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效仿民进党推动「小额筹款」?

   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的郑丽文,将于十一月一日正式走马上任,这距离当选日只有十二天,是历任党主席从当选到就任地方选举、二零二八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及「立委」选举,以及在选举过程中推动「蓝白合」,还有协助遭受民进党当局司法的党工应对司法诉讼等沉重责任。另外,还要兑现在竞选过程中提出的推动两岸政策良性发展,顺应国民党内「反台独、反抗中」的党心民意的承诺,因而责任重于泰山。

    但郑丽文面临更「迫在眉睫」的挑战,是在国民党党务运作经费的问题。本来国民党拥有庞大的党产,因而可以从容地应对各种公职选举,这就导致极为「眼红」的民进党,在再次上台后,就立即以当时占据「立法院」多数议席的优势,强行通过《政党及其附随组织不当取得财产处理条例》,由「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充公」或「冻结」国民党的巨额财,而让国民党沦落为「穷党」,不但难以应付各种公职选举尤其是「总统」大选,而且连党务日常运作经费也「捉襟见肘」,经常连党工的薪水也无法支付,因而时任党主席的吴敦义曾经向郭台铭以其母亲的名义借款四千五百万元以作周转。而在今次党主席选举过程中,被其对手质疑尚未缴交党公职责任款的郑丽文,在走马上任后首先是除了自身每年都要缴交一千万元的党主席责任款之外,还得就得绞尽脑汁筹措党务运作经费,以及未来两场大选「硬仗」经费。

     目前国民党每年的日常党务运作经费为三亿多元,其中每月党中央中央党部办公楼层的租金就达二千多万元,还有一百多名专职党工平均每月五万元的薪水,每月的人事费用就高达七百多万元,还有行政费、律师支出费、车辆管理费等,党主席及中央党部财务主管每天一睁开眼就是一百万元的开销花费。

    而国民党在二零二八年二月一日之前的每年固定收入,也是最大宗的财政收入,是来自于「政党选举补助金」。依据《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及《政党法》的规定,在每届「立委」选举完成后,由「中选会」依照「不分区立委」选举中各政党的得票数进行核算。政党票得票率达百分之三以上的政党,可在该届「立委」的四年任期内,每年获得每票新台币五十元的「政党选举补助金」,由财政空库拨款。而依据二零二四年第十一届「立委」选举政党票结果,国民党获得四百七十六万四千五百七十六张政党票,因而在四年内每年可以领取二亿三千八百二十二万余元的「政党选举补助金」,成为国民党党务运作经费的主要收入来源。

     但仍然有一亿多元的缺口。这就主要靠党费收入及党公职的责任款来填补。在党费收入方面,按照《中国国民党党章》及《中国国民党党员缴纳党费办法》规定,党员必须年缴三百元的党费。如一次性缴纳一万元党费,则是「终身党员」,此后终身免缴党费。海外党员党费为每人每年美金十元或月缴美金一元。一次性缴交三百美元者为「终身党员」。另外,年满六十五岁并具备四十年以上党龄者,可免缴党费。不过,也有「但书」,党员得视意愿主动提高认缴党费标准。这也是国民党虽然号称有「百万大军」,但实际上只有三十三万党员拥有党内选举投票权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有「终身党员」及「老资格党员免交党费」的机制,每年的党费收入并不与党员人数相对应。还有,在每次党内选举或公职党内初选前,出现大量的「人头党员」,就是地方派系势力代为党员缴交党费,以控制这些党员的投票抉择。

     国民党还有一个收入来源,是党公职筹款分摊金。经修改的《党公职人员年度募款责任额实施办法》规定,「立委」每年的筹款额为三十万元,「不分区立委」每月另加十万元的责任额度。「六都」市长每年的募款额为两百万元,「六都」市议会议长为五十万元,副议长为二十五万元,「六都」市议员募款额为十万元。至于中央党公职部分,党主席每年募款额度一千万元、副主席两百万元、中常委五十万元、中央委员十万元;义务副秘书长、义务副执行长、中评委主席团主席、中评委和中央党务顾问虽然为没有薪金的荣誉职,但仍需负担鼓励募款额,为每年五万至二十万元。「全代会」党代表每人每年额度一万元,但学生党代表可豁免。

    但仍然不足以支应党务经费。而由于郑丽文在参选党主席的过程中,被其对手质疑未有缴交在「不分区立委」期间的募款责任额,是在参选登记时为了具有参选资格才充忙补缴,而且其一千万元的参选保证金也是由其丈夫支持,因而对其在担任党主席后,能否填补党务运作经费的「缺口」,多所质疑。

    因此,媒体昨日在截访郑丽文时,就提出党务运作经费如何筹措的问题。郑丽文表示对此很有信心,声称募款会与国民党的支持度一样水涨船高得顺利。她还透露,她将提出新的募款策略,鼓励党员进行小额募款,并表示相信在全球各地的台商会支持,使得募款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这个「小额募款」的方式,显然是效仿民进党的「小额捐款」。民进党及其前身「党外」,因为一方面反对当时执政并实行独裁统治的国民党,因而无法获得与国民党政权有密切关系的企业界捐款;另一方面当时的民进党及其前身「党外」代表底层民众的利益,因而获得他们踊跃的小额捐款,成为在设立「政党选举补助金」制度之前,民进党运作经费的主要经费来源。

     而曾经在民进党内呆过的郑丽文,对于民进党的筹款方式极为熟悉,因而将之移植过来,但为了与民进党有所区别,将民进党的「小额捐款」改称为「小额募款」。

     兵书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郑丽文参选国民党主席时,就已经有人分析,郑丽文的其中一个长处,是极为熟悉民进党的各种「路数」,有利于国民党调整选战策略,扬长避短地挑战民进党。而意想不到的是,郑丽文首先将此长处应用于党主席的运筹帷幄,却是在党务运作经费的筹措方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