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还在穿短袖,新疆已经开始铲雪了

500

人在福建,刚出浴室,走出来在房间里走了几步又开始流汗。别问,问就是热到怀疑人生。那种湿热,像一层看不见的保鲜膜紧紧裹住你,刚擦干的身子转眼又蒙上一层薄汗。

此刻的我:空调开到18℃强力模式,左手冰可乐瓶身挂满水珠,右手小风扇摇到最大档,发出生命的悲鸣:怎么会这么热?!身上唯一的布料,是件湿透后牢牢黏在背上的睡衣。

刚刷到一个本地朋友哀嚎:“短袖都要洗变形了,到底什么时候降温啊?”我嗤之以鼻——我们这儿的秋天?不存在的,它只是夏天和冬天谈判时,一个短暂的缓冲期。

然后,我漫不经心地点开了我妈妈的微信:

屏幕里,我家乌鲁木齐,正!在!下!大!雪!

不是星星点点,是那种鹅毛般的、密集的、能把世界迅速染白的大雪!

我盯着窗外福建依旧毒辣的烈日,整个人整整裂开了三秒钟。

不是啊!咱们用的真是同一个日历吗?!国庆假期才刚结束,我家那边的冬天就已经“持证上岗”了?

500

500

当“爱斯基摩妈妈”遇上“汗流浃背的我”

这魔幻的剧情,在我和妈妈的视频通话里达到了高潮。

我这边,镜头必须刻意避开身后嗡嗡作响的空调,以及那件湿得能拧出水的睡衣。我妈那边,镜头框住的,是一位裹在巨型羽绒服里、头戴毛线帽、只露出半张脸的“爱斯基摩人”,背景是白茫茫的雪幕。

500

她在那头呵出一口标准的、浓密的白气,关切地问:“孩子,你那边冷不冷啊?秋裤穿了没?”

我看着屏幕上她那团真实的“仙气”,默默地把小风扇直接怼到脸上,让风中凌乱的发丝替我回答:“妈,我这儿……穿短裤都嫌多,空调24小时上岗。这儿的蚊子,都快活到十一月了!”

朋友圈,更是成了南北气候的“精分现场”。

一刷,我的福建同学们在岁月静好:九宫格里是蓝天、绿草、格子野餐布,配文是“这个天气太适合露营了吧!”评论区一水的“姐妹裙子链接交出来”。

手指再一划,切到乌鲁木齐分场,画风瞬间硬核:“求助!车门冻上了,在线等,挺急的!”配图是一把插在锁眼里、周围结满冰霜、显得弱小无助的车钥匙。

500

下一条“欢迎进入冰雪世界模式”的视频里,积雪能轻松没过脚踝。

500

我捧着手机,感觉自己像个在赤道烈日和北极风雪之间反复横跳的猹,信息量太大,差点忙不过来。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十月,我们却活脱脱像在两个平行的次元。

500

有点想念那个“霸道”又可爱的冬日故乡

说真的,乌鲁木齐的秋天,有点像商场里的快闪店——“嗖”一下来了,你还没来得及发朋友圈打卡,“啪”一下就没了。夏天和冬天之间,仿佛只隔了一场雨的工夫。

500

但你必须承认,一旦大雪落下,整座城市就自动切换成了“冬日限定皮肤”,那种美,带着点霸道的可爱。

500

路边停着的车,顶着一层厚厚的“鲜奶盖”,蓬松绵密,可爱到让人想拿勺子挖一口。

500

空气里都是冬天的味道。那是清冽的、能让你鼻子一酸、瞬间清醒的冷空气,但它绝不单调——它混着路边烤肉摊孜然和辣椒面的焦香,还有烤包子出馕坑时那股滚烫的、带着肉馅油脂香气的麦香。

这是一种能把你冻得一哆嗦,又能瞬间用香味把你勾过去的、专属于北方的魔法。

还记得小时候,最幸福的就是攥着大人给的两块钱,跑去巷口的馕坑买个热乎乎的烤包子,一边倒手一边咬开酥皮,那份烫嘴的满足感,能抵挡一整个上午的严寒。

声音也变得特别。脚下是“咯吱咯吱”的、扎实的踩雪声,那是冬天最经典的BGM。街上行人说话都带着团团白雾,像移动的加湿器。整个世界的声音好像都被蓬松的积雪吸走了,变得安静又温柔,仿佛按下了一个天然的静音键。

500

但这份安静之下,城市的内核依旧滚烫——公交车里挤满了人,车窗上凝结着厚厚的冰花;学校里下课铃一响,孩子们尖叫着冲进操场打雪仗;每家每户的窗户后面,都亮着温暖的灯光。

冷吗?那是真冷,出门不把自己裹成粽子,大风分分钟教你做人,露在外面的手指头几分钟就能冻僵。

但这种冷,是干爽的,是能让你头脑清醒、精神振奋的,是回家后有一碗热腾腾奶茶等着你、有暖气片可以肆意拥抱的那种冷。

现在想想,那种冷,那种由外到内再被温暖驱散的过程,竟然有点……让人想念。

500

一边是热风,一边是家乡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我这个“南北候鸟”对“距离”的感受就格外具象。

一边是福建湿热的海风,黏糊糊地包裹着我,无处可逃;一边是记忆里乌鲁木齐干爽的冷空气,像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生疼,却能让你每一个毛孔都精神抖擞。

总有人说,新疆的冬天太漫长,太难熬,是种折磨。

可对我而言,那零下十几度的空气,那铺天盖地的白雪,才是我最熟悉的、关于“家”的全部体感温度。

那里有暖气片上烤得香喷喷、内里温热的橘子皮,满屋都是清甜的香气;有妈妈用几个小时慢火炖出来的、滚烫的、汤色奶白的羊肉汤,喝一口能从喉咙暖到胃里,所有的寒气都被逼出体外;有那些一起打过雪仗、一起在寒风中骂过天气,却依旧勾肩搭背去买烤串的发小,我们的笑声好像能震落树梢的积雪。

500

所以,当我在30℃的福建寝室里,刷着家乡朋友拍的有些晃动的雪景视频,看着妈妈发来的那张把自己裹成粽子的照片时,我突然不再抱怨这该死的闷热天气了。

我猛灌了一口冰可乐,然后对着屏幕上那片熟悉的白茫茫,心里顿时有了一个闪闪发光的盼头。

-END-

主      编:穆尼热

副  主 编:努尔扎代木、热依莎、麦迪娜依

版      块:生活研究所

版      主:努尔则巴

作      者:叶丽娜

校      对:努尔扎代木

排      版:阿丽耶

后      台:乌米古丽苏姆

图片来源:公众号@新疆是个好地方 @地理好望角 @新疆气象局 @乌鲁木齐市绒媒、网络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