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谓现代企业制度的体系建设上,中国仍然在探索前行

【本文来自《普通劳动者有铁饭碗并不是什么坏事,四十多年来对“铁饭碗”的污名化可以休矣》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真相大伯
  • 这些都是企业管理的问题而不是铁饭碗的问题。

    其实私企类似的问题一样存在的。

我原来想的跟你一样,但后来改变了观点。

讲点前后联系的现实。

那位带着徒弟在我家干私活的油漆师傅脑子确实很活,后来和我父母成了挺好的朋友。再后来,他又自学技术,调进了当时效益很好的某电子集团,成了集团下一个分厂重要车间的主任。我结婚前,他还打算装个彩电送我,但需要我自己去配外观件。可我哪干过这个,也就没有接受他的好意。而退休后,精通技术又懂管理的他,被亲戚家孩子好说歹说,给请到外地去当亲戚家企业的生产厂长,结果那管得叫一个火眼金睛,除了工艺上把握得又精又准,而且不论多巧妙的揩油手法,在他面前都无所遁形。他去时跟老婆讲干个两三年就回来,可亲戚家想尽了办法一直留他,所以足足干了九年多才真正退休。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企业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又为什么在当年,几乎所有的国营厂都是那副样子?某类不该发生的情况如果成了通病,就不可能只是管理问题了,而是在一些方面确实存在着缺陷。这时,如果光从管理上去想解决办法,肯定会按了葫芦又起瓢。

到现在我还记得当年一部电影里的台词,叫作“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这话后来一度还很流行,只是有人听了摇头叹息,可不少人还是能拿就拿。

到了今天,国有企业在管理上确实进步了不少,基层工人可以伸手的机会可能少了很多,但企业领导呢?在所谓现代企业制度的体系建设上,中国仍然在探索前行,当主要路径尚未彻底定型时,想直接恢复到过去的铁饭碗几无可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