产业虽已初具规模,但赛道上早已挤满同行,传统电商平台里的商家同质化竞争激烈到白热化。赵鹏飞既没有成熟的产业带运营经验,不懂如何根据平台特性做品控适配,也摸不透流量获取的门道。 

更要命的是,家里能支持的启动资金有限,他根本拿不出钱做推广。 

当别人的店铺靠着营销活动冲销量、攒口碑时,赵鹏飞的店只能在角落里静默,订单寥寥,每天的营收刚够覆盖最基本的运营成本,别说盈利,连扩大规模的念头都不敢有。

就这样,他在传统电商的泥潭里挣扎了四年,没看到曙光,反而越陷越深。

2022年,直播电商的风刮到了曹县,不少同行靠着镜头前的展示打开了销路。 

500

赵鹏飞看着心动,也想跟风试一试,以为这能成为扭转局面的契机。可他没料到,曹县当时的直播配套根本跟不上:专业的汉服主播难找,要么要价太高,要么不懂汉服文化讲不出产品亮点;自己培养主播,又得投入大笔资金买设备、搭场景,还要花时间磨合话术。 

更让他措手不及的是,直播电商平台的门槛远高于预期,从流量投放规则到直播间运营技巧,每一项都需要学习成本,也需要资金支撑。短短半年时间,赵鹏飞不仅没赚到钱,还又亏了 10 多万元,四年累计亏损突破 20 万。 

为了填补窟窿,他不得不向亲戚朋友开口借债。 

二十出头的年纪,肩上扛着远超同龄人的债务压力。夜里算完账,他盯着空荡荡的仓库,不止一次萌生过“逃离”的念头,不如关掉店铺,去外地打工,慢慢还债,至少不用再担惊受怕。

就在赵鹏飞在传统电商、直播电商里接连碰壁,快要放弃产业带创业梦的时候,另一头的拼多多平台上,汉服品类正悄然迎来爆发。 

早在 2020 年7月,拼多多就瞄准国潮趋势,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国潮市集活动,专门为汉服设立 “古风穿越馆” 等专题板块,还拿出官方百亿补贴、万人优惠拼团等资源,把汉服从小众圈层推向大众市场。 

到了 2021年年初,平台的“年货华裳节”上,“牛年限定汉服” 直接冲到小众服饰类目热度第一,成为当年春节的爆款;3 月,拼多多又联合曹县本地多位汉服厂商办了一场特殊的直播,曹县县长梁惠民身穿红色汉服亲自站台,短短半小时就卖出 3000 多套汉服。 

这些在平台上轰轰烈烈的汉服推广动作,赵鹏飞当时虽有耳闻,却没敢多想,毕竟那时的他,还在为货款发愁,连尝试新平台的勇气都快被耗尽。 

产业带的红利就在眼前,平台的机遇也在不断涌现,可赵鹏飞却像个“迷途者”,困在自己的创业死胡同里。他不知道的是,那些曾让他望而却步的平台扶持,即将在不久后,成为他走出困境、改写人生的关键。 

平台搭台,创业者唱戏 

就在赵鹏飞的汉服生意陷入绝境时,2024 年,他入驻拼多多。

对缺经验、缺资金的赵鹏飞来说,拼多多最吸引他的,是平台早已铺垫好的汉服消费基础。早在 2020 年上半年,拼多多小众服饰类目就迎来爆发,其中原创汉服销量较 2019 年同比暴涨 30 倍,18-25 岁年轻女孩成了消费主力军,三四线城市的订单量也逐渐追上一二线城市。 

500

这意味着市场需求早已存在,无需从零开始培育。更关键的是,平台对曹县汉服产业带的扶持早已见效: 

数据显示,拼多多汉服全国销量前15名的店铺中,10家以上来自曹县;全国销量前2000的汉服店铺里,1200 家扎根曹县。“产业带商家扎堆”的氛围,让同样来自曹县的赵鹏飞少了陌生感,也更容易借助本地供应链优势快速起量。 

更解决他“燃眉之急”的,是拼多多对中小商家的低门槛扶持。 

过去做传统电商时,高额推广费让他望而却步;试水直播电商,又因平台门槛高、设备投入大栽了跟头。而拼多多的“新质商家扶持计划”“千亿扶持”政策,直接降低了他的运营压力,无需投入巨额推广成本,就能借助平台流量资源触达用户。

与此同时,平台对汉服消费场景的全覆盖,也为他打开了更大的市场:

不再局限于小众圈层的千元汉服,拼多多上既有百元内的入门基础款,降低消费门槛;也有融入刺绣、缂丝工艺的高端定制款,满足资深爱好者需求;甚至延伸出儿童、中老年系列,实现全人群覆盖。 

不可否认,“全场景 + 全人群”的布局,让赵鹏飞的产品不再受限于单一客群,有了更多爆发可能。摸清这些门道后,赵鹏飞自己总结出一套“平台工具+产业带产品”的爆单逻辑。 

他先是报名拼多多“抢单神器”活动,推出一款定价400多元的汉服四件套,这款产品精准契合平台上汉服爱好者的需求,再加上平台流量扶持,店铺日销售额从之前的一两千元直接跃升至一两万元,很快打开局面。 

紧接着,他依托曹县汉服产业带成熟的生产能力,尝试用做汉服的工艺改造传统礼服:2024 年春节前,他在拼多多推出改良款敬酒服,凭借节日消费需求和产品差异化,单款销量就达到三四千单,销售额超几十万元。

这一步不仅让他尝到了甜头,更实现了“从单一汉服到多元礼服”的转型,旗下拜年服、敬酒服等产品陆续成为爆款。

如今的赵鹏飞,精准踩中了平台与曹县汉服创业的适配密码。在拼多多运营着四家店铺,2024 年销售额突破六百万元,2025 年预估能达到八百万元,团队规模也扩大到二十多人,曾经的债务危机早已消散。 

这场逆袭里,拼多多搭建的低门槛、高扶持平台赫然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舞台”,而赵鹏飞等创业者则借助产业带优势、善用平台工具的努力唱了一出好戏。当平台与创业者同频,便成就了一个草根创业者的成长,也让曹县汉服产业带的活力在新赛道上持续释放。

拼多多“改写”人生轨迹 

如果不是拼多多的低门槛与流量扶持,像赵鹏飞这样的曹县汉服创业者,或许早已带着债务离开这个曾寄予厚望的行业。

事实上,在传统产业带的竞争漩涡里,拼多多为小微创业者搭建了“逆袭”的台阶,既让个人实现人生翻盘,也激活了整个产业带的活力,最终达成“商家受益、产业带激活”的双赢图景。 

对赵鹏飞而言,拼多多改写的不仅是他的创业路,更是整个家庭的生活轨迹。

2024年,他在拼多多的汉服生意年销售额突破600万元,这笔收入不仅还清了此前四年积累的20万元外债,还让他彻底摆脱了“负债创业”的窘迫。2025 年,店铺销量持续增长,预估年销售额将达 800 万元,同比增幅超三成。 

经济状况的改善,直接映射在家庭生活的变化里: 

曾经因创业压力迟迟不敢规划的人生,如今有了清晰的模样。他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迎来了孩子的出生;父亲不再需要在外奔波打工,转而专职在家带娃;母亲的工作压力也大幅减轻,一家人终于实现了他当初“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初衷。

从四处借债到家庭安稳,拼多多成了他人生转折的关键推手。

这份改变并非个例,而是拼多多赋能曹县汉服产业带的缩影,其对创业者事业的辐射力,早已超出个人层面。在平台的加持下,曹县已累计吸引 5 万人返乡创业,带动 35 万人投身电商行业,曾经分散的“草根创业者”,逐渐聚集成有规模的产业力量。 

赵鹏飞自己也从最初的单打独斗,到深度融入曹县汉服产业链,成为本地借助平台做大做强的商家代表。他的经历,是无数曹县创业者的写照:借助拼多多,把曹县汉服“从染色到成衣”的全链条产能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竞争力。

如今的曹县汉服产业带,早已不是当年“同质化竞争、利润微薄”的模样。

数据显示,当地已聚集 2524 家汉服上下游企业、14718 家网店,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2024 年前三季度,曹县汉服网络销售额达 57.9 亿元,同比增长 17.3%;2025 年上半年,这一数字进一步攀升至 61.4 亿元,同比增长 10.27%,占据全国汉服市场份额超 50%。

500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拼多多为小微创业者铺就的成长路径。

无需高额推广费,就能借助平台触达海量用户;无需担心消费市场狭窄,平台已培育出覆盖全人群、全场景的汉服需求;更无需单打独斗,产业带的集聚效应在平台加持下被持续放大。

从赵鹏飞的个人翻盘到曹县汉服产业带的“全面激活”,拼多多的价值不止在于提供了一个销售渠道,还在于为传统产业带的小微创业者搭建了实现梦想的舞台。 

在这里,“缺资金、缺经验”不再是创业的死穴,产业带的产品优势能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最终让创业者收获家庭与事业的双丰收,也让曹县这样的传统产业带,在消费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消费最前线,为您提供专业极致中立的商业观察,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