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澳签下大单,能否打破中国稀土垄断?

500

特朗普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手牵手签了个85亿美元的“关键矿物协议”,口号喊得震天响“打造不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链”!

好家伙,仿佛一夜之间,美澳就要在稀土领域“自立门户”了?可队长看完这份协议,只有一个字:“虚”,两个字:“算计”,三个字:“玩得狠”。

先说那个最唬人的数字,85亿美元,听起来是不是很豪横?仿佛美澳要砸钱建一条从矿坑到芯片的完整产业链?可真相是,这压根不是实打实的投资,而是一个“合作意向框架”。

500

什么意思?就是“我们打算投”,但钱在哪?谁出?怎么花?全没定。白宫说“未来6个月投资超30亿”,澳大利亚说“两国各投超10亿”,数字对不上,口径不统一,明显是“各说各话”。

更讽刺的是,美国进出口银行承诺的22亿美元融资,其实是7份意向书的总和,还得靠“撬动民间资本”来填坑,需撬动50亿民间资本才能落地,五角大楼实际拨款,只是“零头”。

说白了,美国想用“政治承诺”换“产业主导权”,澳大利亚想用“资源抵押”换“安全保护”,但谁都不想先掏钱。这哪是合作?这是“互相画饼,看谁画得圆”。

500

而且,美国和澳大利亚想“去中国化”,核心逻辑却是:中国靠资源垄断卡脖子,他们自动忽略事情的关键所在,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从来不是“有矿”,而是“会炼”。

全球稀土储量,澳大利亚也有3%-4%,越南、巴西、美国都有矿,可为什么全世界还得找中国买?因为中国是全球唯一能提供17种稀土金属全链条供应的国家,从开采、冶炼、分离、提纯,到磁材、器件、终端应用,中国已经形成了闭环。

更关键的是技术壁垒,全球439项独家萃取专利,中国占绝大多数;2025年新增稀土专利,中国企业拿下82%,美国仅7%;中国今年实施的稀土技术出口管制新规,已将开采、冶炼、回收等全环节纳入管控。

500

而美国呢?连重稀土分离产线都没有,五角大楼想建个年产100吨的镓厂,还得靠澳大利亚供矿、中国技术绕道。更别提环保问题了,美国环保法规严,社区抗议多,建厂审批动辄三五年起步。

澳大利亚确实有矿,稀土储量全球前五,锂、钴、镍也不少。可问题是,它90%的稀土矿,得运到中国来加工。加工完,再卖回给它自己用,这不是笑话,是现实。

协议还拉上了日本,号称要建“稀土三角联盟”。可日本自己什么情况?看2024年数据,日本稀土类金属进口量中63%来自中国,其中重稀土进口依赖度达100%。它哪有能力帮美澳建产业链?最多出点钱,买点矿,再转手卖给中国加工。

500

这哪是联盟?“抱团取暖”只会越抱越冷。所以,这种口号式战略,注定是“雷声大,雨点小”,热度一降,项目就凉。

中国敢打稀土牌,不是因为某一个环节的优势,而是全产业链的优势。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