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派恶斗,绑架韩国旅游业

500

本文约2100字,预计阅读需要4分钟

自9月29日起,韩国对华实行团体免签政策,大大简化了中国游客的赴韩游,显示出对中国游客的招揽。

然而与之对应的是,韩国目前频发的反华游行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3月至9月以来,韩国反华游行活动已达65场。虽然每次规模并不大,但已经对中韩旅游交流的氛围,产生了相当程度的伤害。10月2日,中国驻韩大使馆发表声明,提醒来韩的中国游客保持高度警惕,注意人身安全。

一边对华免签,一边搞反华游行,韩国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中韩的旅游交流将受到多大影响?本期,知酷文旅将用几组问答,解析韩国旅游背后的复杂“政治牌”。

500

第一,韩国搞反华游行,是否代表韩国人的普遍民意。

答: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回答“是”或“不是”。

反华游行是韩国少数极右翼团体的政治操弄,每次仅几十到数百人,完全不能代表韩国的普遍民意,韩国官方和主流媒体对此类活动也是普遍谴责的态度。

然而此类活动的频次很高,主要是背后有团体故意操纵,向目前执政的韩国李在明政府,表达抗议和不满。

反华游行的支持力量,主要是前总统尹锡悦的支持者。尹锡悦被迫下台并被逮捕后,一些支持尹锡悦的极右翼团体非常不满,采取多种行动表示抗议。亲美反华,是尹锡悦及其支持者的共同主张。如今,反华被这些势力用作政治动员口号。

其实,尹锡悦在任时,韩国并没有这么多反华游行活动,反而是尹锡悦被捕以后,对华态度相对中立的李在明上台后,韩国的反华游行活动一拥而起、接连不断。就是因为这帮极右翼团体打实质上是反对李在明政府。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这帮团体选择“反华”作为政治动员口号,其背后有一定的“民意基础”。普通韩国人到不了反华的程度,但韩国人对中国的负面印象是广泛存在的。这负面印象主要来自西方国际媒体长期对中国形象的妖魔化,以及韩国的民族主义情绪,还掺杂了发达地区“素质高”的优越感,歧视所谓“低素质”群体。例如,韩国媒体和博主经常在网络上吐槽中国游客乱扔垃圾、不排队、大声喧哗,不断强化对中国游客的负面印象。

韩国人对华的负面印象,被极右翼团队利用和挑拨,为其反华游行争取公众同情和舆论高点。然而,其本质动机并非针对中国游客,而是抗议李在明政府,给韩国官方制造难堪。

500

第二,韩国搞反华游行,不怕伤害韩国旅游业吗?

答:韩国政府和韩国旅游业者怕,而挑事的韩国极右翼团体不怕。对于政党恶斗的韩国团体来说,党派利益大于韩国国家利益。

其实,韩国旅游业对中国游客十分依赖。数据显示,2025年1-8月,韩国接待中国大陆游客373万人次,同比增长17.3%,占韩国国际游客总量的30%。加上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的人次,中国整体占到韩国国际游客的43.6%,接近半壁江山。

500

首尔明洞购物节随处可见中文招牌

而且中国游客是消费能力最高的国际游客,对韩国的化妆品、潮流服饰趋之若鹜。韩国旅游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大陆游客人均在韩花费1859美元,而日本游客人均在韩花费984美元。中国游客的消费力几乎是日本游客的两倍。

针对中国游客搞示威游行,简直是砍韩国旅游业的命根子。所以,韩国官方和主流媒体都对此类反华游行予以谴责。但是在韩国政治对立、党派恶斗的氛围下,党派利益大于国家利益,本不涉及政治性的旅游业,也无可避免的卷入韩国党派斗争之中。

500

第三,韩国面积又小,又没啥旅游资源,为什么中国人还那么爱去呢?

答:目前,在中国游客出境游排行榜中,韩国仅次于日本,占据第二名,甚至超越了曾经的出境大热门泰国。为什么中国游客这么爱去韩国呢?

一方面是韩国的文化输出确实很厉害,韩剧、K-pop、韩流明星、综艺、游戏等横扫东亚、东南亚乃至欧美。韩国旅游搭乘了韩国文化的顺风车,许多韩剧取景地、综艺拍摄地、明星咖啡店等,成为网红打卡地,在中国小红书上广为流传。这些属于“无中生有”的旅游景观。

500

常出现在韩剧中的城市夜景

另一方面,当下出境游自由行成为发展趋势,而自由行的前提是当地治安良好,基础设施完备,卫生条件令人放心,休闲体验丰富多元。放眼中国周边,只有日、韩、新加坡等发达国家适合出境自由行。加之韩国着力搞演唱会经济、免税购物、特色美食旅游街、City walk乃至医美+旅游,这些休闲旅游,甚至比传统的景区观光更有吸引力。

500

第四,当前韩国的反华游行,将对赴韩游造成多大伤害?

答:应该说,短期内有一定伤害,主要是韩国反华活动会在中国社交媒体上传播,引起中国游客的恶感,一些本来想去韩国的游客,可能改道去日本。

但长期影响,目前来看还不明显。韩国的反华游行,本身不是反对游客,而是在野党和极右团体借题发挥,属于一种博眼球的行为。并不能实质上影响政策制定,或煽动民意抵制中国游客。

长远来说,韩国的旅游竞争力,是各方面因素共同造就的。在中国周边国家中,韩国、日本的旅游竞争力将会长期领先。

然而,如果韩国某些团体长期炒作反华议题,强行把民间交流的旅游业,当作政治恶斗的工具,反复撩拨和助长韩国民间对华的负面印象。长此以往,韩国旅游业必将沦为可悲的牺牲品。

作者|吴莫言

编辑|小知知

图片来源|摄图网、X(前身推特)等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