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重启「想想论坛」意欲为何?
去年五月十九日卸任后就一直极为低调、深居简出的蔡英文,在民进党及其侧翼团体发动的「大罢免」惨遭大失败,以及赖清德因为处理多项「天灾人祸」失当等,而民调跌到「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后,却又突然「复活」了起来,不断主动或被动地与民进党的各路派系大佬在其邸宅密谈,而且还「鸭子划水」地谋划重启《想想论坛》,并于十月三日开张其「2.0版」。蔡英文更是在本月十九日亲自出马,在自己的脸书上分享《想想论坛》有关能源议题的文章,并谈到对未来能源政策方向的看法,声称未来不管台湾要不要接受新一代的核能科技,或是再生能源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涉贪个案,都不能否定这些关于能源的事实、理性的数据,唯有透过这些数据,来检视能源转型现阶段的成果,才能共同决定台湾能源的下一步。不但是要为自己在位时推动的「绿能」政策辩护,而且也有「剑指」因为台风「丹娜丝」毁坏光伏板造成污染而对「绿能」政策有所动摇的赖清德。这系列举动,让敏感人士免不了发问,蔡英文重启《想想论坛》等系列举动,意欲为何?
由蔡英文所属「小英基金会」的《想想论坛》,是蔡英文于二零一二年「总统」大选时,挑战争取连任的马英九失败,辞去民进党主席后创办的,作为其在失去政治舞台后,在政坛发声、维持政治能量的工具,而且也确实是在此后四年间,为蔡英文凝聚了政治能量,因而成为她于二零一六年胜选的主要推手之一。而在民进党执政后,《想想论坛》的作风丕变,不再具有批判性,甚至在蔡英文任期的末期,以停止更新版面的方式悄然停刊。直到两年多后的最近,《想想论坛》才以「2.0版」的新面貌重启,而蔡英文也以在自己的脸书上分享《想想论坛》的文章等方式,宣布《想想论坛》复刊。
《想想论坛》「2.0版」的编采团队阵容甚强,其总编辑由历任《财讯》双周刊总编辑、副社长及《中央社》正副社长的资深媒体人曾嬿卿担纲;副总编辑则是由曾任《商业周刊》总主笔及中央社布鲁赛尔特派员的田习如出任。曾经在金融研讯院长任内发行颇受好评的《银行家》杂志的黄崇哲,也是新版《想想论坛》的编辑顾问。蔡英文找来媒体及专业圈高手来打造《想想论坛》的「2.0版」,并非是不甘寂寞,要出来「刷存在感」那么简单。
实际上,亲绿的《美丽岛电子报》董事长吴子嘉就指出,蔡英文在民进党「罢免案」失利后重启《想想论坛》,可能会被外界视为干预党内整合或对赖清德施压。而国民党「立委」王鸿薇则认为,赖清德民调不断下滑、在罢免失利后更是一蹶不振,如今蔡英文无论是重启《想想论坛》,还是自己为能源政策做论述,似乎都有「看透赖清德难有起色」的成分,加上蔡英文、赖清德本就有心结,显然就是意识到赖清德不行了,才决定亲自「跳出来」。
蔡英文与赖清德的「心结」,不但是反映在政策路线有所不同之上,更是牵涉到「接班人」之争,其中包括赖清德在二零二零年不顾民进党「现任者优先」的惯例,在「总统」党内初选中跳出来挑战争取连任的蔡英文,杀得见骨见血;也包括赖清德在二零二四当选并就职后,就向蔡英文的「接班人」郑文灿「开刀」,扫平自己「二零二八」争取连任的道路。
从蔡英文的「宰相心胸」看,赖清德跳出来挑战自己固然是难以原谅,而赖清德「诛杀」郑文灿,就更是成为「不共戴天之仇」。实际上,蔡英文本来是着意扶持郑文灿「接棒」的。蔡英文之所以偏爱郑文灿,除了是个人渊源之外,也因为郑文灿确实是具有某些个人特质尤其是他在桃园市长任期内得到中间选民和浅蓝选民的支持。而按照蔡英文的想法,除了是二零二零年大选有香港「黑暴」事件可资利用,让其「抗中保台」出来得逞之外,在各项公职选举尤其是单一应选名额的「总统」大选中,单靠民进党的基本盘是不足以取胜的,必须最大程度地争取中间选民和浅蓝选民的支持。因此,具有这样特质的郑文灿,就更成为蔡英文「我的最爱」。但在郑文灿第二个桃园市长任期的后半场开始,却是掉漆了。因而在「二零二四」大选前,即使是蔡英文有意扶持郑文灿,郑文灿也已是「付扶不起的太子」了。
但蔡英文一系并未死心,要趁着郑文灿担任海基会董事长的良机,以其个人并非是「独派」,而且在两岸观方面较为柔软的特点,处理好两岸关系,与赖清德形成鲜明对比,让民进党人感到,郑文灿比赖清德更为有利于民进党实现长期执政的愿景,因而将会在赖清德争取「二零二八」连任时,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手法,在二零二七年民进党进行党内初选时,推举郑文灿挑战赖清德。而与郑文灿同属「新潮流系」的赖清德,得悉蔡英文的这个意图,因而就「先下手为强」,以「涉贪」为由,拘捕及开庭审理郑文灿。不过,在法院审理过程中,郑文灿能够「入罪」的证据似乎是不足,因而有可能会「满血复活」,在「二零二八」初选时正式挑战赖清德。即使是赖清德使出「奥步」手段阻止郑文灿参选,还有「英系」大弟子、现任高雄市长的陈其迈作「后备」。因此,《想想论坛》的重启,就是提前进行舆论造势准备。
台湾政坛流传着一个说法,赖清德一系列的负面动作及后果,让本来就「疑赖」的美国,更为「回味」蔡英文时期的美台关系。或许,这也是蔡英文重启《想想论坛》的其中一个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